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皮组织恶性肿瘤
释义

概述

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癌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发生在皮肤、黏膜表面的癌,常呈息肉状、蕈伞状或菜花状,表面常有坏死及溃疡形成。发生在器官内的癌,常为不规则结节状,呈树根状或蟹足状向周围组织浸润,质地较硬,切面常为灰白色。镜下,癌细胞可呈巢状(癌巢)、腺泡或腺管状或条索状排列,与间质分界一般较清楚。有时癌细胞亦可在间质内呈弥漫性浸润生长,与间质分界不清。癌在早期一般多经淋巴道转移,到晚期发生血道转移。

分类

1.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简称鳞癌,常发生在鳞状上皮被覆的部位,如皮肤、口腔、唇、食管、喉、子宫颈、阴道、阴茎等处。有些部位如支气管、膀胱等,正常时虽不是由鳞状上皮被覆,但可以发生鳞状上皮化生,在此基础上发生鳞状细胞癌。大体上常呈菜花状,也可形成溃疡。镜下,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癌巢中央可出现层状角化物,称为角化珠(keratin pearl)或癌珠;细胞间可见细胞间桥。分化较差的鳞状细胞癌无角化珠形成,细胞间桥少或无。 2. 腺癌(adenocarcinoma)是腺上皮的恶性肿瘤。腺癌较多见于胃肠、胆囊、子宫体等处。癌细胞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排列不

规则的腺结构,细胞常不规则地排列成多层,核大小不一,核分裂像多见。当腺癌伴有大量乳头状结构时称为乳头状腺癌(papillary adenocarcinoma);腺腔高度扩张呈囊状的腺癌称为囊腺癌(cystadenocarcinoma);伴乳头状生长的囊腺癌称为乳头状囊腺癌(papillary cystadenocarcinoma)。

分泌大量粘液的腺癌称为粘液癌(mucinous carcinoma),又称为胶样癌(colloid carcinoma)。常见于胃和大肠。肉眼观,癌组织呈灰白色,湿润,半透明如胶冻样。镜下见粘液堆积在腺腔内,并可由于腺体的崩解而形成粘液池。有时粘液聚积在癌细胞内,将核挤向一侧,使癌细胞呈印戒状,称为印戒细胞(signet-ring cell)。当印戒细胞构成癌的主要成分时称为印戒细胞癌(signet-ring cell carcinoma)。

3.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多见于老年人面部。癌巢主要由浓染的基底细胞样的癌细胞构成。生长缓慢,表面常形成溃疡,浸润破坏深层组织,但很少发生转移,对放射治疗很敏感,临床上呈低度恶性的经过。

4.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发生于膀胱、输尿管或肾盂的移行上皮,可为乳头状或非乳头状。分为移行细胞癌I级、II级和III级。级别越高,越易复发和向深部浸润。级别较低者,亦有复发倾向。有些病例复发后,级别增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7: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