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程用书
释义

程用书,原名孙化中,1917年8月出生于含山县运漕镇,死于1943年农历2月22日,生平25岁。

用血书写的名字——含山县程用书烈士传

在裕溪河畔,古镇运漕,两岸芳草萋萋,街巷燕子声声,每当此时,沐浴着融融春风的市民,心中总是涌起一股难以压抑的惆怅和深情的思念,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位亲人的形象和他壮烈殉国的情景,沉浸在对他的缅怀回忆之中,呼唤着那用鲜血书写的名字——程用书。

几度坎坷觅新途

17岁时他刚从黄麓师范毕业,正遇国民党横征暴敛、抽丁抓夫之时,而程用书因有兄弟5人,又居其长,自然难逃,被强抓入役。不久,因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遂送至西安军官学校学习。

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八·一三”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正在学习的程用书,目睹金瓯破碎,河山带血,心潮难平。在该校爱国青年抗日呼声不断高涨的影响下,程用书随同部分校友调至上海,投身保卫大上海的战斗。但是,由于蒋介石集团坚持片面抗战路线,实行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该部终因孤军作战而溃败。同年冬,程随军撤退到苏州整训。此间,程用书已觉国民党无抗战诚意,古人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敌当前,不去前方抗日,而在后方整训,岂不是“天桥的把式,只说不做”。于是他称病告假,回到家乡。

程用书在家闲住期间,耳闻亡国之舆论,目睹民怨沸腾之状,愤然而起,冲破家庭的羁绊,参加了地方保安队。不久,和一群血气方刚的青年,袭击了位于无为、含山、和县三县交界处的三汊河敌人,虽然打死了几个日军,出了一口气,但终因寡不敌众,败下阵来。后来的事实又使他认识到,这些国民党的地方武装也并非是真正的抗日。

1938年春夏之交,正当程用书为报国无门,救国无路,羞愧难言之时,忽听说无为东乡有新四军在活动,是专打鬼子的。于是,抱着闯一闯的念头,他来到无为县陡沟区沙坝村亲戚家探视真假,很快结识了中共无东区(即三区)区委书记王亦龙。王亦龙也十分喜爱这个有文化、有志气的青年。

为提高他的觉悟,经常与他挑灯夜谈、促膝谈心,讲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讲国共合作和党的抗日政策,讲新四军的官兵平等、英勇善战和节节胜利的战斗故事,这些闻所未闻的新思想似新鲜的血液注入了他的灵魂。

1939年5月,经王亦龙介绍,程用书光荣地加入了中

国共产党。接着,组织上决定他返回运漕镇,担任运漕党支部书记。他历经坎坷之后,终于走上了真正的救国救民的人生之路。

与魔鬼打交道

运漕,乃裕溪河畔之重镇,交通方便,经济繁荣,素有“小芜湖”之称,又常是商贾巨户、三教九流出没之地,社会情况极为复杂。根据党的指示,程用书以教书为公开职业,采取交朋友、拜把子、拉关系等方式,和伪区长建立了 “友情”,打入伪区政府,担任了伪区员,借以取得合法身份,进行党的活动。

一次,为解决我军印刷公文和宣传用纸,他联络了几个同志,在夜深人静伪官员都已熟睡之时,悄悄打开伪区政府的后门,采取里应外合的方法,把白天都已观察好的油印机和一部分纸张运出来,迅速用小船运往临江办事处驻地。第二天又机警地躲避了伪区政府的查问。1941年5月,无为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皖中的抗日斗争形势发展更为迅速。为宣传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打击日伪奸特的破坏活动,10月的一个夜晚,程用书和(小)刁筠寿、张在中潜到运漕西街的伪含山县政府门前,张贴《新四军无为人权保障条例》。他们一人在前探路,看看是否有人,用暗号联系后,第二人即上去刷好面糊,接着第三人就迅速将布告贴上,旋即离开。就这样接二连三地将布告贴在运漕镇的大街小巷。第二天一大早,运漕伪区警署发现后,大吃一惊,唯恐其扩大影响,立即驱逐围观的居民,撕下布告。

程用书以教书为职业,以伪区员的合法身份,经常衣冠楚楚,落落大方,往来于日伪军驻地,穿梭于魔鬼之间,谈笑在杯盏交错的酒宴席上,博得了敌伪人员欢心,甚至应邀列席一些会议。这年深秋,程用书在一次会上得知日军要到无为县陡沟区一带清乡的消息后,表面上显得若无其事,可内心却焦急万分。会后立即派了两位同志,星夜渡河,奔赴陡沟,汇报敌情。区委得悉后,迅速转移,使得敌伪清乡扑空,狼狈而回。

程用书在与魔鬼打交道的过程中,机智、巧妙地领导支部开展党的各项工作。街道上,日军据点的四周,都有身着破烂衣服,以擦皮鞋、摆地摊为掩护的我地下工作者,为联络临江与和含的交通,战斗在敌人眼皮底下。由于使敌伪的清剿计划落空,物资被截,时而还有士兵失踪,惹得他们的上司十分恼火。于是,对程用书顿生疑窦,但碍于伪区长面上而又没有确凿的证据,一时不好动手。为此,一天夜里,几个日伪军带着翻译和“十一号”特务,突然闯入程用书家,以查户口为名进行搜查。对此,程用书早有警惕。当日军打门时,他若无其事,应声起床,利用穿衣和走路时间,顺便检查一下文件和一支八音枪的收藏情况,随即神情自若,慢步去开门。敌人很不耐烦地窜进屋内,一面问这问那,一面东寻西找,结果一无所获,悻悻而去。

血染的风采

敌人的突然盘查,虽说一无所获,然而程用书深知,敌人已注意到自己了,往后的工作将会更加艰难。党组织也十分关心他的安全,拟调他去外地工作。程用书说,我是运漕人,情况熟,何况我还有个教书的职业,敌人一时还不能把我怎么样,还是让别的同志先走吧。

可是,就在这时候,一个披着抗日外衣的家伙投入了敌人的怀抱,出卖了程用书。1943年2月一天,一群恶魔直冲程宅,破门而入,其中一个日军小头目指着程用书鼻子说:“你的,大大的马虎子(即新四军)!”程用书极其冷静而又怒火满腔回答:“我是教书先生,不知什么是‘马虎子’!”疯狂的敌人岂容分说,将他一家三口全部抓去,关在运漕镇东街美孚洋油站。在牢房里,程用书预感到凶多吉少,便嘱咐妻子,一定要守口如瓶,只说自己是良民,丈夫是教书先生。宁可死我一个,也不能暴露组织。

第二天上午,敌人把程用书从大油罐里拖出来,先用棍棒毒打,然后施以酷刑,逼他供出运漕共产党的组织,程用

书咬紧牙关,以“不知道”的回答和一言不发的沉默,抗击敌人的审讯、拷打。下午,凶残的敌人又将他全身倒挂在大油罐架上,浇灌辣椒水,直至鲜血从鼻孔、口腔呛出,然后再用冷水浇泼,继之用刑。如此轮番地对程用书进行灭绝人性的折磨,使其几次昏死过去,几次苏醒过来。尽管如此,程用书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钢铁意志,坚贞不屈,怒目而视。敌人在酷刑用尽之后,再也无计可施。

1943年农历2月22日,运漕上空乌云淹没了曙光,寒风卷去了热闹的市面,数千乡亲早早伫立在街道两旁,等待着目送一位抗日英雄。

下午3时,奄奄一息的程用书被手铐脚镣,在日伪军的“簇拥”下,步履艰难地走着。镣铐在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上,发出铿锵有力的叮当声。程用书昂首挺胸,向亲爱的乡亲报以胜利的微笑,人们也一一点头致敬。

这一切使敌人胆颤心惊,迫不及待地放出几条大狼狗,扑向程用书的胸部、腹部、背部、腿部......在一阵狂吠和狼嗥声中,英雄的躯体被撕裂,鲜血染红了大地。他吃力地睁开眼睛,用尽气力对目不忍睹的乡亲们说:“大家不要在强盗面前流泪,不要让敌人以为我们中国人是怕死的......”

听到这低沉、有力的声音,罪恶的子弹雨点般射出。我们的英雄倒下了,静静地躺在血泊中。

程用书牺牲时年近25岁。25岁,多么闪光的青春!程用书,用血书写的名字,含山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4:5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