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社会认知科学概论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社会认知科学概论 作 者:张淑华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ISBN: 9787511204486 开本: 16开 定价: 38.00 元 内容简介《社会认知科学概论》内容简介:社会认知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人及人的活动为研究对象,考察人们对社会、特别是对他人的了解、理解及概念化过程。社会认知是一门与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的学科。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方法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认知领域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社会认知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研究成果在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社会认知科学概论》总结归纳已有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经典实验,较为系统而全面地反映了目前国内外社会认知科学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张淑华,1964年生,沈阳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现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辽宁省认知科学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心理学会管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失业人员压力一应对机制及干预策略”和“企业营销员隐性知识分享机制及干预策略”两项,著作有《认知科学基础》、《失业人员心理与辅导》、《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图书目录第一篇 社会认知概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社会认知的定义 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第三节 社会认知的学科基础 第四节 社会认知研究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社会认知研究方法 第一节 社会认知的研究范式 第一节 传统的社会认知研究方法 第二节 社会认知研究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篇 社会认知理论 第三章 社会认知过程及理论模型 第一节 社会认知的加工过程 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加工阶段 第三节 社会信息表征的理论模型 第四节 印象形成的理论模型 第五节 wyer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第六节 社会信息加工的双过程三阶段模型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认知主体的生理特征 第二节 认知主体的心理特征 第三节 认知主体的社会特征 第四节 认知客体因素 第五节 认知情境因素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认知 第一节 文化模式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认知研究的文化观 第三节 中国人的社会认知 参考文献 第三篇 社会认知的研究范畴 第六章 印象 第一节 印象形成 第二节 印象管理 第三节 刻板印象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态度与社会认知 第一节 态度概述 第二节 态度形成与态度改变 第三节 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的关系及实验研究 第四节 态度的测量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自我认知 第一节 自我概念 第二节 自尊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社会认知偏差及偏见 第一节 社会认知偏差 第二节 社会认知偏见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归因及归因理论 第一节 归因 第二节 归因理论 第三节 归因理论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攻击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第一节 攻击行为 第二节 亲社会行为 参考文献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