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经济系 |
释义 | 系部概况经济系是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基础性系部之一,在商务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教育理念以国家和地方对商务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构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和课程体系,夯实理论基础,突出实践教学,营造个性化人才培养氛围,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动手能力。 经济系现开设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三个本科专业。设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三个教研室。现有专兼职教师7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32名;拥有图书资料室1个,专业实验室2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3个。 经济学专业开设教育部规定的所有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并开展KAB特色教学项目实验教学,课程设置既能覆盖主流经济学理论,又能对其他专业起有效支撑作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培养目标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相关领域的专业工作。在构建完整课程群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教学特色。课程体系由六大模块组成,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独立设置的实践课、实践教学环节、第二课堂。六大模块互有侧重、互为补充、综合对应、层层深化,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 专业设置经济学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商务知识及技能,知识面较宽,操作能力较强,具有向经济学及其它相关领域扩展提高的能力,并能在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管理和商务操作的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 高层次本专业在较好的生源基础上,注重学生向经济学及其相关领域扩展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创造良好的条件。 多元化本专业重视经济学科的多元交叉和渗透,强调应用性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经济学和商务方面的知识及技能,以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对商务方向经济学人才的需要。 应用性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本专业开设了多门应用型商务课程,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商务操作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一到两种与经济学科相关的职业技能,保证学生顺利深造和就业。 培养要求 较好的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有较好的继续学习的能力。 了解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和本学科理论前沿及其发展动态,知识面较宽,商务知识和操作能力较强。 能熟练运用各种经济分析方法和技能,较好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熟练地掌握外语和计算机等实用工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 有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积极进取和大胆改革创新的意识、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社会活动能力。 核心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 能够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通晓最新的国际贸易业务运作方式,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英语沟通和交际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毕业生适合在政府部门、国际经贸企业、国际金融机构等从事国际经贸经营管理、研究和策划、实际业务操作等工作。 专业特色 本专业紧密契合就业市场对应用型外贸人才的素质与技能要求,按照“厚基础、强素质、宽口径、重能力”的总体培养要求,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按照外贸业务流程设计任务驱动型教学体系,打破原有僵化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对专业知识全面、高效地融会贯通。 特色鲜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手段,实现了对外贸行业各个主要岗位所需技能的仿真演练,重点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力地保证了专业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快速独立上岗,实现“零距离”就业的目标。 应用性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本专业开设了多门应用型商务课程,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商务操作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一到两种与经济学科相关的职业技能,保证学生顺利深造和就业。 培养要求 具有面向国际经济贸易高级应用型人才必备的外语、数学、现代信息技术及文化知识。 具备较高的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水平,熟练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跨文化沟通能力强。 掌握电子商务技能,电脑技术应用熟练。能够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手段进行网上营销、电子报关、网上核销和网上结汇等工作。 熟练地掌握外语和计算机等实用工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 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预测和分析国际经济动态、市场走向的能力。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考取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国际贸易业务员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全国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等专业资格证书的能力。 核心课程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制单、外贸函电、报关实务、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 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金融学、经济学、财务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熟悉国内外金融市场运行规则,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现代商务理念和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具备熟练的银行、证券、理财等金融业务技能,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及企业单位从事金融业务经营与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教育理念来设置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学习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等基础性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扩展证券、银行、保险、理财等金融业务技能,为今后考研继续深造以及宽口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与金融业就业所需的各类从业资格证书紧密相联系,学生经过系统学习后,具有考取银行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期货从业资格等证书的能力,充分地实现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 培养要求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人文素质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悉国家经济金融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实务操作规程。 具备处理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的基本技能;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英语读写水平;掌握文献检索、经济信息搜集、资料查询等经济金融信息的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本专业学生具有考取银行、证券、期货等金融业从业资格证书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考取其中一项从业资格证书。 核心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宏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财务管理学、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银行信贷管理、投资学、投资银行学、期货投资学、金融理财实务等。 金融学专业(金融理财方向)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国内外金融市场运行规则,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现代商务理念和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具备金融理财产品营销、金融理财财务预算、金融理财规划的基本技能以及运用科学的方法、程序为个人和家庭、企事业单位提供投资、风险管理、税收、教育、退休养老、财产分配与传承等理财规划能力,能胜任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投资管理、理财实务与研究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围绕市场紧缺的金融理财人才必备的各类知识为核心设置专业课程,课程设置注重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实用性,教学过程体现理论与实践、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并充分利用金融理财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进行金融理财规划的操作技能。 本专业设置具有专业特色的选修课程、学术讲座、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提高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既能胜任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金融理财业务工作,又能具备个人自主从事金融理财服务职业的基础与技能,实现就业与创业多元化。 培养要求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人文素质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我国金融理财服务市场的运行规则,了解国内外金融理财市场的发展动态;掌握个人和企业投资、理财实务操作所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分析方法与操作规程。 掌握证券、期货、外汇、房地产、黄金、保险等市场的交易流程和分析方法,具备熟练运用多种投资理财工具进行金融投资、理财实务操作的分析、决策能力;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英语读写水平;掌握文献检索、经济信息搜集、资料查询等经济金融信息的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本专业学生具有考取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期货从业资格证书、理财规划师(Financial Planner简称 FP)、金融理财师(Associate Financial Planner,简称 AFP)、注册金融理财师(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简称CFP)等资格证书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考取其中一项证书。 核心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财务管理学、金融理财基础、投资规划、保险理财学、家庭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税收筹划、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证券投资分析、期货投资学、金融理财实务等。 金融学专业(证券投资方向)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熟悉金融市场运行规则,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现代商务理念和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具备较高的证券、期货、外汇投资分析能力和金融理财能力;能胜任在证券公司、期货公司、金融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投资、金融管理、市场风险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全国证券、期货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为专业核心课,课程设置注重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实用性,教学过程体现理论与实践、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并通过充分利用金融实验室的仿真模拟交易系统以及校外实习,培养学生金融投资理财的分析、决策等操作技能。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既能胜任金融机构和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金融投资与理财、金融管理、市场风险管理等工作,又能具备个人自主从事金融投资理财服务职业的基础与技能,实现就业与创业多元化。 培养要求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人文素质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金融市场运行规则与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掌握金融投资与理财实务操作所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分析方法与操作规程。 熟悉证券、期货、外汇的交易流程,具备熟练运用各种投资分析方法进行金融投资与理财实务操作的分析、决策能力;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英语读写水平;掌握文献检索、经济信息搜集、资料查询等经济金融信息的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本专业学生具有考取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一级、二级)、期货从业资格证书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考取其中一项从业资格证书。 核心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证券市场基础、证券发行与交易、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分析、期货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保险学、金融理财实务等。 师资队伍刘孝昌男,山西太原人,1982年1月山西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分配到太原铁路局政治宣传部理论科任理论教员,1983年1月任铁道部太原运输管理干部学院教师,马列主义教研室副主任(副处级),基础课部副主任,讲师,1994年4月任太原铁路机械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2001年任北京铁路局太原党校教师(副处级),高级讲师,任职以来主讲政治经济学、领导学、现代企业制度、方针政策、国际经济学等数门课程。2004年至今在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工作,现任经济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 科研成果 责任追究要引入成本概念(关于立法的经济学思考)《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 学报.2006.3 责任追究要引入成本概念(关于刑罚的经济学思考)《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 学报.2007.3 独编教材 《领导科学》全国铁路站长国家统考指定教材 《现代企业制度》北京铁路局党校系统干部培训指定教材 徐俊女,硕士学位,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国贸理论与实务、国际结算、跨国公司、区域经济理论。曾在贸易公司做业务员和会计等职,并多次到外贸外贸公司调研,收集第一手资料和案例,授课中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参与编写教材,荣获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参与多项省级课题,发表论文多篇。院级优秀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主讲教师之一;2008年被评为学院教学能手。 荣誉奖励 2008年评为院级教学能手荣誉称号; 参与课题《山西焦炭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获得社科联优秀成果二等奖; 全国商业联合会商科作品《大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设计》获课程类一等奖; 参编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获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科研成果 1.网络市场与网络营销(运城学院学报,2004.9) 2.浅谈电子商务的误区(生产力研究,2004.5) 3.民营企业走出人力资源管理的误区(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3) 4.电子商务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理论探索,2004.5) 5.中小企业营销的优劣势分析及其营销战略的选择(生产力研究07.7) 6.论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与对策(投资与理财07.5) 7.新政策下网络海外代购发展探析(电子商务,2010.12) 8.碳标签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中国经贸导刊,2010.24) 9.接轨国际,新能源补贴可以更给力(中国经济导报,2010.11.27) 10.山西探索中部省份对外开放新路径研究(国际商务部课题,排名第二,2009) 11.服务于中部的国际贸易教学改革的研究(省教育厅课题,排名第三,2007.12) 12.山西焦炭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省社科联课题,排名第三,2007.10) 13.参编教材《现代市场营销学》(杨勇主编,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14.参编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韩军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武英芝女,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 经济学硕士,1994年10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原山西省供销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主讲过《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证券与期货》、《证券发行与交易》等多门课程。 荣誉奖励 1、2007年度、2010年度学院“优秀教师”的称号; 2、2009年,获世华财讯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 3、2009年首届全国商科教育实践教学大赛中,作为项目负责人,参赛的“金融学专业(证券投资方向)整体实践教学方案设计”获——专业建设整体实践教学方案一等奖,该作品同年获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0年第二届全国商科教育实践教学大赛中,作为项目负责人参赛的“《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课件”获——多媒体课件类二等奖。 科研成果 《对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价值的分析》,《理论与探索》,2004.6; 《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探讨》,《中国审计》,2006.1, 《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中国审计》2006.12; 《论民营经济与资本市场对接》,《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股权分置改革成败的探讨》,《经济师》,2009.4; 《市盈率在股票投资价值分析中的应用》,《生产力研究》 2009.10 《融资融券交易中的投资风险及其控制》,《中国城市经济》,2010.9; 参编教材《财务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隋静主编, 2009年1月第一版; 参编教材《财务管理实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隋静主编, 2009年3月第一版。 参编教材《货币银行学》,并担任副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二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