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陕西师范大学民族教育学院 |
释义 | 陕西师范大学民族教育学院(民族部)创建于1980年, 当时叫民族预科班,1984年,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适时更名为民族预科部,是陕西师范大学一个独立的院(系)级教学单位。迄今为止,民族教育学院已走过近30个春秋,总计有40多个民族成份的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被誉为民族学生通往大学本科的“金色的桥梁”。 民族教育学院每年招生130余名,主要面向西部省区,直接从当年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学生中适当下延分数,择优录取,学制一年,分文、理两科。学生预科结业后,经考核,成绩合格者可直接升入陕西师范大学相关本科专业学习。 教学上,以巩固提高民族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为目标,以培养合格的民族大学生为主要任务,开设向大学过渡性的课程,如大学语文、微积分、大学英语预备级等。 民族教育学院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人,其中教师9人,干部4人;教师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5人;平均年龄44岁。 学院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不断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先后有2600多名民族学生经过预科阶段升入大学本科学习,已有2100多人从陕西师范大学顺利毕业。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已有20多人考上了博士,近300人考上了硕士研究生,更多的成为西部民族教育事业的骨干。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硕果累累。先后多次被国务院、共青团中央、国家民委、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及学校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 教师当中先后有7人次获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2人获学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1人获省级青年教学能手,2人被评为全国各族青年民族团结模范。科研成果逐年增多,近十年,在权威、核心、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 “三多一好”是多年来民族预科学生的主要特色和优良传统,即当先进的多,当学生干部的多,要求入党的多,民族团结好。 学院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办学,已经形成了“团结 博学 敬业 创新”的部训。 2007年6月,教育部批准陕西师范大学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培训学校,民族部具体承担民族硕士基础强化培训教学和管理任务,进一步扩大和提高了人才培养工作的层次,民族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学院将趁着新世纪的发展契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努力创造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和民族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