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苞谷 |
释义 | 植物形态块茎扁球形,直径约3厘米。鳞叶宽线状披针形,内面的长15-20厘米,带紫红色。叶1,叶柄长30-50厘米,密被乳突状白色弯刺,基部5厘米鞘筒状,鞘上缘斜截形,直径2厘米;叶片3全裂,裂片无柄,中裂片宽倒卵形,先端微凹,具细尖头,基部楔形,长16-23厘米,宽18-27厘米;侧裂片菱状椭圆形,长17-28厘米,宽15-22厘米,中肋背面具白色弯刺。幼株叶片边缘深波状而叶柄和叶裂片中肋背面无刺或有极稀疏的弯刺。花序柄长25-60厘米,具疣,粗糙。佛焰苞暗紫黑色,具绿色纵纹,管部圆柱形,长5-6厘米,喉部无耳,亦不外卷;檐部倒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渐尖,近直立,长8-12厘米。肉穗花序单性,雄花序圆柱形,长约3厘米,雄花具短柄,花药2-3,黄色,药室扁圆球形,汇合,顶部马蹄形开裂;雌花序圆锥状,长2-3厘米,子房圆柱状,柱头盘状,近无柄;各附属器圆柱形,长6.5-9厘米,基部骤然增粗2.5-4毫米,基底截形,具长3-5毫米的柄,向上渐狭,伸出喉外,近直立。花期5-6月。 产地生境我国特有,产四川东部、湖南东北部、湖北西部、河南西部、陕西秦岭南北、甘肃南部,海拔1300-2900米,生于干山坡林下或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巴东。 相似物种区别外形与象南星A. elephas比较接近,本种的特点是老株叶柄及叶裂片中肋的背面具扁的白色弯刺,附属器较短小,圆柱形,长6.5-9厘米,近直立,在地理分布上是象南星在秦岭、巴山地区的替代种。 用途块茎入药,内服治劳伤,祛痰、止咳、镇痛,外敷疥疮、痈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