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韶山铁路建设纪念章 |
释义 | 1966年夏秋之交,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红卫兵从全国各地来到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参观访问。为满足人们到韶山瞻仰毛泽东故居的愿望,长沙铁道学院发出倡议,呼吁修建韶山铁路,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和支持。 1966年12月,国家计委批转铁道部 《关于安排修建韶山铁路支线的意见》。月底,湖南省人民委员会、省交通厅、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广州铁路局、长沙铁道学院等单位派员组成 “湖南省韶山铁路工程指挥部”,统一领导韶山铁路修建工作。韶山铁路自湘黔线向韶站 (原马托铺站)接轨,沿西北方向经银田寺到达韶山站,全长21.4公里。 1967年2月5日,韶山铁路建设工程正式开工。为抢时间、赶进度,在设计尚未全部完成的情况下,工程指挥部于2月上旬即组织湘乡、湘潭、宁乡三县2.8万余名农民进场施工,4月底就顺利完成全部土石方计168万立方米。韶山铁路整个工程概算为910万元,竣工决算为993万元,正线每公里造价为46.04万元。经过铁路工人、工程技术人员、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广大农民共3万余人10多个月夜以继日地辛勤劳动,同时在全国各族人民及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援下,韶山铁路于1967年年底顺利建成。这条 “红色铁路”堪称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修成标准最高、费用最少、质量最好、施工时间最短的铁路。 在建设过程中,韶山铁路工程指挥部曾制作一枚韶山铁路纪念章 (图1),铝质,长方形,长2.8厘米、宽1.8厘米,正面中间镌有毛泽东侧面浮雕头像,四周光芒闪烁,背景为韶山毛泽东故居,下方白色框内有火车奔驰图案,寓意 “火车向着韶山跑”,并刻有 “韶山铁路纪念”文字,背面铭文 “韶山铁路建设纪念”及建筑年代“1967年”。这是赠送给所有参加韶山铁路建设人员的纪念品。 有关韶山铁路通车典礼,在一枚未能发行的纪念章背后,还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轶事。韶山铁路原定于1967年12月26日毛泽东74岁诞辰日举行通车典礼,湖南省革委会筹委会就庆祝毛主席塑像落成、韶山铁路通车等事宜向中央提交了请示报告。报告中说: “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斗,在韶山建造毛主席塑像和修建通往韶山的铁路这两项工程即将竣工,广大群众要求在毛主席74岁寿辰这一天举行隆重的通车典礼,并请毛主席题词。” 为了纪念韶山铁路通车,湖南还预先制作了这两项工程竣工纪念像章(图2),铝质,直径4.3厘米,正面中间刻毛泽东青年时代正面头像,红底光芒闪烁,背景镌有韶山毛泽东故居和奔驰的列车图案,底边刻有 “韶山”二字,外圈绘有葵花边饰,象征“朵朵葵花向太阳”。背面铸有 “伟大领袖毛主席塑像巍然屹立韶山,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新建成红色铁路”铭文,并刻有竣工时间 “1967年12月26日”。这枚纪念章已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 请示报告送达中央后,毛泽东在报告上批示: “党中央很早就禁止祝寿,应通知全国重申此种禁令。” “湖南的集会应另择日期,我们不要题字。”于是,韶山铁路通车典礼仪式推迟到12月28日举行,近两万名来自祖国各地的群众在韶山站广场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此后,韶山至长沙和韶山至株洲的旅客列车开行,接送怀着向往来到韶山的人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