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成都师范学院
释义

根据学院规划,成都师范学院将是四川教育学院改制后的校名。四川教育学院始创于1955年,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建成一所基础雄厚、学科较为齐全、特色鲜明、颇具规模的师范教育高等院校,成为一所融普通高等师范教育、成人高等师范教育、全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继续教育为一体的新型大学,形成了面向四川,服务基层,以教师教育为特色,职教师资培养为方向,以中职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为重点,兼顾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其他人才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格局。

成都师范学院校徽

成都师范学院由前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欧阳中正亲笔题词。

学校简介

成都师范学院是省政府直属、省教育厅直管的国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具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现已建成一所基础雄厚、学科较为齐全、特色鲜明、颇具规模的师范教育高等院校。

学院现拥有人民南路、温江、白果林三个校区,总占地1148.8亩;修建教学楼、艺术楼、实验楼、图书馆、办公楼、运动场、游泳池、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等用房39.3万平方米。现有馆藏纸质图书126万册,各类报刊2110种,电子文献4.2TB。学院现有19个系(院),6个普通本科专业,55个普通专科专业,30个成人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1960人。有教师教育研究所、农村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所、教育经济研究所等12个校内研究机构。有专任教师687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教师23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302人。学院现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有省级精品课程17门。连续三届获得省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10项,承担省级教改项目8项,建成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学院现有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优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有14人在全国和省级学术团体担任主要职务,如四川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近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28项,承担省部级课题31项;“十一五”以来,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1426项,其中专著、教材近200部,被SCI、EI收录的论文73篇,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222篇。四川省心理学会、陶行知研究会挂靠我院,并设有教师教育研究所、农村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所、职业教育研究所、儿童早期发展研究所等12个校内研究机构。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大幅提高,促使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上升,连续三年超过95%。而高就业率吸引了大批生源,近年来,报考学院的考生第一志愿每年超过招生计划数倍。

学院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发展定位:立足四川,服务城乡统筹与教育均衡,整体建设九年义务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一体化基地,积极探索学前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围绕这一办学定位,学院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强化职后培训优势,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主体,以学前教育和中职师资培养为两翼,为教师终身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完善“师德养成、学科教学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三维的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培养体系,通过学科、队伍、基地、质量工程建设,狠抓内涵发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加大培训现有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的力度,促进教师队伍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与温江区结成战略联盟,将2009年建成的灾后重建学校成都市温江区海科学校作为四川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并在温江区城乡中小学中挂牌9个“四川教育学院教育实训基地”,与我省12所农村中小学合作进行“学校发展诊断与建设”,成效初现,为我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作出积极努力。学院整合院内外资源,建成融机械、建筑、物流、汽车、旅游、动漫设计等为一体的实验大楼,培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和建设者。

学院已与马来西亚国立师范大学——苏丹伊德里斯师范大学(UPSI)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相关专业学生可由学校派往马来西亚开展为期6-12个月的教学实践。我院还与英国知山大学、斯坦福厦大学,与台湾地区朝阳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玄奘学院等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符合条件的学生毕业后可选择在这些院校攻读高层次学位。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和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优化结构,凝练内涵;以办学条件建设为保障,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实验室建设,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以学生为本,扎实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不断增强科研实力,提高学术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加强图书资料建设,提高校园信息化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发挥一体化优势,构筑教师教育新平台,培养培训更多的九年义务教育师资,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

学院现有馆藏纸质图书140.2万册,生均114册,各类报刊2100多种,电子图书46万册,有电子资源库4个。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现值6534.5万元,生均5301.85元。建有计算机室、语音室、多媒体室、实验室和万兆核心、千兆骨干校园网,与中国教育网和中国网通网联通。学院还建有4873㎡的融普通话训练室、微格教室、课件制作室、网络远程教学室、心理学实验室等为一体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有固定的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实习基地67(所)个。

成都师范学院改制迎评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为依据,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要求,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原则,突出“总体设计,分解指标,分类建设,分段推进,分级评估”的工作思路,全力以赴,加快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创造性地完成各项改制迎评准备工作,使学院在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尽快达到普通本科院校设置标准,努力实现通过教育部评估验收的目标,为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办学条件达标。即在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师资队伍、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实训场所等方面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标准。

(二)内涵建设合格。即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科学研究、教风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符合普通本科院校办学水平要求。

(三)突出展示学院办学定位、特色、优势和亮点。

(四)迎评工作优质高效。通过宣传发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做到各级领导带头,全院教职工参与,各类建设达标,支撑材料齐备,工作运转高效。

三、时间安排

学院改制迎评工作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年12月):健全机构、动员部署、宣传培训阶段。

第二阶段(2011年1月—2011年6月):全面开展创建工作阶段。严格对照评估标准,对目标、任务进行责任分解,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在创建的基础上,开展自评和查漏补缺工作。

第三阶段(2011年7月—8月):省级预评阶段。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考察专家组对我院的评估。

第四阶段(2011年9月—11月):重点整改阶段。根据省专家组估评意见,制定整改方案,逐项逐条补差补缺。在此基础上,学院将再邀请专家对主要迎评指标进行评估指导。

第五阶段(2011年12月):迎接教育部专家评估阶段。围绕“三个一”做好工作,即开好一个汇报会、搞好一个综合展示、设计好一条考察线路,充分展示学院的特色和亮点,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考察专家组对我院的评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改制迎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学院领导将进行责任分工。各教学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成立改制迎评工作组,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班子成员要有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学院成立的各专项工作机构,组长(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对院党委、行政负责。各组长(主任)要统筹安排本组的工作,做好协调,抓好落实。各成员单位要积极支持配合,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承担的工作任务。

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把改制迎评工作和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广大党员要做到处处带头、事事领先。各级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工作中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检查到位、落实到位。

(二)加强思想发动

改制迎评工作是学院明年的中心任务和各项工作的主线,直接关系着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要认真做好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加强宣传,组织学习和动员,进一步增强改制迎评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院上下务必要高度统一思想,切实提高认识,迅速形成合力,团结一心,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做到聚精会神抓改制,一心一意谋发展。

全院教职工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做到人人是改制迎评对象,处处是改制迎评环境,心系改制,勤奋工作,认真完成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要教育团员、学生充分认识学院改制迎评的重要意义,将个人发展与学院发展紧密相联,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切实为学院实现改制的宏伟目标奉献力量。

(三)加强经费保障

为确保改制迎评工作的开展,学院将安排改制评估专项经费,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千方百计保证校园基本建设、师资培养引进、仪器设备、重点学科、科学研究、图书资料等资金投入的需求。

(四)加强督促检查

改制迎评工作要严明纪律,增强组织性和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各级干部和教职工要牢记责任,顾全大局,服从学院调度和指挥。学院党政将从严要求,加强检查和督促。各单位、各专项工作组应根据学院统一部署,制订具体目标的实施进度,按照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希望全院教职工、全体共产党员,以高度的责任感、顽强的拼搏精神和超常规的工作态度,按规定时间和质量要求,圆满完成改制迎评的各项任务。只要全院上下同心同德,坚定信心,扎实工作,艰苦奋斗,聚全院之心,集全院之智,举全院之力,我院就一定能够完成通过改制迎评的目标任务!

四川教育学院改制迎评工作机构及成员

一、四川教育学院改制迎评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曹子建刘存绪

副组长:赵锡奎熊 刚 赖 麟 孙 康

成 员(以姓氏笔划为序):丁瑞根 山 林 文 颐 王国洪 邓常惠 冯 晋 冯 鸿 卢 彰 刘文英向 咏 成 燕 江 渝 何艾平 何 瑜 余 彬 张 恩 张晓丹张晓玲李小融李仲辉李 博 李 滨 李德树 杨 帆 杨晓刚沈 渝 邱 云 邱 兴 邱 扬 邹艳红陈 东 陈国英陈 耕 陈钰萍 周 斌 岳正华 罗四维 郑 俊 姜 丽 胡 晓 胡晓蓓 费德明 钟 璞 项永福 袁昭灵 高启明 高晓玲黄 力 黄亚宁 黄 勇 黄 晓 傅培新 彭白桦 游 萍 蒋生文 蒋 峰 覃玉荣 雷智勇 霍丽娅

改制迎评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全面领导学院改制迎评工作;组织实施学院自评和迎接省级预评、教育部评估等事项;加强与教育部、省政府、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的沟通和联系。

二、领导小组下设改制办公室和11个专项工作组

(一)改制办公室

学院主管领导:刘存绪 赖 麟

主 任:蒋 峰

副主任:杨果仁(兼) 李清树(兼)

工作人员:方 赟 姜 园

改制办公室职责:组织协调各专项组的工作;撰写、上报有关材料;制定改制迎评工作分阶段目标任务,并督促各单位按期完成;汇总改制迎评档案及材料;完成学院改制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布置的其它工作。

(二)改制迎评专项工作组

按照改制迎评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成立11个专项工作组,分别拟定和实施改制迎评的各项工作。

1.教学建设专项组

学院主管领导:赵锡奎

组 长:李仲辉 何 瑜

组员单位:教务处、国资处、学生处、继教办、组织人事处、科研处、思政教学部、财务处、监审处、网管中心、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教研所、各系(院)。

工作任务:以达到本科教学水平合格标准为目标,制定“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教学档案建设标准;提炼总结我院本科教育教学经验和办学亮点;明确普通本科办学理念、设计并实施普本教学工作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牵头制定首批拟举办的普通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围绕实施重点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及基地建设,全面推进教学基本建设,形成以“一套档案”、“ 三个汇编”、“四个方案”为支撑的迎检材料(“一套档案”即教学常规档案,“三个汇编”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四个方案”即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本科课程建设规划及重点课程建设方案、本科实践教学建设实施意见和本科教学质量管理办法)。

以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现场考察为建设目标,制定“十二五”实验室建设规划;按普通本科教育标准修订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制定实验室院系两级管理制度和实验教学人员配备计划;汇编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整理汇总实验室基础档案;制定各专业实验室布局与建设方案;以设置指标为最低标准,完成实验仪器设备的计划、购置、安装和调试; 着力抓好重点实验室和特色实验室建设,拟定实验教学考察路线、进行迎检模拟演练。

2.科研建设专项组

学院主管领导:赵锡奎

组 长:邱 兴

组员单位:科研处、教务处、各研究所、各系(院)。

工作任务:以提高学术水平、突出科研特色为建设目标,制定学院“十二五”科研发展规划;指导各系(院)做好科研成果收集、汇总与展示工作;重点做好SCI、EI登录及国家和省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组织争取,认真组织实施厅级以上科研、教研项目申报工作;指导加强学院各科研机构的建设与管理;加强汇编科研管理制度;总结提炼和介绍学院科研亮点与特色;建立知名专家、教授科研成果展示档案;总结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强化科研创新,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

3.师资建设专项组

学院主管领导:曹子建

组 长:冯 晋

组员单位:组织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财务处、工会、各系(院)。

工作任务:以专任教师数量、素质、层次、结构基本达标为建设目标,制定“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指导各系(院)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并实施专任教师数量、素质、层次、结构达标建设方案,组织实施年度进人计划;修订汇编师资管理制度;统计汇总教师职称、学历、兼职、获奖、培训等基本情况,汇总学术带头人基本信息;重点抓好首批拟申办的普通本科专业师资力量的补缺补差,制定教学管理队伍和实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做好学院新一轮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遴选与培养工作。

4.图书建设专项组

学院主管领导:熊 刚

组 长:游 萍

组员单位:图书馆、国资处、教务处、财务处、网管中心、学报期刊社、监审处、各系(院)。

工作任务:以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评估和考察为建设目标,修订“十二五”图书资料建设规划;完成图书采购征集任务,基本适应学院改制后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完善特色书库、电子阅览室、特色数据库、专业资料室以及系(院)资料室的建设;统计汇总文献资料基本情况及流通与借阅情况,汇编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拟定图书馆迎检考察路线,做好人员培训和模拟演练工作。

5.特色建设专项组

学院主管领导:赵锡奎

组 长:陈国英 钟 璞

组员单位:继教办、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院办、外事办、科研处、教务处、学生处、社区教育处、网管中心、各研究所、各系(院)。

工作任务:以体现办学实力、展示特色亮点为目标,总结提炼我院办学特色的具体内涵,撰写《四川教育学院办学特色报告》;制定和组织实施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方案、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方案、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方案;汇总上述方案实施的突出成果;总结我院多渠道对外合作办学,拓宽办学路径的成绩和经验;汇编职后培训学员优秀论文集,建立职后教育优秀学员信息库以及职后教育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设计与表述。

6.学风建设专项组

学院主管领导:赖 麟

组 长:黄 勇

组员单位:学生处(团委)、教务处、招就处、宣传统战部、网管中心、思政教学部、机关党总支、各系(院)。

工作任务:以充分体现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特点、学风建设合格为目标,制定实施学风建设方案;汇编学生管理制度;做好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成果的汇总与展示,总结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经验与特色;撰写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报告,建立优秀毕业生成才信息库;建立四川教育学院校友网,系统收集杰出校友信息;配合宣传组对学生进行改制迎评的宣传教育。

7.资产管理与校园建设专项组

学院主管领导:熊 刚

组 长:何 瑜 黄 晓

组员单位:基建处、国资处、后勤处、财务处、教务处、图书馆、网管中心、监审处、各系(院)。

工作任务:以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现场考察为建设目标,基本完成新校区二期工程的收尾工作;制定并实施新、老校区校园环境整治方案,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制定校园建设规划;汇编校园环境管理制度;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做好清产核查工作,提供评估工作所需要的基本办学条件和支撑材料;系统全面地对学院国有资产进行分类登记并统计汇总;制定(修订)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

8.网络建设专项组

学院主管领导:赖 麟

组 长:蒋生文

组员单位:网管中心、院机关各处(室)、各教辅单位、各系(院)。

工作任务:制定和汇编校园网络管理文件和网络中心安全工作制度;完成校园网络建设与利用情况分析报告;四川教育学院校园网络建设经费投入情况分析报告;四川教育学院网络教学资源目录;完善四川教育学院网站及各部门、各系(院)子网站建设;制定并组织实施校园网扩容升级方案,加快校园网应用系统建设。

9.宣传组

学院主管领导:孙 康

组 长:杨 帆

组员单位:宣传统战部、院办、组织人事处、工会、学生处(团委)、教务处、基建处、科研处、思政教学部、各系(院)。

工作任务:以弘扬优良传统、突出师范特色为主旨,制定并组织实施学院“十二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整理各类媒体关于学院报道选编、学院关于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等有关材料;制定改制迎评宣传方案;完成一个校史陈列室、一本画册、一部专题片、一本改制迎评学习手册,充分展示我院办学条件、办学实力、办学积累、办学特色;指导各系(院)做好迎评宣传的布展工作。

10.运行保障组

学院主管领导:刘存绪 熊 刚 赖 麟

组 长:岳正华 黄 力 费德明

组员单位:财务处、后勤处、保卫处、国资处、院办、教务处、学生处、监审处、基建处、校产处、组织人事处、图书馆、各系(院)。

工作任务:完成2006年以来学院经费运转情况报告、基本建设投入情况分析、教学经费情况分析、资助贫困生经费筹措办法、办学经费筹措以及贷款风险控制方案、各项重点建设项目经费的保障办法,整理图书资料、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置凭证,基本建设项目的审计情况;制定和检查实施建设平安校园工作方案,确保校园安全稳定,负责教育部专家组入校检查期间安全保障的组织安排与协调工作;制定和检查实施后勤保障工作方案,配合做好教育部专家组入校前学院环境美化工作。

11.综合组

学院主管领导:刘存绪

组 长:陈钰萍

组员单位:院办、后勤处、财务处、保卫处、宣传统战部、工会、离退休处、校产处。

工作任务:整理学院年鉴、学院定位材料及相关会议记录、学院领导关于教育思想观念和办学思路的讲话,学院领导到各院系检查、指导研究教学工作的有关材料;制定和检查实施“迎接评估,转变作风”工作方案和“档案资料建设”工作方案;牵头设计教育部专家组考察日程安排、生活接待工作方案及专家组进校后的汇报会、现场考察点、反馈会等专项方案,并统一组织实施;教育部专家组入校前学院环境美化、氛围营造的组织安排与协调工作。

成都师范学院章程

(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保障举办者和学院的合法权益,推进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院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普通师范本科院校,由四川省政府举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

第三条 学院名称:成都师范学院。学院地址:主校区(西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海科路东段99号,东区位于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三段24号。

第二章 办学宗旨

第四条 学院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五条 学院促进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面向四川,服务基层,坚持以教师教育为本,重点培养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兼顾培养中职教育师资和其他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

第六条 学院按照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科学管理为保障,不断提升教学科研管理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建设成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专业化、职前职后一体化、基教职教相促进、师训干训相结合”为鲜明特色的新型师范院校。

第三章 办学规模

第七条 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控制在12000人以内。第八条 继续教育规模每年稳定在5000人次左右。

第四章 学科专业设置及教育形式

第九条 学院逐步建立以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为基础,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架构。

第十条 根据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巩固、加强、发展培养农村基础教育、城乡中职教育师资的学科专业,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师教育专业体系。积极建设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发展前景的应用专业和交叉专业,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第十一条 以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稳定本科教育规模,适度拓展基础教育和中职教育骨干教师及校长、教育系统公务员为主的职后培训。

第十二条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学制为本科四年,专科三年。实行学分制管理,并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第十三条 接受学历教育的学生修满学分,成绩合格,学院按国家规定发给相应的毕业证书;接受非学历教育的学生,学院发给相应的结业证书。

第十四条 学院实行学位制度。由学院设立的学位委员会根据学生学业情况和规定的学位标准,审核并决定授予学位。

第五章 内部管理体制

第十五条 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中国共产党成都师范学院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统一领导学院工作,支持院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

第十六条 院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学院的教学科研和其它行政管理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第十七条 学院实行校、系(院)两级管理的内部管理体制。学院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学科资源状况以及社会需求适时组建二级系(院)。

第十八条 学院设立院务委员会,集体研究办学方面的重大问题,实行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

第十九条 学院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权利,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条 学院设立学术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审议学院的学科、专业设置,审定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研成果,组织指导学术活动等工作。

第二十一条 学院设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负责对学生权益进行保护。

第二十二条 学院根据实际需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合理配置党政管理机构、教学辅助机构,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运行机制。

第六章 经费来源、资产和财务制度

第二十三条 学院经费以四川省级财政拨款为主,并通过其它多种合法渠道筹措。包括教育行政拨款、学费、校办产业收益、社会捐赠、基金、科研和信贷等。

第二十四条 学院资产均属国有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学校在存续期间依法管理和使用国有资产,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或改变所有权。

第二十五条 学院依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落实经济责任制度。学校依法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务预决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财务审批制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管理和使用教育经费。

第二十六条 学院财务部门定期向学校和上级管理部门汇报财务计划执行情况,按时编制各项财务报表。

第二十七条 学院实行财务审计监督制度,依法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监察、审计部门监督。

第七章 学院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十八条 学院的权利:学院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学院有权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规定的办学规模拟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学科专业招生比例;依法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结合教学实际,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育活动;自主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开展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学校根据实际需要,自主确定学院内部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按国家有关规定,评聘教师和其它专业技术人员,调整工资及津贴分配。

第二十九条 学院的义务: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民事活动中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保证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指导、监督和评估;依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合理使用教育经费,依法接受监督审计;积极改善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大力培养培训中青年教师,为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便利条件;设立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章程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学院党委审核同意后上报主管部门审批。

第三十一条 本章程自成都师范学院批准设立之日起生效实施。

现任学校领导

曹子建: 党委委员,党委书记;刘存绪: 党委委员,院长

赵锡奎: 党委委员,副院长

熊 刚: 党委委员,副院长

赖 麟: 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

孙 康: 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宋强刚: 正院级调研员

师资力量

学院学术和教学骨干队伍基本形成,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曾宪梓教师奖获得者8人,全国和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6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后备人选1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省级骨干教师12人,学院学术学科带头人2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68人;兼任境外知名大学硕士生导师和高级 研究员2人、国内大学硕士生导师6人;12人分别在全国和省级学术团体担任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学院培养成人高师和普通高师本、专科学历的基础教育、中职教育师资十万余人,大批毕业生成长成为教育教学骨干。据不完全统计,学院毕业生任市(州)、区(县)教育部门负责人、中职和中小学校长、中专高级讲师、中小学高级教师近万人。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6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特级教师98人

近年来,学院学生分别获全国大学生艺术专业比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国际象棋比赛团体第三名、CCTV杯四川赛区英语竞赛特等奖、全省大学生汽车专业技能竞赛第一名、大学生乒乓球比赛一等奖等;2005-2008年连续四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两次被评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院教师自2003年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120篇,其中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97篇,SCI、EI收录论文64篇;出版专著、教材101部;发表和出版艺术作品119项;承担厅级以上科研、教研项目80项,获专利7项。近年来,教学科研成果获厅级以上成果奖33项;学院还连续获得近两届省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共10项;1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有的艺术品在中国申奥过程中被国际奥委会洛桑总部永久收藏。学院被教育部选定为全国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中学英语教师三个国家级培训基地,被四川省确定为全省职业中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高等职业教育师资资格鉴定中心、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中职和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教育系统公务员培训中心、中小学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民族地区中小学学科骨干培训基地等七个省级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人才培养

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生为本,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严格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和完善教学计划。通过实行学分制构建了通识教育课、专业课、实践教学三个平台和六个模块的课程体系。学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实习和实训、社会调查、课外科技活动等工作,建立起了有效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初步建立起了基于院系两级组织与管理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本、专科教学质量动态监控体系。学院根据社会对职教师资的需求,针对职教师资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着力抓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突出实践教学的多样性、针对性和情境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摸索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学院投资上千万元,建立了四川省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并在院内外建立了职教类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了实践能力培养的全息体系,抓住了职教师资培养的突破口。

学院坚持以科研为导向,制定一系列教育科研的管理办法和奖励措施,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学院现有研究所15个。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美术学、英语教学、应用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培养旅游、商贸、计算机应用、汽车、土木工程等专业的中职师资在省内具有特色。心理学学科产生了3名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心理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美术学、英语、化学与应用化学专业拥有全国和全省知名的画家、翻译家、外语教学专家和优秀教师。省心理学会、陶行知研究会、继续教育研究会等一批一、二级学会设在学院,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氛围。

学院重视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化,近几年来从美、日、加拿大等国引进外籍教师和接纳访问学者、留学生近600余人(次),派出同类人员近200人(次),并与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等国家的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伴随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学院一定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围绕办学定位,努力发扬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办学方向,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中职教育、基础教育师资和经济社会所需人才,铸就明天新的辉煌

取得成果

学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国际象棋比赛、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四川省高校乒乓球联赛等全国、全省赛事中屡夺大奖,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学院以教学质量为本,实行高等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专业化和信息化、人才培养市场化、继续教育高端化,多次获得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和精品课程奖,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点、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四川总站、全国中学英语教师新课程培训基地、省教育系统公务员培训基地、省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省民族地区教师学科带头人培训点、全省教师教育本专科自考主考院校、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教师培训点和联合国儿基会、SDP省级培训点,多次被评为先进办学单位。学院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习宽厚的理论基础,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形成创新精神,学会创业本领,提升就业后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几十年来,学院向各条战线输送了十多万名优秀合格人才,大量毕业生成长为教坛明星、科研骨干、管理精英,还有不少人在市场经济领域大显身手,为科教兴川和西部大开发做出了显著贡献。

学院以科研为先导,广大教师发表了大量的学术专著和论文,一大批成果获奖。定期出版《四川教育学院学》、《四川教育学院报》、《四川心理科学》等公开刊物;全国教育学院院报研究会、四川省心理学会、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四川省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等学术团体设在学院,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学院面向世界,近十年来从美、日、澳大利亚等国引进外籍教师和接纳访问学者、留学生近600余人(次),派出同类人员近200人(次),并与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等国家的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院地处成都海峡两岸科技开发园的千亩大型新校区已正式投入使用。以现代化、信息化、生态化为特色,新校区校舍一流、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采用全新的育人机制全力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

杰出校友

1、王晓路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四川省学术与

技术带头人。英文学术刊物《比较文学:东方与西方》(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

West) 副主编先后获得成都市政府授予的“优秀教师”称号、国家教委“宝钢教育奖”、“中国跨

世纪发展基金建昊一等奖”、四川省社科联“科研成果三等奖”、“翻译成果三等奖”、四川大学

“211项目优 秀成果奖”等多项奖项。

2、曹明伦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四川省翻译文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有突出贡

献的优秀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3、傅永林 成都市副市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政协副主席(副厅级)

4、周问渔现为青海省作家协会荣誉主席、一级作家,青海省政协常委、中国作协会员、世界华文

诗人协会理事、中国新诗协会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正厅级)

5、唐健禾现为四川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厅级)

6、杨兴平成都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致公党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主委、省政协委员、成

都市政协常委、全国青联委员、省青联常委、成都市青联副主席(副厅级)

7、邓永前,眉山职业技术学院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副教授(正处级)

8、薛志明原为成都市司法局局长,现为市规服办(市政务中心)主任薛志明(正处级)

9、王 涛 原为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现为雅安市组织部副部长、市委党研室

主任(正处级)

10、彭学松 现为民盟雅安市委主委、雅安市商务局副局长(副处级)

在政界,教育界担任领导班子人员较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改制迎评

学院举行第二次改制迎评促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为全面推进改制迎评工作,充分展示各办学单位的实力和水平,10月7日下午,改制办在西区计算机科学系举行了学院第二次改制迎评促建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学院改制办主任刘存绪副院长、赖麟副书记、全院18个系(院)的主管领导和负责改制工作的老师参加了交流会。刘存绪副院长在会上指出,学院改制工作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各系(院)在准备迎评材料过程中要有主要领导负责,扎扎实实的做好材料整理工作。这次现场会以后,各分管院领导和改制办将对各系(院)材料进行全面的督查,及时查漏补缺,以确保改制工作顺利进行。 赖麟副书记也在会上提出三点要求:第一,学院各系(院)应该本着“以评促建”的主要目标,准备材料的过程就是一次对整个教学进行规范管理的过程,而不仅仅只是为了向评估专家展示材料;第二,材料的准备要抓住“一条主线,五个重点”。以办学历史为主线,以培养目标和方案、办学条件、办学过程、办学效果、办学特色为重点;第三,各系(院)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扬长避短,一定要突出特色和亮点。

计算机科学系主任高晓玲对该系改制评估材料的组织和整理作了详细的介绍。该系的评估材料是按照学院改制办的总体要求,并基于前期的办学积累以及外出学习考察的经验,再结合本系的专业特色进行组织和调整的,总的来说是真正的做到了“扬长避短”。其材料主要分为十大类,每一类中又尽量体现特色,其主要的特色有:扩充“双师型”教师队伍;强调学生的“双证书”教育;突出学生的实习实训和教学成果展示等等。最后,高主任也谦虚的指出,该系材料在完整性上还存在一些欠缺,他们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充实和完善,并期望继续得到各兄弟系院的指导和帮助。 这次交流会是继美术系之后举行的第二次系(院)现场会。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各系(院)在观摩学习的过程中目标更为明确,思路更为清晰,纷纷提出了不少的问题和建议。他们表示,通过这次观摩学习,获得了许多改制迎评材料工作方面的好经验,这一方面为下一步的工作明确了方向,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做好材料工作的信心。

省教育厅领导到学院考察指导改制工作,2008年10月14日,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唐小我、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李志刚到学院西区实地考察指导改制迎评促建工作,对学院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学院领导陪同唐副厅长、李副处长参观了新图书大楼。

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

办学定位和培养人才目标

学院发展定位为教学型院校,立足四川,逐步辐射西部地区,以培养农村基础教育师资为主、中职教育师资为方向,兼顾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其他人才。继续加强基础教育和中职教育骨干教师及校长、教育系统公务员职后培训。

优化结构,凝练内涵,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坚持“服务定位、整体优化”的原则,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拓宽学科专业服务面,增强适应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科专业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努力充实学科专业的内涵,提升学科专业建设的层次;坚持“分类建设、滚动发展”的原则,加大创建重点学科、品牌专业、精品课程的力度,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课程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适应普通高等教育教学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抓住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机制,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扎实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工程

根据当前高教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牢固树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及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质量观,紧紧抓住教学质量这一主线,明确目标要求,制定具体措施,完善学分制,继续深化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的改革,强化教学质量的目标管理、教学运行的过程管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规范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与考核评价机制。

增强科研实力,提高学术水平

把科研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整合有实力的学科和科研力量,形成相关领域的科研团队和科研基地,明确攻关目标和特色研究方向,围绕国内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前沿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通过科研突破推动学术水平的提升。

发挥一体化优势,构筑教师教育新平台

充分发挥学院长期从事教师职后培训丰富的经验和资源积淀,以及省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省教育系统公务员培训基地、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四川总站等设在我院的优势,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坚持“学术性、师范性、职业性”相结合,探索专业教育与师范教育、中职教育与基础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机结合的内在规律,努力构建新型教师教育模式。

加强实验室建设,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以设备先进、配备完善的西区新实验大楼为基础,积极推动实验室建设,努力提高实验教学、管理水平。

加强图书资料建设,提高校园信息化水平

以西区新图书大楼为载体,建设高水平、数字化的现代图书馆,形成具有纸质文献、数字化文献和互联网文献信息“三位一体”的教学、科研的文献资源体系。加快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校园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信息管理系统、教学教研资源系统,充分搭建网络平台,提供在线教学、虚拟实验室、电子校务等数字化环境,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性能优良的学校数据共享中心及基于校园网络信息技术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教学、科研和管理手段现代化。

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主动地适应教育国际化要求,加强对外联系与交往。结合学院优势学科专业或重点建设学科专业,引进海外优质教学资源,按需聘请外籍专家来校讲学或长期执教。 新时期、新征程、新跨越,四川教育学院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按照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办学条件建设为保障,以学生为本,不断提升教学科研管理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中职教育、基础教育师资和经济社会所需人才,续写学院新的辉煌篇章。

我院与温江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0年4月15日,我院和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联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将2009年建成的成都市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灾后重建学校成都市温江区海科学校作为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并在温江区城乡中小学 中挂牌9个“四川教育学院教育实训基地”。

双方将按照“真诚合作、讲求实效、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原则,在教育与人才培养、经济、科技、社会事务、文化艺术交流、重大课题等众多领域,特别是高中新课程改革和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领域中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建立长期、全面、深度的战略合作机制,创建“校地共建”新模式,共同推进双方协调可持续发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3: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