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少林塔林
释义

少林塔林简介

少林塔林,位于少林寺西约250米,为历代和尚的墓地,占地约21000多平方米。有唐以来历代古塔230余座,是国内最大的塔林,有砖、石和砖石混合结构的各类墓塔。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余为清塔或时代不详者。有单层单檐塔、单层密檐塔、印度窣堵坡塔和各式喇嘛塔等。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式样繁多,造型各异,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其中唐“法玩禅师塔”是塔林中最古老的一座砖塔,座落在塔林西北部,建于唐贞元七年(791年),系方形单层单檐式砖塔,高8米。除塔门、塔刹和塔铭用青石雕成外,通体皆用水磨砖砌造而成,塔门用高浮雕的手法,装饰着飞天、嫔伽等古典图案。

元“照公和尚塔”在塔林中部,建于元至元五年(1339年)。这是一座单层密檐式砖塔,叠檐五重,造型秀丽,塔背面有石铭一方,铭文为日本国僧人邵元撰文并书丹。

塔林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群,既是研究我国建筑史、艺术史和宗教史的珍贵宝藏,又是国内外参观旅游者的游览胜地。

少林塔林名塔介绍

行正塔(这座塔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塔林所建的第一座塔,建成于1992年,是少林寺第29代方丈行正墓塔。少林寺历代的方丈都是由皇帝亲自册封的,自从清朝康熙年间停止册封后,已经有320年的时间少林寺没有正式的方丈。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少林寺对外开放和正常佛事活动的需要,由全国佛教协会以国务院的名义正式任命行正为少林寺第29代方丈。)

素喜塔(我们现在看到的那座新塔很有特点,是少林寺刚刚圆寂的禅师素喜之塔。素喜可以说是少林寺里长老级别的高僧,在佛教界武术界名气很大,海内外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有几十位已经是国家专家和大师级的人物。这座塔在他生前就以寿塔的名义修好,预留了地宫,今年春素喜圆寂后下葬在这里。整个塔有浓郁的现代气息,石雕上有汽车、火车、飞机甚至还有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也反映出禅宗的入世说和时代说,代表着禅宗的发展不脱离现实不远离时代。)

小山塔(是明代嘉靖皇帝亲自任命的少林寺第24代方丈小山和尚墓塔,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不断有倭寇进行骚乱,沿海的人民苦不堪言,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嘉靖皇帝先后三次任命小山挂招讨帅印,率领少林武僧去平定倭寇,保障了当地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为嘉奖少林武僧的功德,皇帝还下令在少林寺山门前竖立了两根旗杆。这座塔的级别也应是七层,上面的塔轮代表着层数。)

福裕塔(这是塔林里最高级别的一位高僧的墓塔,福裕生前是忽必烈的国师,为忽必烈在中原一带的统治立下了教化之功。由于当时的观点不同,中原的老百姓不希望被一个少数民族来统治,纷纷进行反抗。忽必烈采纳大臣建议:“以儒治世、以佛治心”,就派遣福裕来这个当时中原名气最大的寺院当方丈,并封他为“都僧省”,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全国佛教协会会长,统领全国佛教徒。由于他是国师,地位相当高,所以不用朝拜忽必烈,反而皇妃、王子等因为要向他学习佛法,还要对他行礼。在他的教化下,中原渐渐接受了元朝的管理,为忽必烈的进一步统治奠定了基础,忽必烈也非常器重他,福裕圆寂之后,被封为晋国公,咱们知道,凡被封王封公,一定是开国功勋、立下过赫赫战功,而一个和尚被封作国公,恐怕历史上也仅此一人。福裕不仅在政治舞台上有所建树,在佛学方面也颇有造诣,他不仅为少林寺的发展争取了政治基础,也修建了许多亭台殿堂,规模宏大一时在中原首屈一指,少林寺历史上称他为中兴之祖,元明少林寺鼎盛的局面也可以说是从福裕开始。另外,禅宗的一个分支曹洞宗就是福裕和尚传承下来的,我们可以注意到少林寺历代弟子的名字,从福裕之后都很有规律,一辈弟子通用一个字。比如素喜是素字辈、德禅是德字辈、行正是行字辈,就是福裕的规定。他写过一首诗,一共七十个字,每一代弟子取法名时通用一字,现在寺院中大约的辈分应该是“德行永延恒”这几代了。

前面说过,每座塔的修建经费主要来自弟子捐献和个人遗产,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特例:有的僧人地位很高、名气很大、功德不菲,但是他们平生不收什么弟子或者个人也没什么遗产,那么就需要少林寺拿出一部分公款,修建一座类似公墓性质的合葬塔,这种合葬的塔,塔林中为数并不多,却一个专用的名字叫普通塔。下面我们看到有门洞的塔大体都可以认为是普通塔。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1: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