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少阳症 |
释义 | 证与症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病位、病因、病性以及正邪关系等,反映出病变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症:是病人自身感觉到的异常变化及医者通过四诊获得的异常体征,即“症”;包括症状与体征,是疾病和证的外在表象。 所以少阳证与少阳症是两个概念。 少阳症顾名思义,少阳症就是少阳证的症状与体征。 【原文】少阳为之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足少阳胆,主枢机而寓相火。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则口苦;灼伤津液则咽干;足少阳之脉起于目内眦,肝开窍于目,肝胆相为表里,胆热内郁,火热循经上扰,则见头昏目眩。因此,口苦、咽干、目眩为少阳病的主症。 又因人的素体差异,外邪的不同,病邪侵犯的表里程度不同等原因,少阳症又有不同的体征和兼症。大多表现为寒热往来、无汗、大便溏或干、胸肋苦满、三焦不利、胃气不和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