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
释义

一、图书馆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6年,目前,图书馆馆舍总面积达18,000平方米。其主校区“水上图书馆”建成于1990年,占地10,007平方米,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水上图书馆。图书馆下设了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期刊部、信息咨询部、情报技术部和办公室等7个部室,工作人员83人,其中,有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教授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及以上专业人员11人。图书馆设有各类阅览室15个,共有3,000多个阅览座位,年接待读者达126万人次,年借书量达60万册,图书馆主页年访问量达100万人次以上。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图书馆还积极开展了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近年来承担了一批省、校各级科研项目,出版和发表了大量学术专著和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论文,参加研制的成都地区高校图书馆西文期刊联合目录系统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始终注意把握当今国内外图书馆事业前进的脉搏,跟踪和采用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先进理论思想和最新技术成果,抓住当代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和成都理工大学创建一流西部名校的难得发展机遇,以与时俱进、只争朝夕的实干精神,把图书馆建设成为一个与学校发展水平相适应,信息一流、装备一流、服务一流的现代化大学图书馆。

二、图书馆布局及服务功能

图书馆依据文献类型、服务功能、读者流向等确定文献配置布局,三馆资源特色突出,通过校园网实现有机统一计算机管理利用,全校一证通用,资源共享。

主馆底层及一楼:办公及公共服务区;

主馆二楼为报刊借阅区:提供2600余种最新中外报刊、10多万册期刊及报纸合订本的就地开架阅览,不外借;

主馆三楼为科技图书借阅区:藏书有30多万册,图书可外借,也可以就地阅览;

主馆四楼为社科图书借阅区:藏书有20多万册,图书可外借服务,也可以就地阅览;

电子阅览区:各借阅区均配有28台计算机的电子阅览区,供读者免费查阅电子书刊;

主馆五楼为视听电子阅览室和中心机房:提供国内外互联网信息查询阅览服务;四川省高校文献传递服务中心也设在五楼,为读者提供馆外文献的检索与传递服务;

南馆借阅区、北馆借阅区:均在一个空间内同时提供书刊阅览、外借、书目查询、电子阅览和视听等集成一体化综合服务。

三、开放时间

图书馆对外服务的时间达到每周7天,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10点14小时不间断开放,实行全开架管理,读者只需凭借阅证就可以在该时段入馆阅览并在早上8:00至下午6:00办理图书借还手续。网上数字图书馆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为读者服务。读者可随时通过网络查询馆藏书刊信息,即使假期或实习期间在外地亦可对即将到期的借书进行续借。

四、主动为教学服务,满足教学科研需要

图书馆主动为教学服务,根据学校12个学院、8大学科门类和62个专业的教学需求,通过走访、座谈、邀请师生选书、网上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提高书刊采购质量,满足教学需要。尤其重视新办专业和特色专业的文献建设,建立了以地学文献资源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法、哲、农等学科文献资源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图书资源馆藏体系,保障教学需求。图书馆还通过建立《成都理工大学学术论著文库》、《成都理工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和《教学参考信息数据库》等服务积极参与学校教学工作,通过新生入学教育、网页宣传、网上咨询、图书馆简讯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向读者宣传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取得良好效果。

五、馆藏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图书馆坚持把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作为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利用至上”的现代图书馆办馆理念,依托校园网建立了功能强大的自动化集成管理网络系统,以开放的资源布局、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核心,全面推行了“藏、借、阅、咨一体化”的开放服务管理模式,构建了“大开间、大开放、大融合、大书市”的信息服务环境。同时,我馆已建立起比较先进的信息管理设施,网络环境和计算机设备条件不断改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500多台套,各类服务器13台,磁盘阵列容量达27TB。图书馆建有自己的网站,为全校提供数字信息服务;设有四个大型电子阅览室300多台计算机供读者检索、浏览图书馆和网上的各种数字信息资源。

通过完备的服务设施和先进的管理手段,2006年阅览总量已达290万人次,主页年访问量达到155万人次,年电子阅览100万人次,数据库访问量达70万人次以上。图书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整体使用效率高、效果好。

六、资源共享广泛,社会效益显著

图书馆是国土资源西南科技查新检索站,与教育部CALIS中心、CALIS西南中心、NSTL、CASHEL、四川大学图书馆等大型文献机构建立了馆际信息资源共享协作关系。

图书馆作为四川地区文献传递服务中心,牵头组织建立了由西华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九所省属高校图书馆组成的四川省高等学校文献传递服务体系,为推动四川地区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和共享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文献信息保障能力。

图书馆全面推行的“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管理模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先后有省内外50多家高校图书馆300多人次到馆参观学习,该成果还获得了2004年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年来,我馆积极开展图书馆学、现代图书馆管理和“藏、借、阅、咨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获得省级相关领域科研项目13项,发表学术论文78篇,出版《高校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信息资源的社会问题研究》等6部学术专著,主编省教改教材《信息检索与利用》1部。

七、发展目标

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利用至上”的办馆理念,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为保证,以“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模式为核心,以开拓服务领域和服务方法为突破口,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为目的,在抓好传统图书馆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数字图书馆,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和建立多校区办馆条件下“建设目标统一、运行管理统一、资源建设统一、系统网络统一、服务水平统一”的图书馆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管理运行机制,为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满足学校教学科研信息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坚强有力的信息资源保障。

图书馆地址:四川成都二仙桥东三路1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4: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