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程华明
释义

程华明,航空发动机专家。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1945年赴延安。曾任晋察冀军区兵站部汽车修理厂副厂长。建国后,历任北京汽车修配厂厂长,解放军总后勤部车辆管理部工厂管理处副处长,沈阳航空发动机修理厂副厂长,沈阳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总工程师,沈阳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经理、高级工程师,中国航空学会第一届理事和第二、三届常务理事。参与领导筹建了一我国第一个喷气发动机制造厂。曾主持多种喷气发动机的试制、改型和生产。

简介

程华明,发动机制造技术和管理专家。组织领导了我国第一种仿苏喷气发动机的试制和成批生产,以后又陆续领导了四种仿苏喷气发动机的试制和成批生产,不断以新的航空发动机供应我国空军建设的需要。还致力于成批生产机种的改进和改型。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发动机的性能的工作。热心支持国内研究部门对喷气发动机的自行设计和制造技术的研究开拓,在工厂内组建冷、热工艺,电子等试验室,跟踪国外先进技术,开展自己的研究试验,从而培养锻炼了一支有攻关能力的科技队伍。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的生产、研制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生平

1917年12月10日,生于湖北省大冶县。

1935-1937年,杭州浙江大学电机系学习。

1937-1938年,参加浙江省诸嵊新宁游击总队。

1938-1939年,考入陆军机械化学校技术学员队,学习汽车及坦克修理。

1939-1942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任汽车队长。

1942-1944年,在遵义浙江大学机械系学习。

1944-1945年,昆明中央机器厂任机锻组工务员。

1945-1948年,在重庆十八集团军办事处参加革命,驾驶汽车去延安。在张家口、唐县、石家庄任晋察冀军区兵站部汽车修理厂副厂长。

1948-1949年,任天津市军管会摩托接管处副处长,接管天津汽车修配厂的军代表。

1949-1950年,任华北军区北京汽车修配厂厂长。

1952-1953年,在北京任总后车辆管理部工厂管理处副处长。

1953-1956年,任沈阳111厂副厂长。

1956——1979年,任沈阳410厂、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总工程师。

1979-1982年,任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经理。

1982-1985年,任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顾问。

1985年,离休。

荣誉

程华明1985年离休,现仍受聘为航空工业总公司重点新机研制顾问组顾问。对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新喷气发动机仍兴致盎然,积极参与。

程华明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第四、五届委员会常委;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航空学会理事、辽宁省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先后荣获沈阳市劳动模范,航空工业部先进工作者,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称号。

1991年4月17日,作为10名为发展航空工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专家之一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颁发的最高荣誉与最高奖励——航空金奖。

求学时期

程华明,原名程羽翔,籍贯广东省中山县(现中山市),1917年12月10日出生于湖北省大冶县。当时他父亲供职于汉冶萍公司机车修理厂,常随父亲到工厂看火车头

修理,自幼引起对机械的兴趣。

少年时期,我国在列强的掠夺下国力日益衰败,人民日益贫困,汉冶萍公司一再裁员,父亲失业,家庭生活困难,在他的幼年生活中投下了阴影。北伐战争初期,“打倒列强”、“除军阀”、收回租界等令人兴奋的事过去不久,就发生“四·一二政变”,这时他的家迁居汉口,武汉一片恐怖气氛。

1931-1935年随大哥迁居青岛上中学,日本侵略军挑起“九·一八”事件,占领了东北三省,又咄咄逼人要进一步侵略华北,深重的国难,燃起了青年学生程华明的民族觉醒和学科学、学工程将来报效祖国的思想。

1935年考入浙江大学电机系。“卢沟桥事变”后,大片国土沦陷。浙大迁到建德。这时他再也按捺不住要参加抗日战争的激情,不能安心读书。

1937 年11月参加了浙江省诸嵊新宁游击总队。几个月后他看清这个队伍不是一支真心抗日的队伍,非常失望。转而对机械化部队产生幻想。

1938年8月考入陆军机械化学校技术学员队,学坦克和汽车修理。在技术学员队学习时,得到地下党员李升震,章文晋(原名宏道)帮助,读了许多进步书报,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对他思想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毛泽东《论持久战》等著作和《新华日报》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报道,使他下定决心要抗日救国就要走共产党的道路。

从机械化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任汽车队长,和章文晋、李升震一同工作。1942年,回遵义浙大继续学业,改读机械系,1944年毕业。

参加革命

1945年5月,经章文晋、荣高棠介绍,在重庆十八集团军办事处参加革命,驾驶载重汽车送干部去延安。

日本投降后被分配到晋察冀军区,在张家口晋察冀军区兵站部

任汽车修理厂副厂长。从此走上用自己的工程技术知识为革命战争服务的道路。解放战争时期,在农村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河北省唐县蒋家沟村),他用从张家口缴获迁出的机床建立起汽车修理厂,设计制造了一座煤气发生炉,用汽车引擎发电,使修理厂能有电用,从来没有见过电灯的农村用上了电灯,土煤窑井下也能用电灯照明。

解放军的加农炮,因为没有高压充气泵无法修复,找到他想办法,他指导大家用一台为汽车轮胎打气的电动泵,分几次逐级加压的办法,修复了这批加农炮。石家庄解放时,他随军进石家庄,在那里建起了汽车修理厂,并于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天津解放时随军进天津,任天津汽车修配厂接管军代表,很快地使这个厂恢复生产,为支援解放战争服务。

1949年,任北京华北军区汽车修配厂厂长时,在原联勤汽车修理厂的基础上,发动群众,以德国“迅达”摩托车为蓝本,制造军用摩托车,经年余努力,制成了“井岗山”牌军用摩托车,并生产了千余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为革命战争的需要服务,磨炼出他不怕困难、不为条件差而束手的性格,他渴求新知识,崇尚自力更生。

建设航空

1953年,组织上为了建设航空工业,从各方面调集干部,他也由总后勤部调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航空局),派到沈阳国营111厂任副厂长,主管生产技术工作。这对他是完全陌生的行业,当时国内也没有多少人懂得喷气发动机这门新技术。他努力钻研,向苏联专家学习,向广大群众学习,又到北京航空学院短期进修,逐渐掌握了这门知识。按航空工业“由修理过渡到制造”的要求,由111厂分出了国营410厂,1956年,被调到410厂任总工程师,1979年任黎明公司经理,到1985年离休,程华明在航空工业领域共工作了33年,其中在总工程师岗位23年,主管生产技术工作。

在苏联专家帮助下,主持了我国第一种喷气发动机涡喷5(В

К1Ф)试制工作。1956年6月按国家计划提前一年零四个月试制成功,随即转入成批生产。以后又主持了涡喷5-甲(ВК-1A)、涡喷6(PД-9Б)、涡喷7(P11-Ф-300)三种发动机的试制。后两种发动机试制时,苏联专家已撤退,完全由自己独立进行试制。整个试制工作包括试制计划,组织指导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技术培训,进行大量的生产准备,生产线的建立和技术难点攻关等。涡喷6试制时正值1960年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民经济十分困难。西方国家对我们严密封锁,苏联政府撤退了全部专家,停止了一切援助。在“左”的影响下试制工作不扎实,许多技术问题没有过关,原材料还不能完全自给,困难重重,造成两年多生产不出一台合格的发动机。在厂党委领导下,程华明组织全厂职工硬是勒紧裤腰带,夜以继日地对涡喷6发动机一张张图纸、一份份工艺规程认真复查、消化;对已制成的零件一件件测量检验;对一道道工序,认真定工艺、定工装、定人员、定设备,重新试制。高温陶瓷需要高质量的氧化铬,国内没有,就用铬酐在高温炉里自己焙烧。苏联不给涡轮盘大锻件,就在长春汽车厂的支持下,用10吨模锻锤锻成涡轮盘毛坯。就这样一个个硬骨头都啃下来了,闯过了一道道技术难关,1961 年10月,涡喷6终于达到优质过关,重新生产出厂。

装用涡喷6发动机的歼6飞机打下了侵犯我国东南沿海的U-2高空侦察机,在部队赢得了信誉。在涡喷6试制挫折的教训下,涡喷7的试制进行得比较扎实、顺利,按国家计划提前完成了任务。

上述这些机种在试制成功后都投入了成批生产,不断以新的发动机供应空、海军建设和援外任务的需要。

技术攻关

积极改进

程华明没有停留在仿制的水平上,组织力量进行改进改型。主持了涡喷5和涡喷6两种发动机的延寿改进,首先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部队调查了解使用中暴露的薄弱环节,结合厂内试验暴露的故障,进行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和生产工艺的改进。采用料浆渗铝技术解决了涡轮

盘锈蚀,调整涡轮叶片榫齿和涡轮盘榫槽齿距使载荷均匀,排除了涡轮盘榫齿裂纹故障。对火焰筒采用气膜冷却代替原有的散热筋冷却,排除了火焰筒裂纹掉块故障。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压缩机叶片振动频率,排除了三级压气机叶片断裂故障等许多措施。使两种发动机的第一次翻修前使用寿命都延长了一倍。

涡喷6和涡喷7两种发动机的改型研制

程华明还主持了涡喷6和涡喷7两种发动机的改型研制。对涡喷6发动机采取了增大压气机进口直径6毫米,进口增加可调整流叶片,重新设计了第一级压气机叶片使进气量增加2.8公斤/秒;改变了涡轮叶片用料,提高涡轮前温度50℃;改变加力燃烧室喷嘴结构;采取了以上措施后,研制成功涡喷6的改进型涡喷6-甲发动机,推力提高了15%。后又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歌同志首创的沙丘驻涡理论重新设计了火焰稳定器,使加力状态工作更可靠,批生产合格率更高,该发动机配装的强5飞机,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涡喷6-甲发动机1988年获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对涡喷7发动机采用空心精铸涡轮叶片

与606所、621所和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合作,对涡喷7发动机采用空心精铸涡轮叶片,这是国内首创,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提高涡轮前温度100℃;重新设计了加力燃烧室燃油系统,采用分圈分压供油等措施研制成功涡喷7的改进型涡喷7-甲发动机,该发动机配装的歼8飞机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涡喷7-甲发动机1988年获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究开发

在工作中极力支持国内科研部门自行设计的多种航空喷气式发动机的研究和制造工作,支持喷气式发动机研究和制造技术的开拓与发展,并主持了我国自行设计的多种喷气式发动机的制造工作。

程华明指导工程技术人员跟踪国外先进发动机制造技术,开展冷热工艺和电子技术等多方面的研究试验。在厂内组建了冷加工、冶金工艺、电子、工具等试验室,形成了工厂的制造技术研究、开发、攻关能力。先后研制成功叶片电解工艺及设备,1964年获国家发明奖;半精锻高速锻锤,1979年获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叶片冷滚轧机床,1987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并建成涡轮叶片电解加工生产线,压气机叶片冷滚轧生产线;制成电子束焊机,激光打孔机等机床。试验掌握了壳型精密铸造、料浆渗铝、等离子喷涂、保护气氛炉中钎焊、真空钎焊等。这些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都用于批生产,改进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些试验室从1964年至1986年共取得国家级发明奖6项,国家级成果奖46项,省部级成果奖97项,共取得149项各种研究成果,这些成果都实际用于生产,从长远看,还有更重要的意义。由于有了这些试验室,为科技人员和工人提供了进行研究试验的条件,又解决了生产中的大量课题,使这些试验室发挥了作用,锻炼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面向生产、面向基层、埋头苦干,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科技队伍。

技术转化

为了适应和平时期军品任务下降的形势,程华明自1

979年担任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经理开始,较早地着手进行产品结构、生产线组织的调整,开发民品生产。组织力量以涡喷6发动机为燃气发生器研制成4050~4700千瓦带余热锅炉,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轮机热电联供电站,获国家经委石油设备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燃气轮机热电联供电站首先用于大庆油田发电和注水,后又推广应用于中原、胜利等油田,收到了建设周期短、费用低、运行效率高的效果,缓解了油田缺电的燃眉之急。

公司开发了铝型材挤压、铝门窗制造的产品,1982年承制了武汉市青川饭店的铝门窗,成为国内第一家能提供高层建筑铝门窗的工厂,改变了只能由国外承包的局面。

公司还开发了摩托车、车用柴油机增压器等产品的生产,使工厂在军品任务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仍保持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公司与中山市合资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创建了精密模具塑压公司,形成了中型精密塑压,压铸模具制造能力,使模具制造向高新技术迈进。

主要论著

《我国航空发动机2000年发展瞻望》 2000年的中国航空,198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2: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