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成都市第七中学
释义

1905年9月1日,成都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完全中学—成都七中正式成立。成都七中现系国家级示范高中样板学校、北京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清华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中文名:成都七中

外文名:Chengdu Number Seven Middle School

创办时间:1905年9月1日

直属单位:成都市教育局

办学类型:完全中学

办学建制:公办

总体概述

全面发展,特长明显是学校特色校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学校有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学生科协等四大学生组织;有二报(《成都七中报》《成都七中心理报》)、三刊(《朝花》《未来梦》、英语《new bable》)、两台(学生电视台、学生广播电台),有二十多个学生社团,三十多门选修课和活动课,为学生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丰富多样的选择空间。学校每年有400余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市以上等级奖。

“文革”前,七中虽称得上是成都市一流学校,但不论从师资队伍还是从教育教学质量上看,它都不是最拔尖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七中迈开教育改革的步伐,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一举跃到成都市重点中学的榜首。当有人问起戴校长的办学诀窍时,他会笑眯眯地告诉你:改革使七中青春常驻!

回顾七中近十几年的历程,堪称一部令人赞许的教育改革史。

第一个三年规划——外围战,

早在80年代初,七中就提出了第一个三年改革发展规划(1983~1986)。规划的总体要求是:全面打好素质基础,实现毕业生全部合格,优生过半,各有特长,少数冒尖。

教职工们怀着紧迫的历史责任感,经过三年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第一个三年规划。主要成果有以下几项:

一、明确了七中的办学宗旨: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

二、明确了七中基本素质培养目标:

(1)对祖国、人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历史和现状的正确理解,自信心,责任意识和感情(政治方向)。

(2)自强不息,主动进取的人生态度,较高的目标、信念和追求(包括社会主义理想,志向抱负,职业和学习目标);有集体主义精神,正直诚实的品格,刚毅专注的意志和排干扰能力;自尊、自重、具有一定的自律、自治的能力(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动力和非智力个性心理品质问题)。

(3)比较系统和扎实的基础知识,比较完整和严密的认知结构;比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语言,具有一定特长和相应技能;学风勤奋、踏实、严谨、勇于探讨和发表见解,又善于学人之长,尊重不同意见(知识、能力和学风、习惯)。

(4)体质健,耐力强,动作灵,发展一种体育爱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5)行为习惯文明、礼貌,自觉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发展一种文艺爱好。爱劳动,会劳动,有劳动习惯。

这五条标准,系统地反映了七中的办学思想,是三年教改中的重要成果。这五条,日后成为统领七中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总纲,推动和引导七中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还有一项成果是形成了为大多数教师认同的“七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其中很多基本原则,如突出思路教学、培养学习和实验动手能力、强调学习兴趣等都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论。

第二个三年规划——攻坚战

如果说七中的第一个三年规划是外围战的话,那自1987年开始的第二个三年规划就带有强烈的攻坚色彩了。

第二个规划的核心部分是在高中进行整体改革实验。80年代中期,高考竞争相当激烈,千军万马汇聚独木桥:在这紧要关头,不要说整体改革,即使是单科、单项改革,也都被迫偃旗息鼓,半途而废了。高中阶段几乎成了教育改革的“禁区”。

闯禁区,谈何容易?那几年,七中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中考、高考成绩连连夺魁,社会声誉扶摇直上,若在此时,在高中进行整体改革,万一有失误,前功尽弃不说,单是学生及家长们那一片失望、埋怨的目光,就令七中教师难以承受。

怎么办?是不是先进行单项或局部改革(这在当时已经够有勇气的了!),等升学率压力减缓时再全面推进?有人出自对七中声誉的真诚爱护,提出了折衷方案。

在激烈的讨论中,折衷方案被否定了。七中人宁冒改革失败的风险,也不愿跨世纪接班人在未来的竞争中冒失利的风险。经过短暂的沉默,高中整体教育改革实验方案通过了。

鉴于实验工程复杂、风险大,七中把它当作学校的重大科研项目对待,精心组成了精干的五人课题研究组,当时的校长杨礼亲自担任负责人。

实验班学生采取自愿报名方式组成。正读高一的高88级学生共有94人报名,学校根据高一年级期末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选择61人组成了实验班。

参加实验组的教师们,回忆当年在责任书上签字的情景时说,当时心里真比立军令状还紧张。任何失败都会在青少年心灵上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教师将为此感到终生的内疚。

1986年9月,高中整体改革实验正式拉开了序幕。首先对实验班的课程结构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规定必修课与选修课、劳动技术课的比例为2:1,形成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的体制。

实验班与兄弟学校相比,每周可从7门必修课中压缩出9课时,即每周只用24学时(比法定学时少1/3)就能学完“大纲”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实验班把必修课都安排在上午,下午安排选修课、自习课和劳动课,学生选修三至四门课之后,仍能富余两三个下午的时间,学生高兴极了!有的去图书馆博览群书,有的上自习,有特长的学生也有空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对那12名学业特别冒尖的学生,实验班根据他们的特长,分别安排辅导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制定学习计划、推荐参考书目、讲解答疑),在作息制度上大胆采用超弹性学制:他们可以整周、整月地在图书馆或在家里自学,不必跟班上课。这一做法后来发展成“特长生导师制”。

由于压缩了必修课,实验班的学生有了充裕的时间上选修课和自习课,仅据实验班高二及高三上学期的统计,实验班比外校重点中学对照班多上300课时的选修课和300课时的自习课,明显促进了各类人才的早期发现和培养。

压缩了必修课,会不会影响教学质量呢?不会。实验班在压缩必修课的同时,改革了教学方法,其指导思想是: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教会方法,训练学风,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品质。如语文课转“授”为“学”,以“导读”方式,引导学生自查、自读、自思、自练、自改,鼓励学生向老师质疑。数学、物理、化学着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自学能力,培养独立见解。即使在预考和高考之前,也没搞“灌、管、包”,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概括内容,精选例题,自选专题,互相探讨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外语课创造听、说、读、写的语言环境,学生兴趣大增,普遍订阅了英语报纸,学得又扎实又轻松。政治课带学生走出课堂,到工厂、市场、农村调查,了解改革形势,提高了正确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实验班学生不仅知识面广,求知欲强,而且人人都养成了自学习惯,每人平均有30多本学习参考书。做章节小结已成为班上基本的学习方法。

1988年夏,实验班学生毕业了,高考成绩优异,达到“全部优秀、部分冒尖”的目标。61名学生中,除5名品学兼优者保送外,仍有5名学生成绩进入省前15名、市前8名。全省数学高考第一名、语文高考第二名,全都出自实验班。

学生外语听说能力也很强。1988年初,恰逢美国教师代表团来华访问成都七中,实验班学生不用翻译,每人都能与外宾轻松地交谈,气氛十分热烈。

实验班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70%以上的学生有特长。两年来,全班学生获全国奖19项,省级奖60项,市级奖51项。

学生们在思想上也显得比较成熟。升入高三后,在事业上都有了明确的志向。

经严格考查评议,校领导宣布:实验班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已全面实现质量目标。

七中在教改攻坚实验中获得了成功!两年中不仅培养出一个班高素质的学生,也锻炼出一批锐意进取,勇于改革的骨干教师。

实验证明,对现行高中教育进行整体改革试验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方向对头,改革不但不会降低教育质量,反而能提高教育质量。

七中通过这次实验意识到,要改变目前高中教育不如人意的现状,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对学生进行“整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实验为七中未来办学模式的形成提供了依据。

实验班的成功,大大鼓舞了七中教职工的士气。1991年,七中以贯彻国家教委《高中教学计划调整意见》及《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为契机,在高中94级全年级进行整体改革实验,同样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与此同时,全校的教育改革也在继续推进。继《七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之后,各科教师陆续制订了本学科的教学基本要求,把目光集中在培养学生学习和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上,大大提高了各科教学水平。

优秀的业绩来自于优良的办学传统、先进的办学思想、和谐大气的教育追求以及不断建设追求卓越的教师队伍。学校一贯致力于素质教育,我校的办学理念是教师学生得到发展。育人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打好素质基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高中生。百年的积淀,形成了“启迪有方、治学严谨、爱生育人”的办学传统和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三体”教育思想。新时代的七中人继承传统,锐意创新,进一步提出“三体”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重在发展”;人文追求是:主体更加积极,集体更为和谐,个体显现特长。提出实践“三体”教育思想的重点是实施“两课一育”(即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德育实效性研究);确立了“以必修课为主,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主,学科课堂教学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分层分类推进的教学体制;形成了以学科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校内课外活动实践教学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

2008年,成都七中有20人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有9个班级体评为优秀班级体,有两百多名同学被评为省市校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2008高考,我校再创佳绩。我校学科竞赛和创新大赛成绩突出,高2008级,93人次获得保送资格,50余人保送进入中国名牌大学。我校有79人获学科奥赛全国一等奖。 董雅韵、张弛两位同学以优异成绩分获生物、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国际金牌。高2009级,已有74人次因获学科奥赛一等奖而具备保送资格,已有55人被保送进名牌大学,有4人进入国家集训队。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拿到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2008年,成都七中还成功举办了第30届教育研讨会,使学校教育教学承前启后,再上台阶;学校积极开展国家汉语推广工作(是省教育厅确定的汉语推广基地学校),学校与美国金克斯高中的交流项目、与菲尼克斯市的交换项目、与德国查理曼大帝中学的交流都得以顺利进行,使成都七中向着国际化的目标不断前进,为推进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成都七中将努力打造最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

历史沿革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四月)合并墨池书院、芙蓉书院,创办成都高等小学堂。

1906年改名为成都县立中学(旧制4年初级中学)

1924年改制成都县立中学校(新制三年)

1930年2月在署前街创办成都县立女子中学(初中)

1931年春创办高中、招理一班

1932年春招高中、理二班

1932年秋招高中、普一班

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迁外西茶店子

1940年增设高中 招高一班

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迁外西雍家渡叶家大院

1942年迁太平坊银桂桥

1946年2月抗战胜利后迁回茶店子

1946年抗战结束迁青龙街

1950年2月两校合并(地址:青龙街)成都县立中学校

1952年11月成都县立中学校改名为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校

1954年迁校至外南磨子桥(2002年市政建设改称林荫中路1号)

1997年原35中(水津街)改名为成都七中育才学校西区

2000年与嘉祥集团合办(外东东光小区)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磨子桥校本部)

2000年创办留英预备班(磨子桥校本部)

2001年与东方闻道有限发展公司合办成都七中闻道网校(磨子桥校本部)

2002年创办留澳预备班(磨子桥校本部)

2003年7月在温江涌泉镇创办由高达投资公司独家出资成都七中独家办校(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2008年成都七中与高新区社会事业局联办的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成立。

2009年9月由成都七中领办的(与七中高中教育无缝衔接)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在高新区成立

2010年成都七中高新校区在高新区建校(由七中自己办的初高中一体的公办学校,七中形成一校两区格局)

2011年七中育才修建新校区

2011年与金牛区和大连万达集团联合创办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成立

办学规模

“一校”即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目前拥有林荫校区和高新校区两个教学区域。

林荫校区和高新校区同属一所学校,一个校长,一个法人代表,两校区治学理念、办学模式、培养目标、学生管理和课程设置完全统一,两校区教师的具体工作安排由学校全面统筹协调。

“两区”即成都七中林荫校区和成都七中高新校区,在遵循学校统一管理的前提下,两校区分别制订适应各校区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做到“统一协调,分区管理,因地制宜”。目前,林荫校区只设置有高中,没有初中,高新校区既设置有高中,又设置有初中。

成都七中(高新校区)采用全寄宿制管理,其简约古朴的建筑风格、现代化的设施设备、优雅幽静的校园环境是莘莘学子学习成长的神圣殿堂。

行政机构

行政办

行政办公室发挥着协调管理,上下沟通,内外联系,计划与控制,决策与组织的作用。它为同学提供以下服务:

1.负责学校安全保卫工作。.

2.出具学校相关证明。

3.办理学生证。

教务处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参谋部"和"调度室",是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的一级组织机构,是教学质量管理的执行机构。它热情为同学提供以下的服务:

1.协助校长设计成都七中课程规划,为不同发展类型、不同发展方向、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课程体系。

2.负责组织学校教学过程的实施。

3.图书馆、实验室的管理。

4.受助补考、缓考、免考的申请。

5.学生学籍管理,学生档案管理。

6.出具相关成绩证明。

7.受理请假、休学、复学申请,办理转学手续。

8.收集家长和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9.按规定办理毕业证、选修课结业证、计算机考试合格证。

10.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负责对学生进行培训。

教育处

教会学生做人是教育处的首要任务;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对学生的成才规划进行指导是教育处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是教育处的重要工作途径;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教育学生是教育处常用的教育方法.教育处是为了落实学校德育目标而设立的重要机构。它热情为同学们提供一下服务:

1.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学生自主组织的各类有益的教育活动,并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2.学生组织的管理。

3.班级和学生个人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

4.学生教育活动的规划与组织。

5.受理特困生助学金申请。

6.学生违纪违规行为的调查处理。

7.受理住校申请并对住校生进行管理。

8.失物招领。

总务处

学校总务处负担着管家理财的重要职责,是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服务教育教学的重要机构它主要为同学们提供以下服务:

1.学校教学、生活设施的管理和维修服务。

2.食堂管理。

3.重大学生活动的后勤保障。

4.粉笔、黑板刷等教学必需品的发放(校产保管室)。.

5.助学金的发放(学校财务室)。.

6.住校生的后勤管理。

7.自行车的寄存管理。

研修室

学校研修室主要是组织和指导教师进行教改科研,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的机构,同时为同学们提供以下的服务:

1.学生科研课题的选题和立项指导。

2.和教务处一道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提供指导。

3.检索科研信息。

医务室

校医务室有专职医生两名,能为学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1.医疗卫生知识和健康常识教育。

2.定期组织学生体检并对学生健康档案进行管理。

3.定期为学生提供保健和防疫服务。

4.疾病、创伤的应急处理。

5食品卫生的监督和检查。

6.大扫除和晨扫的管理与评比。

7.清洁工具的发放。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成都七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是为加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设立的中层管理机构。它的重点为同学们提供下列服务:

1.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2.电教设备的管理与维修。

3.学生电视台的管理。

4.学校广播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5.学校网的管理与维护。

6.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的管理。

7.参与七中网校的管理工作。

图书馆

图书馆共有座位400个,藏有中外图书74,000余册,订有报刊293种。图书馆有电子阅览室、学生期刊阅览室、教师阅览室、自修室。图书馆为同学们提供以下服务:

1.图书馆信息检索和阅读指导。

2.图书外借服务。

3.提供教材及学校规定的教辅书籍。

4.阅览室、自修室定时提供大型工具书等资料查询服务。

七中分校

成都七中创建于1905年,从成都县立高等小学堂到成都县立中学校,再到成都第七中学校。

1997年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

位于成都九眼桥水井坊的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是成都市第一批改制学校。1997年,成都七中与成都第35中共同举办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成都七中副校长吴丽担任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第一任校长、时任七中教务处处长的刘国伟出任副校长。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第二任校长为刘国伟,在刘国伟调任成都七中做党总支书记的时候,再次从成都七中派出了第三任校长———时任成都七中副校长的张军。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从1997年招收的初中毕业生,达到重点录取线的推荐生和自费生,分别按30%的比例直接升入成都七中高中。”这句表述严密的话被家长们简称为“30%的直升七中照顾政策”。这一政策2007年被取消,原因是成都实现均衡教育。

2001年 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

2001 年7月,四川嘉祥实业公司创建的成都树德新实验学校更名“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成为第一所依托成都七中联合办学的民办公助性质的学校,原成都七中育才学校被冠以“西区”。2007年底,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更名为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同时实行优秀学生直升成都七中的政策:上重点线的前50 名学生直升成都七中。

灵活的办学体制使这所学校从办学之初就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和实验,小学六年级衔接教育研究和高中理科实验班的教学研究成为两大亮点。同时率先在中学实施德育导师制和人生导师制度。

2003年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位于光华大道温江涌泉镇的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由成都七中和冠城投资公司2003年合作兴办,毕业生中考成绩在省重点线上的30%直升成都七中。该校是四川省率先把信息高速公路“修”进每一间教室、每一间办公室的信息数字化网络学校。

2008年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是2008年由成都七中和高新区管委会联办的公办初级中学,创办时同样享受了“头三年招收学生在重点线上的30%可直升成都七中”的政策。

2009年 成都七中教育集团

2009 年4月,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成都七中教育集团成立。集团内部实行领办、对口帮扶、指导等合作形式。第一批成员有:成都七中八一聚源高级中学(都江堰)、成都七中聚源中学(都江堰)、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温江)、成都七中高新初中(高新)、成都七中嘉祥学校(锦江)、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锦江)、成都七中育才(三圣校区)、成都七中育才(学道街校区)、七中东方闻道网校、金堂淮口中学(金堂)、成都七中高新校区、都江堰一中(都江堰)、成都七中万达学校(金牛)、温江二中(温江)。随后,棕北中学和棕北联中也加入七中集团。

2010年 成都七中高新校区

位于剑南大道旁的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本身就是成都七中的一部分。刘国伟校长表示,这就是林荫校区和高新校区的关系。林荫校区和高新校区在中考时用不同代码招生,同时,高新校区还招收初中生。高新校区执行校长易国栋同样出身七中,曾先后担任成都七中德育处副主任、成都七中育才副校长、川师大附中校长。

2011年 七中万达学校

2011年,成都七中与金牛区教育局联合举办“七中万达学校”,招收初高中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5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