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帝是谁:辛格创作及其对中国文坛的影响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0月1日) 丛书名: 外国文学博士文丛 平装: 26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开 ISBN: 7020058183 条形码: 9787020058181 商品尺寸: 21 x 14.7 x 1.2 cm 商品重量: 281 g 作者简介1963年生,文学博士,主要学术兴趣在犹太文学与中西文化比较上。在《外国文学评论》、《社会科学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报》、《光明日报》及《Judaism》等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20多篇,出版了著作3部。代表作有“The ConfusionOf、ludaism and Christtamty jn Contemporary ChirleseLetters”、《辛格“民族忧煎情结”探析》、《雅夏真是个犹太唐璜么——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质疑》,《“辛格热”与当代文坛新走向》等。 内容简介《上帝是谁:辛格创作及其对中国文坛的影响》主要内容:第一章辛格特点与辛格研究热点 第一节“谜一般辛格”的两大特点 1超常早慧的哲学头脑 2独树一帜的犹太作家 第二节50年辛格研究的四大热点 1关于辛格作品权威文本的争议 2辛格作品的“现代”、“后现代”批评 3关于辛格作品的魔鬼、撒旦、阴魂研究 4关于“以色列的叛徒”的论争 第二章文化背景与辛格上帝观 第一节东欧犹太文化的主要成分 1犹太“圣书子民情结” 2犹太“弥赛亚情结” 3哈西德派和米特南丁派 第二节辛格家庭背景与创作源泉 1浓缩犹太文化精髓的拉比世家 2哥哥约书亚与哈斯卡拉运动 第三节辛格上帝观的形成和演变 1捉摸不定的辛格上帝观 2辛格上帝观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与斯宾诺莎上帝观的纠缠 1辛格与斯宾诺莎上帝观的不解之缘 2辛格、斯宾诺莎上帝观的微妙差异 第三章辛格创作思想及其创作实践 第一节创作原动力:民族忧煎情结 1辛格创作思想与民族忧煎情结 2民族忧煎情结的发展与求解 3民族忧煎情结的困扰与释放 第二节批评家与辛格的距离:雅夏形象解读(一) 1批评家笔下的浪子、唐璜 2辛格笔下的民族之子 第三节关于雅夏的“污点”:雅夏形象解读(二) 1雅夏“劣迹”辩诬 2雅夏对玛格达之死的“责任” 3雅夏“偷窃”的寓意 4民族忧煎情结与辛格人物解读 第四章辛格在中国 第一节辛格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概貌 1辛格作品引进概况 2辛格作品的译介阶段 3辛格作品的研究阶段 第二节辛格对中国先锋作家的影响 1从卡夫卡到辛格:先锋作家的大致走向 2从卡夫卡转向辛格的三大类型 第三节《傻瓜吉姆佩尔》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 1国际《傻瓜吉姆佩尔》研究扫描 2国内对《傻瓜吉姆佩尔》的解读 3《傻瓜吉姆佩尔》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第四节中译本对辛格和犹太教的误译、误读 1关于“两教”核心术语的误读误译 2其他关于“两教”的误译 3多种宗教术语混译 4误译“两教”对研究的误导 5误读“两教”原因考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辛格主要作品 致谢 目录第一章 辛格特点与辛格研究热点 第一节 “谜一般辛格”的两大特点 1超常早慧的哲学头脑 2独树一帜的犹太作家 第二节 50年辛格研究的四大热点 1关于辛格作品权威文本的争议 2辛格作品的“现代”、“后现代”批评 3关于辛格作品的魔鬼、撒旦、阴魂研究 4关于“以色列的叛徒”的论争 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辛格上帝观 第一节 东欧犹太文化的主要成分 1犹太“圣书子民情结” 2犹太“弥赛亚情结” 3哈西德派和米特南丁派 第二节 辛格家庭背景与创作源泉 1浓缩犹太文化精髓的拉比世家 2哥哥约书亚与哈斯卡拉运动 第三节 辛格上帝观的形成和演变 1捉摸不定的辛格上帝观 2辛格上帝观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与斯宾诺莎上帝观的纠缠 1辛格与斯宾诺莎上帝观的不解之缘 2辛格、斯宾诺莎上帝观的微妙差异 第三章 辛格创作思想及其创作实践 第一节 创作原动力:民族忧煎情结 1辛格创作思想与民族忧煎情结 2民族忧煎情结的发展与求解 3民族忧煎情结的困扰与释放 第二节 批评家与辛格的距离:雅夏形象解读(一) 1批评家笔下的浪子、唐璜 2辛格笔下的民族之子 第三节 关于雅夏的“污点”:雅夏形象解读(二) 1雅夏“劣迹”辩诬 2雅夏对玛格达之死的“责任” 3雅夏“偷窃”的寓意 4民族忧煎情结与辛格人物解读 第四章 辛格在中国 第一节 辛格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概貌 1辛格作品引进概况 2辛格作品的译介阶段 3辛格作品的研究阶段 第二节 辛格对中国先锋作家的影响 1从卡夫卡到辛格:先锋作家的大致走向 2从卡夫卡转向辛格的三大类型 第三节 《傻瓜吉姆佩尔》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 1国际《傻瓜吉姆佩尔》研究扫描 2国内对《傻瓜吉姆佩尔》的解读 3《傻瓜吉姆佩尔》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第四节 中译本对辛格和犹太教的误译、误读 1关于“两教”核心术语的误读误译 2其他关于“两教”的误译 3多种宗教术语混译 4误译“两教”对研究的误导 5误读“两教”原因考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辛格主要作品 致 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