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产力经济学词典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3月1日) 平装: 603页 开本: 32开 ISBN: 7542909444 条形码: 9787542909442 尺寸: 20.6 x 14 x 2.8 cm 重量: 680 g 内容简介《生产力经济学辞典》是致力于生产力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的众多学者多年心血的结晶,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生产力经济学领域长期积累起来的科研成果,是这一领域的第一部大型辞书。可以预期,作为研究和学习的一种工具,它必将对学科的发展和普及发挥重要作用。 媒体评论序 《生产力经济学辞典》,自1992年在青岛举行首发式,向社会发行以来,在学术界。企业界。政界以及大专院校师生中受到良好评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生产力学会原会长孙尚清先生在首发式上曾说:“可以预期,作为研究和学习的一种工具书,《生产力经济学辞典》必将对生产力经济科学的发展和普及发挥重要作用,对生产力经济运行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在可以告慰的是,孙尚清先生的期望实现了。 然而世间万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作为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基础的生产力,近十年来突飞猛进地发展着,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向新的一代生产力——知识经济生产力发展。这一新的生产力经济形态跟以往各代生产力形态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它是以创新。特别是高科技创新为灵魂的生产方,它是以劳动者。特别是知识劳动者的智力支撑的生产力,它是以知识价值为主导的。知识产业化的生产力,它是以微电子和信息革命为推动力的生产力,它是以网络化。数字化为载体的生产力,由于知识的重复使用和共享,它又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 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尽管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三代生产力并存,而且前两代生产力在社会生产力中还占主要比重,但都在不遗余力地发展本国的新一代生产力,用创新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力。在这样一个经济态势下,生产力的因素构成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中劳动者的知识一智力一创新对生产力发展起到的根本性作用日益突出,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显现出先导性和决定性作用,管理,从以物质资源要素为主转变为以知识管理为主,生产力诸因素和生产力诸系统的优化组合方式越来越重视在全球范围内实行综合优化,生产力的运行规模,从资源型的递减趋势向知识型的递增趋势发展等等。随着这些变化相伴生的新事物。新辞汇大量涌现,原版的《生产力经济学辞典》就显得不适应新世纪的需要了。因此,我们在新世纪。新形势和新一代生产力曙光的感召下,决定全面改写和重新出版这部书。新版辞书保留了经过改写的大部分原有辞条,增加了反映新一代生产力内容和特点的辞条。同时,还增加了附录,客观地展示了0世纪末,世界部分发达国家和中国的生产力状况,以更好地体现这部新版辞书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了保证质量,我们严格按撰审程序运行,先由作者撰写修改初稿,分主编统审,分管主编主审,反馈分主编修改,主编工作会议统审,最后由主编终审定稿。 然而,从世界生产力发展总体来看,生机勃勃的知识经济生产力还只处在初创阶段,一些新生事物还刚刚显露春芽,尚需在探索中创新。而辞书的作者们,尽管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但由于时间、环境、视野和知识所限,对辞条的撰写,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些缺憾只能在以后给予弥补,也希望各界朋友予以指正。 这部辞书的问世,得益于新时代的召唤,得益于全体作者的共同努力,得益于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国生产力学会领导的鼓励和支持,得益于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的领导和立信会计出版社的领导,为辞书的统审和终审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得益于出版社社长陈惠丽。总编孙时平同志的大力支持和主动性。创造性的工作,在此谨向他们致以深深的谢意!前言 发展生产力是人类为争取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共同奋斗目标,是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世界各国人民进行经济交流和经济互助的物质基础。发展生产力越来越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事业。在中国,学习和研究生产力理论已经不仅是学者们的事情了。生产力经济学的理论已经在各级党。政干部中,经济管理人员和各类企业人员中,在各级。各类的院校中,甚至在一般的劳动者中都受到了重视,他们都十分关心本学科的建设和完善。因为生产力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研究而揭示生产力运行规律,并为生产实践。提高社会资源综合效益和增加社会财富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人们迫切要求掌握和运用生产力经济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生产力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和人们对生产力经济理论的学习都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辞书的作者,出于对学科建设的责任感。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责任感。对满足各界人们学习生产力经济理论要求的责任感,欣然接受了本辞书的研究课题和撰写任务。 本辞书的编写工作始于1987年。当时由全国党校。干校系统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的张志诚。林万雄。许贻士等同志提出编写这一辞书的设想和倡议,得到了有关领导和各界同仁的支持,并开始了各项筹备工作,成立了编委会,本研究会会长王珏任编委会主任,1988年组建了写作班子,并确定了主编。副主编和各分篇正。副主编人选,1989年月由主编在石家庄召集了首次编写工作会议,同年8月又在承德召集了编写组工作会议,1990年月在北京召集了编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有关编委,正。副主编和分篇主编,部分作者。由于对本书编写工作已经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思想酝酿和撰写工作,故在北京会议上就基本完成了书稿的初步审定。本辞书的作者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尽可能地挖掘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注意吸收。容纳了国外关于生产力研究的有关理论,以配合人们对生产力经济学的学习与研究。 生产力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的组成部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科的形成与建立的历史还只有10年。对于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还正在探索与完善之中,加之作者水平的有限和资料的制约,且关于生产力经济理论方面的辞书在中国,甚至在国际上还是首次问世,恐不仅是条目难以概括学科的全貌,且注释亦难以完全准确无误。所有这些还有待于今后逐步完善。修订,恳请读者不吝指正。 本辞书在编写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孙尚清。薛永应。熊映梧等著名经济学家的支持。指导。关心和鼓励,得到了北京科技大学。化工部石家庄管理干部学院。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和山西经济出版社等单位的支持与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本辞书付梓前夕,由张志诚。许贻土。张住友。殷中原在太原和孝义作了最后审定。 目录凡例 分篇目录 辞典正文 附录 笔画目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