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山阳公载记
释义

基本信息

《山阳公载记》 ,晋乐资撰。记录东汉灵、献二帝时期的历史,已失传。

《隋书》载:“山阳公载记十卷,乐资撰。”据裴松之注《三国志》所引该书资料可知:《山阳公载记》10卷,晋著作郎乐资撰;记事多发生在东汉灵、献二帝时期,内容涉及军事、政治以及历史人物的逸闻,语言优美。

山阳公,汉献帝刘协。汉献帝禅位给曹丕,后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死后葬于禅陵。

晋陈寿写了《魏书》《蜀书》《吴书》,后人整理成《三国志》。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认为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于简单,在即位初期便命中书侍郎裴松之为之作注。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书200余种,其中就包括乐资的《山阳公载记》。其中,裴松之引用《山阳公载记》有20余处,遍及三国志魏蜀吴各书。虽然此书不是裴注所引数量最多者,但所用之处对于《三国志》原书所录史实有很大的补正作用,而且多为信史。

文章摘选

山阳公载记曰:初卓为前将军,皇甫嵩为左将军,俱征韩遂,各不相下。后卓徵为少府并州牧,兵当属嵩,卓大怒。及为太师,嵩为御史中丞,拜於车下。卓问嵩:“义真服未乎?”嵩曰:“安知明公乃至於是!”卓曰:“鸿鹄固有远志,但燕雀自不知耳。”嵩曰:“昔与明公俱为鸿鹄,不意今日变为凤皇耳。”卓笑曰:“卿早服,今日可不拜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11: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