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舍弗尔雕塑克罗诺斯
释义

【名称】舍弗尔雕塑《克罗诺斯》

【类别】雕塑

【年代】作于1960年

【作者】舍弗尔

【属地】比利时列日的拉波维里公园

【简介】

自从俄国构成派艺术家塔特林设计了《第三国际纪念碑》这件未兑现的大型活动雕塑以来,现代派雕塑家们一直在尝试雕塑艺术的活动性能。俄国的亚历山大·罗德钦科(Alexander Rodchenko)设计了一组在大容器内不停地转动的圆圈;1920年诺姆·加博(Naum Gabo)以马达为动力,使一只加重的垂直钢弹簧发生震颤,以创制他的"活动雕塑";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 Nagy)竭力主张要以力学原理来设计一种系统的"动态结构",让雕塑在空间活动起来。他甚至预见,将来的雕塑将以能量关系取代旧艺术的形体关系。70年代以来,许多从事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专家也参加到活动雕塑这一领域里来,并作出了新的贡献。

现代雕塑家称这种活动艺术创造了一种"运动的视象"。1922年,莫霍利-纳吉在德国包豪斯任教期间,创作了一台由马达带动的《光线表演机》(1922~1930年),那是靠许多彩色灯泡来发光的,尽管还显浅薄, 但光线与运动取代体积的思想,第一次在艺术上被提出来了。到1950年,匈牙利艺术家尼古拉·舍弗尔继承了莫霍利-纳吉的这一创作思维,利用电动机把空间、运动、光三者统一了起来。 舍弗尔原来对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很感兴趣,曾用金属制成一个抽象几何形雕塑,然后应用计算机系统和他所懂得的一点通讯理论,创造了一件他称"空间动力学、光动主义"的艺术品。图上的《克罗诺斯》就是他这件光动主义"雕塑"的创作之一。

尼古拉·舍弗尔(1912.9~ )早年在布达佩斯美术学校习画(1922~1924年)。30年代中期来到巴黎美术学院深造, 1948年加入了法国籍。在蒙德里安的抽象构成图式的影响下,他开始实验由旋转机械、音响设备和帷幕等手段组成的活动艺术。当作品展出以后,受到许多订户的青睐。他的作品被放置在实验剧场、商店和公共娱乐场所。

舍弗尔把这件光动主义作品题为《克罗诺斯》(希腊神话中的"时间的化身",据认为他与宙斯和大地一样,是宇宙的本原之一),含有一种对"时间动态"、"空间动态"和"光影动态"的新崇拜心理。当作品接通电源后,所有的效果将随着观众对时间、空间和光影的不同体验而发挥出来。

由于《克罗诺斯》受到特殊的欢迎,舍弗尔便在比利时列日的拉波维里公园,重作了这件高达51.82米的放大作品, 让所有来游园的人都能享受到它的神奇的美。那件放大了的控制塔完成于1961年,图中的《克罗诺斯》作于1960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3: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