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生产与生活:和谐世界的经济哲学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都辉 著 丛 书 名:出 版 社: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海天出版社ISBN:9787807478911出版时间:2010-06-01版 次:1页 数:352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经济 > 经济学理论与读物

内容简介

《生产与生活:和谐世界的经济哲学》是对2008年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反思之作。类似的书籍汗牛充栋,《生产与生活:和谐世界的经济哲学》与萁它书籍所不同的是,没有从现象讨论现象,用工具分析工具。在第一部分,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回归到人与财富的本质,这是经济现象的根本源泉;在第二部分,作者基本在进行一本经济学概论的介绥,向读者阐释业已存在的主要经济规则的原理和历史背景,这是理解经济现象所必备的;在第三部分,作者则鲜明地亮出观点,经济现象的困局在于传统理论的根本缺陷,以“欲望无限”进行“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偏颇的。这使得后工业社会的今天,在人类的生产水平已经大大提离的现实背景之下,仍然沿袭传统的短缺经济分’配规则,从而造成人类现在走不出的经济怪圈:生产能力提高,生产大予需求。用消费刺激需求,用生活方式的改变来适应生产水平的提高,造成当今全球经济方式的极大失衡:富褡国家经济体与贫困国家经济体之闻不和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间的不和谐,生产与生活问的不和谐,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不和谐。

目录

导论

第一部分 人与财富关系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一章 人与社会

人类现在及以前的存在图景

对“人”的分析

人群的分化——“行动力”、“自然禀赋”与“社会禀赋”差异的结果

人在社会中的驱动力——“利”与“名”

会分层与个人行动力的结果——“强者”的“优越感”

社会中人性的两面性

行为的两种状态——“生产”与“生活”

第二章 财富

财富的概念

财富的特点与分类

财富的创造——生产的过程

财富的灭失——自然损耗、灾害、战争及贬值

人与财富的关系

第二部分 当下主要的经济规则与其成因

第三章 交换与价格

交换的实质与起源

货币交换与购买过程

价格机制——市场上“普通商品”价格的形式

商品交易量的经济学意义

商品交换中的中介者——商人

交换中的非价格因素——品牌

第四章 需求、价值与价格

关于需求的进一步讨论

价值

价格与价值的本质关系

第五章 生活与消费者

发条式的生活水平层次

作为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劳动者生活中的收支平衡与破产

劳动者的劳动边际

第六章 生产与生产者

生产的概念

人类生产历史中的两种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生产的分工

分工的组织

生产者的历史形态

企业存在的核心准则——利润

早期企业的产生

……

第三部分 和谐世界经济理论的基础

附录 经济关系中核心概念的公式解释

·收起全部<<

前言

《生产与生活》是我六年前写的关于人与社会诸多文章中的一篇,当时写这一篇内容时,是准备在合适的时间将其展开,能够称之为一本书,因为它所涉及的实则是人的经济存在方式,更深层次的则是政治。

2008年,深藏在腹中的骚动终于转化为压抑不住的冲动,是因为这一年所发生的一系列国际和中国的政治、经济事件。2008年对于中国的意义自不待言,我认为这一年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的意义,无论如何彰显,可能都不为过。和平时期中的事件影响可能不是惊天动地、暴风骤雨式的,它可能是一些要素,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渐渐发酵而成,忽然在某一天,让人突然认识到一坛醇酒酿成了。这段时间既可看作中国改革开放、尝试新经济制度的30年历史,也可以视为200多年工业文明发展与冲突的进行史,更可以往前溯及五千多年以来,整个地球上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史。这一年,能折射的历史意义可能须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由后人评价出来。

将原本的骚动转化为2009年的具体行为时,在此,我为其加了副标题——《和谐世界的经济哲学》,原本想用《和谐经济学》的名义,但真正落笔时,发现它与我理想中的一整套经济理论,包含着严谨的论证体系,相差甚远,因此退而选择哲学思考的名义。无论如何,从内来看,这是对三十年中国改革开放、人类伟大社会实践的回顾和总结;向外而言,则是对以自由主义名义之下,放任的政治、经济规则所造成当下人类文明危机的深层反思。

自亚当·斯密先生1786年出版《国富论》,经济学至今走了近250年的历史。这250年,正是工业社会蓬勃发展的历史,从另一角度而言,也是意识形态斗争极为尖锐的历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4: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