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深圳市西丽第二中学 |
释义 | 学校简介:深圳市西丽第二中学是深圳市南山区的一所区属公办初级中学。学校创办于1995年8月,2005年12月被评定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现有初中三个年级30个教学班,注册学生1452人。学校编制数102人,员编数9人,实际在编教职工77人,在编教师67人,临聘教师33人。 校园占地23990平方米,建筑面积13700平方米,绿化面积9085平方米。有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和标准运动场地,各类功能室和现代化仪器设施齐备。图书馆藏书总量4万余册,电子图书12万册,各类报刊杂志121种。学校在用电脑428台,生机比为3.42:1。学校食堂经市食品卫生信誉度量化分级评审,确定为B级。学校在硬件装备方面已基本达到现代基础教育教学要求。 一流的教学设备:建筑设施:校园布局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大板块。教学区建有教学楼1栋5层30间课室,功能楼内设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电脑室、语音室、综合电教室、音乐室、美术室、地理室等共23间;另建有近500座阶梯教室1个。运动区建有独立标准操场2个,篮球场、排球场各2个;最初有简易沙质足球场一座,2002年改铺人工草皮,其外围最初为1条250米煤灰环形跑道,易于扬尘,2002年改造成塑胶跑道;生活区建有教工单身楼和学生公寓,教工单身楼1栋6层,底层近年辟为教师食堂;学生宿舍楼1栋6层,底层近年辟为学生食堂,2-6楼共70间房,420个床位(厨房、卫生间齐全)。在上述三个区域之间,近年建成生物园1座。 教学设施:常规教学仪器、设备、电教器材均已按省一级学校标准配齐,校园网覆盖全校,所有教学班、功能室等均已装备电脑和62英寸“光显背投式”大屏幕彩电,电脑生机比达6.7:1。截至2005年止,图书馆藏书已近4万册,生均近30册;2005年建成拥有12万册图书的电子阅览室。阅览室另订有报刊杂志240余种。体育器材、设备以及医务室常用药品亦已按省一类标准配齐。 学校历任领导:1995年10月——1999年10月,校长彭康,副校长姜继东。领导层此间做了大量奠基性工作,学校度过了最为艰难的创业阶段。 1999年10月——2001年10月,副校长姜继东主持工作,副校长刘一。领导层此间做了大量开创性的艰苦工作,学校开始步入正轨。 2001年10月——2003年10月,校长、书记曾令格,副校长姜继东、刘一。领导层提出“促进发展抓定位、科学管理抓模式、加强教学抓队伍、提高质量抓科研”办学思路,成功申报市一级学校,并开始稳定发展并取得重要突破。 2003年10月——2008年2月,校长、书记陶力宁,副书记姜继东,副校长朱玉明、刘安海。领导层秉持“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理念,并在前几任班子夯实的基础上,加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从理论到实践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表现出了开拓精神,学校办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办学成果:近三年来,西丽二中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各级各类中学生比赛中,有近400人次获奖,其中国家级62人次,市级45人次,区级268人次。近三年来,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有56人次获奖,并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近百篇。学校先后荣获“深圳市办学效益奖”、“深圳市先进学校”、“深圳市体操标兵学校”、“深圳市卫生先进单位”、“南山区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等称号。 教学特色:1.别具一格的教育模式。即基于双向思维的理解育人模式。该模式以新课程下师生关系的文化重构为核心,提倡在教育实践中高度尊重学生的文化获取权、文化选择权、文化表达权和文化对话权,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自我之间的相互理解,全面提高价值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建构的质量和效益,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 2.独辟蹊径的评价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评价模式。该模式是在网络条件下学生自主进行的德育效果评价,其评价目的包括了解学生(整体和个体)的道德发展需求、检验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和工作缺失,评价对象是学生,评价主体也是学生,评价内容是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方面的具体要素,评价方式是基于评价软件的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信息由计算机自动统计生成,评价结果主要应用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的德育反思和德育行动。实践表明,这种评价模式较之于以往那种重管人而轻育人、重结果而轻过程、重外在行为而轻内在品德的德育评价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3.锐意创新的课程建设。为了弥补现行国家课程的不足,满足本校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学校开发了以综合性、活动性、选择性为主要特点的“人文与科学”校本课程系列,涵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等三大关系,跟踪录制中央电视台等影视节目,构建了包括500余张光碟、2600余学时内容的课程资源库,形成了以实践创新为主线的校本课程体系。 社团活动:高扬自主旗帜的课外活动 西丽二中开设了美术、音乐、舞蹈、电子动漫技术、古诗词与书法、体育、生物、环境、文学编辑、社会调查、DV拍摄等各类兴趣小组,各类兴趣小组的活动充分体现自主性,并以此为基础逐步转化为校本课程。以DV拍摄为例,学生创设了在校园内颇有影响的校园节目——“第一现场”。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子们自制各类DV节目,所有节目内容均取材于校园生活。节目大多针对校园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展开,如“学生是否能改校服?”、“学生染发好不好?”等。以理辩理,以情说情,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节目从2005年推行以来,因为其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寓教于乐,受到了全校师生欢迎。深圳电视台还对该校园栏目进行专题采访、报道。2006年,学生原创DV作品《沟通》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