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邵逸夫家族传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7月1日) 丛书名: 豪门望族书系 平装: 311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8047706 商品描述内容简介《邵逸夫家族传》以“影视大王”邵逸夫为主角,生动地讲述了邵氏公司及其电影的发展。百岁老人邵逸夫经历了电影不同时代的演变,目睹了中国电影的成长与兴衰,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见证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全部历史,造就了成龙、周润发、梁朝伟这样的天王巨星;他建造了亚洲最大的电影拍摄基地,掌握着全球最大的中文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总之,邵逸夫一手打造了香港的影视王国,他那跌宕起伏的人生传奇让世人感佩不已。 编辑推荐《邵逸夫家族传》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披荆斩棘的拓荒者,永不停息的追梦人。一生见证中国电影兴衰百年打造香港娱乐王国。 有钱、有名、有爱心,邵逸夫的百岁人生经历近乎完美。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他所展现出来的勤奋、敬业、精明、魄力和社会责任感,均值得新一代富豪及创业者学习。 邵逸夫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诸多“第一”和“之最”,邵逸夫所执掌的香港无线电视(TVB)已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中文电视节目制作公司。“邵氏出品”的影响力巨大,只要是有电视机的华人家庭,没有谁敢说自己没看过TVB制作的电视剧。在香港娱乐文化界,邵逸夫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标杆性人物。在中国的电影史上,邵氏家族是一群当之无愧的拓荒英雄。 作者简介窦应泰,作家,著名近代史学者和港台人物研究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以张学良系列和蒋氏家族系列作品享誉文坛。在北京等地先后出版《张学良遗稿》、《张学良家族》、《于凤至旅美五十年》、《赵四小姐》、《张学良随军夫人谷瑞玉》以及《蒋门四遗孀》、《蒋介石三代子孙》、《蒋经国其人》、《蒋方良传》、《破译宋美龄长寿密码》等长篇纪实文学多部;在香港出版《蒋介石的香港梦》;在台湾出版《蒋介石五兄弟》等。一些专著散见于中国台湾《传记文学》、香港《明报月刊》及美国《世界日报》等。 目录序 100年的传奇 第一章 邵氏申城起家 1 十里洋场“锦泰昌” 2 邵氏商家人丁兴旺 3 “天一”,梦开始的地方 4 首次触电,梦想确定 5 “天一电影”遭“六合围剿” 第二章 初涉南洋遇知音 6 独辟蹊径的“电影车”巡映 7 新加坡中国电影放映周 8 邂逅黄美珍,怦然心动 第三章 东南亚造势 9 幽会不谈爱情谈商机 10 南洋首次大手笔,收购“新世界” 11 收购“大世界”,垄断狮城娱乐业 12 问鼎东南亚第一电影大亨 第四章 电影,从无声到有声 13 美国之行,好莱坞取经 14 《白金龙》,第一部有声电影 15 香港“天一”连遭大火灾 第五章 国难当头,虎落平阳 16 迎娶黄美珍,婚礼轰动星马 17 香港沦陷,邵兄成日本兵囚徒 18 三年生死两茫茫 第六章 邵氏电影名存实亡 19 南洋初识方逸华 20 身世凄凉感邵君 21 香港邵氏电影名存实亡 第七章 再续前缘,一生相伴 22 清水湾,邵氏东山再起 23 香港再遇方逸华 24 相思一载情未了 25 东方桃丽丝黛,英国乐队客座歌手 第八章 清水湾的崛起 26 “邵氏兄弟”挂牌,敦请李翰祥出山 27 《貂蝉》一炮打响,捷报频传 28 从“江山美人”到“香港小姐” 第九章 黄梅调风靡东南亚 29 李翰祥请战,黄梅调再掀高潮 30 凌波金汉忤逆 31 长子邵维铭遭绑架,有惊无险 第十章 邵氏主将:亦友亦敌 32 张彻挑大梁拍武侠“救驾”邵氏 33 翰祥另谋发展,邵氏遇重创 34 沧桑几载,物是人非 35 红颜干政引发邵氏大震荡 第十一章 邵氏电影的“下坡路” 36 主将邹文怀另立门户建嘉禾 37 “李小龙旋风”威胁邵氏 38 翰祥回邵氏,《大军阀》成功 第十二章 峰回路转,倾国倾城 39 倾国倾城,金玉良缘红楼梦 40 《武松》再获奖,邵氏再创辉煌 41 投资亚视,做香港电视领头人 42 90岁的新郎 43 将军澳,崛起的电视城 44 裁员就是新陈代谢 附录 邵氏家族大事简记 序言100年的传奇 2007年9月11日,维多利亚海湾灯火辉煌。 位于湾仔的香港会展中心大楼贵客如云,香港各界知名人士和特区政府的高官们都云集于此,正在恭候一位重要人物的光临,他就是邵氏影视王国的总裁、著名企业家和电影家邵逸夫先生。再过几天。他就年届百岁高龄了。屈指算来,邵逸夫在香港电影界已经驰骋半个多世纪了。今天晚上,邵逸夫先生将在香港会展中心大楼里,出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盛大颁奖晚会。 忽然,大厅里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只见香港特区署理行政长官唐英年,还有跟随邵逸夫共同走过50多年风雨坎坷的红颜知己方逸华女士,簇拥着邵逸夫出现在大厅的门口。这时,众人都把敬仰的目光投向虽然耄耋高龄,但身体仍然硬朗的邵逸夫身上。 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出现在邵逸夫面前的是一条长达百米的鲜红地毯,众人的掌声一直把老人送到前面高高的主席台上。邵逸夫坐定后环顾四座,发现掌声仍然没有停歇,他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向台下那些熟悉的和不熟悉的脸孔频频地挥手,掌声更加热烈了。台下的宾客中有些曾是邵逸夫商海中共度风雨的挚友,有些是电影电视事业上携手共进的同仁,当然,更多的是邵逸夫亲手提携的电影明星和电视新秀。邵逸夫再次向台下拱拳致意,他那矍铄的神情和有力的手势,很难让人相信他是年届百岁的老人。 就在一年前的冬天——2006年12月14日,已经99岁高龄的邵逸夫,令人难以置信地完成了一次马来西亚之旅。他是乘坐轮椅上飞机的,许多友人担心邵逸夫在隆冬的远行是一种冒险,谁能保证老人在旅途中不发生不测?可是邵逸夫平安无虞地完成了这次长达4小时的飞行。邵逸夫前去吉隆坡,并非因为久卧思动,而是为了一位名叫刘家昌的导演在息影多年以后再次出山所组织的一场音乐会。刘家昌原是港台电影界的精英,早年曾经多得邵逸夫提携。如今他在吉隆坡举办这次音乐会,事前也曾得到邵逸夫的鼓励。提携后辈是邵逸夫一贯为人的准则。尽管老人已行走不便,不过邵逸夫仍然还像从前那样不惜一切地扶持后辈。在马来西亚的四天三夜中,邵逸夫不仅广泛接触各界友人,而且亲自到场为刘家昌和其他后辈艺人捧场助威,从而完成了他人生暮年最有意义的一次东南亚之行。 就在“邵逸夫奖”颁奖晚会之前,香港诸多媒体就开始报道邵逸夫百岁寿诞的消息了。各报都以整版篇幅隆重刊登邵逸夫专版,以及他入行以来各历史时期的图片和文字介绍。一个隆重热烈的祝寿活动已在民间徐徐拉开了序幕。 其中《东周刊》为邵逸夫百岁寿辰出版的专辑中载文称: “本周四(10月4日)便是邵逸夫先生的100岁生日。百岁高寿仍然领导影视企业王国的富豪,他堪称香江第一人,世界上也极为少见。这位影视巨人至今仍不言休,坚持继续上班工作,最近还周游内地,考察他捐款修建的学校,其精力和气魄都令人惊叹,各地读者都想知道邵逸夫的养生和成功秘诀。本刊找到六叔(邵逸夫)身边的重臣和好友,希望了解他生活上的秘密,以期透视他大半生的养生之道……在六叔百岁寿辰之时,我们也预祝他健康长寿,为香港影视的更加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另一家杂志《明报周刊》也发表文章,介绍邵逸夫在商海浮沉中长生不老的养生之功,该刊称: “年届100岁的邵逸夫先生,近年来仍然非常精灵健旺,在将军澳影视城里他总是步履矫健,甚至出入都不用拐杖。其实邵逸夫从事影视80多年,他是有一套特殊的养生之道的。原来他进入60岁以后,每天晚上只睡5个小时,然后黎明时起床,花最少45分钟时间打坐。然后就是到户外去打太极和练习由武当山气功师教授的气功。就算在家中他也经常走来走去,每天始终都保持足够的运动量。六叔又非常喜欢上班,即便年事已高,仍然坚持每周都到电视城去上班,一度传说他已经退休的说法不攻自破。他的行事准则是一辈子也不言休。” 自邵逸夫1958年从新加坡到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以来,50个寒暑春秋过去了,在他的邵氏影城里已先后拍摄各种故事片1000部以上。自1959年以来,邵逸夫主持的邵氏兄弟公司硕果累累,其中获奖的电影就有《江山美人》、《后门》、《杨贵妃》、《梁山伯与祝英台》、《花团锦簇》、《武则天》、《小儿女》、《万花迎春》、《血染牡丹红》、《万古流芳》、《蓝与黑》、《烽火万里情》、《珊珊》、《三笑》、《十二金牌》、《吉祥赌坊》、《水浒传》、《大军阀》、《十四女英豪》、《双星伴月》、《倾国倾城》、《乾隆下江南》、《多情剑客无情剑》和《金玉良缘红楼梦》等数十部,堪称香港影界获奖最多的电影公司之一。 邵逸夫不仅从影赚钱,而且他还广行善事。其中他在香港先后筹资兴建香港艺术中心,购买文华戏院、翡翠戏院和明珠戏院,独资修建高档碧丽宫戏楼等,许多剧场一直被邵氏用于公益性演出。早从1985年起,邵逸夫就开始把自己的慈善经费用于国内的教育文化事业,例如邵逸夫1985年对甘肃敦煌艺术保护的捐款、1987年捐献1000万兴建宁波大学教学楼、1998年捐资筹建浙江大学科技馆等。此外,邵逸夫还以个人名义向内地各师范院校捐款,为内地15所高等院校筹建科技馆和图书馆捐款,向内地众多医院和医学院捐款等,14年累计捐款已多达19亿港币,包括2200多幢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科学馆、医院等。 不仅如此,邵逸夫对其他一些慈善机构提供的各种名目的捐款,也非常可观。这些数以亿万计的善款,被分别用于教育、养老、文化设施的建设,例如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邵逸夫捐款1亿港币,1999年台湾大地震捐款1亿台币救灾,1988年捐款80万美元在美国建立“安老之家”等等。邵逸夫为美国旧金山进行福利捐款,旧金山当地政府把邵逸夫的捐款日正式命名为“邵逸夫日”,以期让那些深受其惠的美国老人们都记住这位中国电影家的名字——邵逸夫。他向英国牛津大学捐献1600万美元,要求该校在将要建设的诸多项目中一定要有一所专门研究中国历史和现代经济发展的科研机构。邵逸夫先生这样做,提高了中国人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当邵逸夫百岁寿辰到来之时,香港影视界还为这位世纪老人举办了“邵逸夫百年影视活动”照片展。在展出的照片中,有邵逸夫早年在南洋一带从事电影网络拓展的旧照片,有邵氏家族所有成员在上海初创天一电影制片公司时的无声电影剧照,还有邵逸夫在香港清水湾电影城拍摄的近千部影片中的获奖电影的剧照。人们还可一瞻这位东方世界影视大师晚年生活的珍贵片断。林林总总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让熟悉邵逸夫影视的观众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位著名影视企业家的今天和昨天。难怪一家香港报刊这样评价:“邵逸夫是香港的荣誉,也是中国的荣誉。” 在这位影视大师即将走进百岁之期的时候,他亲自光临“邵逸夫奖”的颁奖大会,无疑向世人报告一个奇迹,这就是香港影视的发展,与邵逸夫这位世纪老人息息相关。所以当邵逸夫走进香港会展中心参加颁奖大会的时候,场上对他竟然报以长达3分钟的掌声。这是对邵逸夫从影生涯的理解和肯定,也是对他活到百岁仍然如此“精灵”发出的赞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