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审美净化 |
释义 | 审美净化的基本概念审美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审美对象的体验、品味和领悟,从而受到激励与鼓舞,使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得到提高,精神境界得以升华的一种接受效果。 审美净化的举措1.以美启真,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时代需要大量具有创造性才能的复合型人才。知识创新的能力,常常凭借带有直觉性的想象能力。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在科学认识的过程中,仅仅依靠逻辑思维是不够的,必须运用非逻辑思维方法对研究对象以及相关事物的形象进行加工,即形象思维,才能使人们在科学研究中避免思维的狭隘、机械,只注意逻辑思维,埋头于细节,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美国科学家罗杰斯培里成功地研究出人脑两个半球的不同功能。左半球管以语言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右半球管理形象思维。右脑是想象的大本营,是人类智慧的宝库,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才思是否敏捷,关键在于右脑的开发程度,而在开发右脑、培养人的创造力方面,审美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美育使形象思维得到发展,想象力得到丰富,进而带动表现储存,进行更新组合,构成现实中没有的新意象。形象思维在科学认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往往都是借助于形象思维。例如,1911年美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的实验中,他认为在原子的中心存在一个原子核,它集中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和全部正电荷,围绕其旋转的是带负电荷的电子。他将上述认识同已知的太阳系的结构相类比,创造性地构思出原子结构的太阳系模型,成为物理学史上的光辉的一页。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正因为如此,人们得出结论是:当年美苏之争的焦点不是钢铁,不是军备,而是具有艺术气质的科学家。为此,美国动用了巨额资金启动了《零点工程》,研究用艺术思维方法打开科学研究的通道。现已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这充分说明美育在发展人的形象思维,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中的重要性〔3〕。 2.以美引善,培养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古往今来的思想家、教育家、艺术家都十分重视美育在道德修养方面的作用。孔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柏拉图明确指出:“美育之目标就是培养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席勒认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甚至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在他们看来,美育归根到底是一种感情教育。审美教育着眼于人的心灵净化,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传导自然规律,特别是人的本质的规律,使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体现真、善、美,激发情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美的事物所启示的社会、人生画卷可以启迪人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众所周知,具有永久魅力的古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造福人间的故事对青年马克思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使马克思决心成为普罗米修斯第二。审美教育之所以有此作用,其根源在于美育教育以情动人,它使人的主体目的性符合最高的善,引导人们去追求美,用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社会和自身,从而趋向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高尚。 3.以美促健,增强人的体魄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渐激烈,现实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大部分人被苦恼所困扰,生活的压力使他们心灵背上沉重的包袱,这必然会导致人的心理失衡,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现代医学证明,人类的疾病百分之八十是心理失衡导致的。心理平衡对于人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美育重在对人的“心”的调节。特别是作为美育形式之一的音乐教育,使主体沉浸在美的欣赏与创造中,使长时间紧张的神经部分在愉悦的审美中得到缓解和放松。由于情感的净化与升华,使人自然超脱自我,心情开朗,情绪稳定,人的血液就会分泌出有益健康的化学物质,促进生理机制的调节,使人气舒心畅,活筋通络,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音乐疗法逐渐引起各国医学界和音乐工作者的兴趣和重视,美、英等国先后创办了各种音乐医疗的刊物,运用音乐手段来治疗某些病症,并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西方现当代心理学的许多流派都十分重视艺术对欣赏者深层心理的宣泄作用或净化作用,以此来调节心理。正如马克思所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楚〔4〕。”美,同样是体育所追求的目标。体育运动本身包含着美的因素和美的韵律。在体育运动中讲究体育美学,使学生的筋骨、肌肉得到锻炼,有益身心健康。以美促健,增强人的体魄,在现优社会越发显得重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