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沈韵初 |
释义 | 沈韵初官至内阁中书,是上海川沙名门望族,精鉴赏,富收藏,对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尤为倾倒,室名“宝董阁”,著有《书画心赏日录》等书。他曾传给外孙吴湖帆不少藏品。 吴湖帆与董其昌颇有缘分。吴湖帆初学绘画时,董其昌是他心仪已久的大师,他不但临摹董其昌的绘画,还请人刻了“丑学董”的印章以志情怀。吴湖帆的外祖父沈韵收藏颇丰,其中以董其昌书画为多,还以“宝董阁”名其斋室并请人治印。因此机缘,沈韵初将所藏董氏书画悉赠吴湖帆。所以,在吴湖帆的藏品中,董其昌的作品就有相当的一部分。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沈树镛(字韵初)在内史第出生。咸丰九年(1859年),考中举人,官至内阁中书。沈博学多才,对秘籍、书画、金石、碑帖研究颇深,尤以碑帖最负盛名。家中收藏极其丰富,不仅在川沙一带首屈一指,而且“富甲东南”。清学者俞樾曾称,“沈家收藏金石之富,甲于江南”。 沈树镛从青少年起,就对中国悠久的碑刻文化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既重视丰碑巨石,又独具慧眼搜集造像文学小品,长期辛勤驰骋在考订碑帖这块广阔而荒凉的土地上。不断进取,不断发现。同治二年(1863年),获得宋拓《熹平石经》127字。此经原本有“西泠八家”之一的黄易收藏后重新装裱过。上有翁方纲、毕秋帆、武虚谷、孙渊如、王念孙等名家手写跋语。不久,沈又觅到孙承泽研山斋藏本《熹平石经》残字,内容和黄本参差不同,唯其中的《今文尚书·盘庚篇》只多4字。这使他万分喜悦,遂名居所为“汉石经室”。《熹平石经》亦称《汉石经》或《一字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由蔡邕用隶书书写“六经”文字,立于洛阳太学门外讲堂前,诏示天下读书人,以校正传抄中的误错。后遭战乱,荡然无存。至宋代才有碑石陆续出土,可怜残缺不全。沈树镛的《熹平石经》,为世间稀见孤本,弥足珍贵。众多学者纷纷对沈的《熹平石经》进行考证、题咏。一时间,内史第高朋满座,群星灿烂。“汉石经室”之名不胫而走。 沈树镛的才华不仅表现在对金石的收藏上,他的书法造诣也非同一般。《川沙县志》收录了沈的《张恒候破张合铭题字墨迹》。此幅墨迹,纵横恣肆自如,配字巧拙相济。整幅作品浑厚雍容,意境幽远。上海秦锡田曾有诗赞其才华,“江南赏鉴家,第一推沈叟。交游多胜流,收藏尽精品。不独汉石经,秘之鸿室枕。书法藏秀锋,诗才织艳锦。东海停云图,佳宾常夜欢。雪泥留爪痕,墨洒金壶渖”。 同治十二年,沈树镛病逝。噩耗传出,学界震动。俞樾挽联,“一载卧沉疴,李贺床头呼阿奶;十年向奇字,扬云门下失侯芭”。随着岁月的流逝,汉石经室的藏品逐渐流散,其中三箱碑版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转到《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手中。这位甲骨文学家兼小说家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沈韵初帖三箱,计汉碑五十余种,六朝造像七八十种,唐石刻百余种,宋石三百余种”。这只是沈树镛毕生收藏的一部分,从中亦可窥见他的收藏之丰富。 内史第的光辉没有因为沈树镛的去世而一闪而过。如果不是已经发生的事实,谁也无法相信在这个盛满金石书画的家庭,会诞生一位浦东毛巾工业的创始人(沈树镛之子)沈毓庆。《川沙县志》记,“县境近代工业,始于清末民初。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沈毓庆在城厢(川沙)镇沈宅首创经记毛巾厂”,成为川沙工业的发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