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绍瑞口村 |
释义 | 简介绍瑞口村位于福山城东南10.5公里,2001年12月前属兜余镇,现属门楼镇。有耕地140公顷,果园133.33公顷,1460户,3976人,是福山区第一大村。绍瑞口河由西向东,从村中穿过,有东西沿河主街2条,南北主街10多条。 由来明朝洪武年间,许、周、金、王姓由河南省固始县迁此建村,因地处小河口,故名“小水口”。1938年取吉祥之意,方言谐音“绍”“小”、“瑞”“水”发音相近,遂改为“绍瑞口”。原分东西两村(东绍瑞口、西绍瑞口),1956年合作化时合为一村。 地理该村三面环山,南有造书山,西有寨山,北有燕山,东近外夹河,地处丘泊地带。据传,早年绍瑞口村南有座龙王山,山上有座龙王庙,庙里住个80高龄的道士。道士饱读经书,待人和善,常下山与棋友对弈。一天,对垒之中,老道神志忐忑,棋友见状追问何故,老道曰:“有人在庙里窃粮”。 棋友不服,遂同上山入庙,果见“南偷”“北盗”在行窃。老道即用法术困住二人。老道以慈悲为怀,遂佛尘一摆,将他们变成石人,并使其鼻流仙水,为民治病,从此入庙烧香朝拜者如云。老道见人对己敬仰有过,便留下字条,悄然到扬州云游去了。两年后,几个好友便带上盘缠礼物,踏上扬州寻友之路。老道见了好友之后说:“金钱不要,土特产留下,我也没啥好送,但知家乡最适宜种苹果,几颗种子算作给乡亲们的礼物,望家乡的山变成花果山”。友人们带回来的种子,就长成了今天的青香蕉苹果。 特产青香蕉苹果。1876年前后,绍瑞口村唐姓人家将烟台青香蕉苹果引进本村。此后以果型美、糖度浓、芳香殊异,成为烟台代表品种,尤以龙王山下所产质量最佳,曾在省市果品评比中荣膺优质奖,被国家测定为青香蕉苹果的选优品种。瑞口村苹果工艺生产已有70余年历史。1930年代末即采用套袋技术防治病虫害,批量栽培苹果树,后又发明了套袋果实着色形成花纹的技术。1960年代,该村被周总理指定为国家重点特供苹果专业村,每年向国家输送优质青香蕉苹果2.5万公斤。国家领导人邓小平、陈云曾来村视察。日本、朝鲜等国家代表团、友人也曾多次来村访问、观摩。各省、市、自治区代表团都曾来村考察取经。1960~1970年代,绍瑞口村先后派出技术人员10多人,常年在外指导果树栽培和技术管理。1985年统计,全区有青香蕉苹果园960公顷,该村占25.8%。 景区绍瑞口村是一个理想的天然旅游地。村周自然景点有姑庵石、银钱桌、老虎洞、老爷鼻子、造书山、龙王庙、石门王、零锣石、避雨石、宫帽子、楼金顶、钨、金、铜、鹰石、磨椅等16处。 老虎洞。村西南寨山西坡有个老虎洞,俗称“老虎眼子”,洞口宽1.95米,高1.55米,深2.18米。洞内有并排两个小洞,石质坚硬,呈黑灰色,洞口平坦。据传说此洞直通东海,古时海水曾由此洞喷出。“老爷鼻子”正常年景长年流水不断,当地村民说:“喝了老爷鼻子的泉水,可消灾祛病”。该村用此泉之水灌溉苹果,才味道非凡。 村南龙王山之东峰造书山有个“造书洞”。据清康熙、乾隆《福山县志》载“造书山,在神山之东,上有石洞,门不可启。相传有异人造书于此”。相传古时有龙王居在洞内,并以龙尾甩东海之石到山顶,筑成一座龙王庙。后有神仙居此洞造书。昔日造书山顶建有龙王庙三间,院内有水井1眼,银杏树1棵,碾盘碾砣各1个,龙王庙上方60米处今仍存一个三分多地的练武场。上述古迹在1950年代均遭破坏,但遗址仍存,清晰可见。 避雨石与官帽子。相传八仙当年到蓬莱过海时途经此地,恰逢天降大雨,无奈之下就在这块大石下避雨歇脚,因此得名“避雨石”。大雨过后,曹国舅就急忙到山上一块大石头上凉晒被雨水淋湿的帽子。因为急于赶路,临行时帽子掉落在此地,变成了今天的“官帽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