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成都地铁1号线
释义

成都地铁一号线工程北起大丰站,南至广都站,规划线路全长约31.6km ,设23个站,其中地下站18座,高架站5座,一座控制中心,一处停车场,一处车辆段,两座主变电站。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为成都地铁一号线初期建设线路,北起升仙湖站,南至世纪城站,全长18.5km 。

线路规划

成都地铁 1 号线工程北起大丰站,南至广都站,规划线路全长约 31.6km ,设 23 个站,其中地下站 18 座,高架站 5 座,一座控制中心,一处停车场,一处车辆段,两座主变电站。

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为成都地铁1号线初期建设线路,北起升仙湖站,南至世纪城站,全长18.5km ,全部为地下线,共设升仙湖、火车北站、人民北路、文殊院、骡马市、天府广场、锦江宾馆、华西坝、省体育馆、倪家桥、桐梓林、火车南站、高新、金融城、孵化园、海洋公园(暂未开放)、世纪城等 17座地下车站,并与规划 5 、 6 、 4 、 2 、 3 、 7 号线及 6

号线支线分别在火车北站、人民北路站、骡马市站、天府广场、省体育馆站、火车南站及高新站换乘。全线长18.5公里,工程估算总投资为 69.87 亿元,地铁一期技术经济指标每正线公里为 4.37 亿元。 全线建成后,初期可形成的最大客运能力为全日客流 29 万人次,从而减少地面交通压力,较大程度地缓解沿线区域交通紧张矛盾,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和乘车环境。

技术指标

车辆采用B型车(车宽2.8m),最大行车速度80km/h;

初、近期拟采用4辆车编组(4门/每车),远期采用6辆车编组;

系统最大设计能力30对/小时;

按地震烈度为7度设防;

成都1号线是目前国内技术和设备最先进的地铁线路之一。

主要机电设备标准

(一)供电:采用集中供电,两级变压。设置电力监控(SCADA)系统,对全线的主要供电设施实施监控和管理。

(二)环控:采用屏蔽门系统。

(三)通信:系统由传输网络、公务及调度电话、无线通信、广播、时钟、视频监控、电源及接地、网络管理等子系统组成。

(四)信号:选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包括:列车自动保护(ATP)子系统、列车自动监控(ATS)子系统、列车自动驾驶(ATO)子系统和正线微机联锁设备;车辆段设置微机联锁设备。

(五)售检票:自动售检票采用计程、计时全封闭式多级票务管理系统。储值票、单程票采用非接触式集成电路IC卡。

(六)消防:地铁消防配备完整独立的水消防系统,消防系统在车站和区间内形成环网。

(七)防灾:防灾及机电设备监控采用中央和车站两级控制管理,实现中心、车站、就地三级控制。当发生火灾时,防灾报警系统发出指令,机电设备监控系统按预定模式,将相应的设备运行转换为火

特色

全线都是无缝钢轨

地铁1号线轨道与市民熟知的铁路轨道大不一样,是由1500多个长25米的轨排连接而成。“可别小看了轨排的安装,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精益求精。”据成都地铁建设事业部部长马文义介绍,首先要在地面上安装长25米的轨排,轨排安装完毕后,用吊车送入地铁隧道入口。再利用特制的平板车将轨床送入轨道内部。到达指定地点后,开始铺设轨排并准确定位。这些工序完成后,再用混凝土对轨排进行整体灌注,让其整体固定在隧道里。“每个单长25米的轨排在完成铺设灌注工序后,要将每段轨排之间的缝隙进行焊接,最终形成无缝铁轨。”马文义讲解,之所以要处理成无缝铁轨,一方面可以延长铁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保证将来列车在高速通过铁轨缝隙处所造成的颠簸,从而给乘客带来更高的舒适感。

平均每小时36公里

据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肖中平介绍,火车的时速都已经提升到200公里以上,但是地铁因为站点间距比较短,如果速度快了,还没开就过站了,所以设计的时速将控制在80公里,平均运行速度约36公里每小时(包括进站和乘客上下车时间),这个速度乘客不会感到一丝颠簸,便于工作压力大的市民在乘车过程中休息,不到半小时就可以从1号线的第一站到达最后一站,完成从南到北的空间转移。

能承受40度内的温度变化

成都地铁1号线的无缝钢轨质量可以和高速铁路轨道相媲美,钢轨能承受40摄氏度内的温度变化,不论冬夏,都能较好地“锁定”轨温,确保轨道状态平稳,建成通车后具抗冲击和抗疲劳功能、使用寿命长、运行稳且速度高,乘坐舒适平稳如行驶在最现代的高速铁路上。

18个站风格都不同

成都地铁1号线站点外观采用流线型设计,与地铁公司LOGO有异曲同工之处,远远看去也酷似一辆正在全速前进的地铁车头。站点两侧采用钢化玻璃封闭,顶部采用材质较好的铝板,站点外周围用花台围着,出入口上方用中英文标注站名。

为保证站点特色,地铁1号线每个车站内装修都与地面建筑、区域特色相结合,每个车站装修风格都不相同,如世纪城站体现国际化大都市特点,文殊院站体现复古特色,海洋公园站呈现蓝色调。所有站点的地面用花岗石,墙面用无机图板,顶面采用不同类型的铝天花,如方板、垂片式、平板等灾运行模式。全线设备监控系统采用分级、分布式系统结构,即现场分散控制,中心集中管理。

开工建设

经过13年的筹备,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于2005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

据了解,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总长度近16公里,设地下车站15座,工程总投资70亿元。成都地铁1号线是成都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的骨干线路,根据规划,成都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将由7条线路组成,线路总长度274公里。

通车时间

历时4年多的紧张施工后,2010年10月,成都就将正式驶入“地铁元年”。2010年1月12日,”1号线一期工程保开通动员誓师大会”会场,成都地铁公司新任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喻宁跃、3个分管副总以及成都市建委、交委巡视员悉数列席。土建、运营、设计、监理等方面的200余名参建单位代表无一缺席。在成都地铁公司发出保证宣誓:保质保量保安全,在地铁公司制定的2010年施工计划(时间节点)任务书限定的时限内,完成新的节点工期。目标直指确保成都地铁1号线2010年10月开通运营。

票价

针对市民普遍关心的成都地铁票价问题,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肖中平表示,票价将在2010年上半年举行听证,票价会考虑到成本核算、电价,还有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客运市场,以及市民的承受能力。“但是肯定一点的是,我们采用的是一种城市一卡通,对持卡人有优惠,包括和公交的联乘,这个跟月票差不多了。”

肖中平表示,初步制定成都地铁起步价为2元,同时每增加1公里就增加0.2元,并根据站点距离依次递增实行阶梯票价,“全程18.5公里只要4.5 元”。但肖中平也表示,这一票务方案还要上报市政府相关部门,并根据政府的相关票价政策,召开必要的听证会等,然后才能确定最终票价。成都地铁票价最终采纳了大多数听证代表的意见:起价2元,可乘坐6个区间,超过6个区间票价递远递增。昨日,市物价局发文公布了我市地铁1、2号线一期线路票价标准,从地铁开通试运营日起开始执行,同时相关票价优惠办法也一并出台。

起价2元:超过6个区间开始加价

“结果是按方案一执行的。”昨日,市物价局称,经公开听证后形成的票价方案报市政府同意,决定我市地铁1、2号线一期线路票价均采用2元起价的区间计价制。起价2元可乘坐6个区间,乘车距离超过6个区间的,采用递远递减的方式计价,即3元最多可乘坐10个区间,4元最多可乘坐16个区间,5元最多可乘坐24个区间。地铁1号线一期共有17个站,全程票价为4元;2号线一期共有20个站,全程票价5元。

票价优惠:市民刷卡9折 中小学生5折

注:高峰时段即工作日的周一至周五7:30-9:00及17:30-19:00。非高峰时段持老年人记名天府通免费乘坐地铁,50次/月。

义务兵、革命伤残军人、伤残人民警察、盲人:凭相关有效证件免费乘坐地铁。儿童:1名成年乘客可以免费携带1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乘车,超过1名的,按超过人数购票。

建设情况

2005年12月27日,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开工;

2008年5月16日,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开始铺轨;

2009年4月27日,成都地铁1号线车辆在青岛四方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下线;

2009年5月28日,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洞通;

2009年11月30日,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轨通;

2010年2月11日,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电通;

1-3期工程

一期工程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北起升仙湖站,南至世纪城站,全长18.5km,全部为地下线,共设17座地下车站,2010年9月27日正式开通试运营。

二期工程

成都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为一期工程的南延线,起于世纪城站,止于广都北站,全长5.4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5座车站。工程于2011年12月28日动工,将于2015年底前建成投运。

三期工程

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包括南延线部分和北延线部分。南延线部分起于广都北站,止于天府新客站(规划位置在双流正兴与兴隆间)。北延线部分从升仙湖站向北延伸2.5公里,全线地下,设2站。

1号线列车

成都地铁1号线使用的列车是由中国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首列列车于2009年4月27日下线,全部17列102辆列车将于2010年5月抵达成都。车辆均为B型车,6节编组,动力配置为4M2T,使用接触网供电。每个车厢的高度为3.8米、宽为2.8米,长度为19.52米,其定员载客数量为1468位、超员载客数量为1880位,高峰时期,每小时单向输送旅客能力为4.4万人次。

成都地铁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平均旅行速度约每小时36公里(包括进站和乘客上下车的时间)。每列列车设置一个司机,司机的职责主要是进行列车开关门的管理,以及非正常情况下的列车操控。正常情况下,地铁列车是由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可实现列车的准点发车及停靠。

全线站点

升仙湖站:位于双沙桥附近,升仙湖下方,是1号线一期工程起点站,附近有皂角树车辆段,设置4个出入口。

火车北站:位于国铁成都站下方,与规划中的5号线交汇,设置4个出入口。

人民北路站:位于人民北路和一环路口下方,与规划中的6号线交汇,设置3个出入口。

文殊院站:位于人民北路与新华大道路口下方,靠近文殊院、文殊坊,设站5个出入口。

骡马市站:位于人民中路与羊市街口南部,靠近体育中心,与规划中的4号线交汇,设置3个出入口。

天府广场站:位于天府广场下方,与建设中的2号线交汇,设置4个出入口。

锦江宾馆站:位于人民南路与指挥街口北面,设置4个出入口。

华西坝站:位于人民南路三段,靠近四川大学华西校区,设置3个出入口。

省体育馆站:位于人民南路与一环路口下方,与规划中的3号线交汇,设置6个出入口。

倪家桥站:位于人民南路与领事馆路口下方,设置3个出入口。

桐梓林站:位于人南立交桥以南,设置4个出入口。

火车南站:位于国铁成都南站以南,与规划中的7号线交汇,设置5个出入口。

高新站:位于天晖路下方,靠近成都高新国际广场,设置3个出入口。

金融城站:位于安远路下方,与规划中的6号线支线交汇,设置4个出入口。

孵化园站:位于安远路和孵化园北路口下方,设置3个出入口。

海洋公园站:位于规划建设的海洋公园下方,设置2个出入口。

世纪城站:位于天府大道和新世纪西路口以南,是1号线一期的终点,靠近成都世纪城新会展中心,设置4个出入口。

站点装修寓意

成都地铁1号线17个车站按照“一站一景”的设计原则,在装修风格上,既融入了成都的历史及文化,又整合了周围的区域特点,她们像17颗明珠一般,将成都文化的魅力向乘客一一展示。(一)升仙湖站:

在设计上采“天府之源,因水设堰,因堰而成天府”寓意,取笼石技术中的石笼为基础造型元素,以红色和七色星点图案构筑星星点点的花园气息。

(二)火车北站:

考虑到该站与铁路成都站相邻,设计上体现铁路相关的车轮、铁轨等元素,增强火车北站作为成都的北大门的标志性及可识别性。

(三)人民北路站:

该站负一层为站厅区域,是市民进入乘车的重要区域,因此区域开敞明亮,能够满足市民上下班高峰区的流量需求。站厅在设计风格上较为现代,以黄绿两种活泼的色调呈现给市民。柱面由特殊的砂岩作为装饰,打破常规。

(四)文殊院站:

设计借鉴古蜀文明传统的“八字形”空间构成,让人感受灿烂的文明艺术风格,并将时空定格在“佛经文化” 的氛围中。

(五)骡马市站:

设计追溯到300多年前繁荣的骡马市场中提取元素,用马蹄铁、栓马桩和马的剪影来提升建筑装饰的文化个性,通俗而直观的点明站名主题,易于识别。

(六)天府广场:

在地铁站厅层将本方案结合天府广场地面是以“水”为源点的系列文化景观延伸下来,在中心以“水滴”组景表达“城市坐标”景观。

“水润天府”的成都文化本根和绵延数千年的历史,在城市的中心通过艺术的方式,轻松呈现在乘客面前。

(七)锦江宾馆:

锦江宾馆整体设计是以红色为基调色调,穿插着变幻的线条,以“蜀锦”、“织机”为建筑装饰元素,抽象地再现古代蜀锦的织造过程,使站点装饰与城市的地域文化个性相结合。而雕花柱面呈现出的中国风又与现代线条结合,呈现给市民中西结合的时尚。

(八)华西坝站:

从车站所处华西坝建筑中提取斗拱等元素,色彩以黑白为主,点缀金色,使乘客感受到来自“华西坝”的生活印象。增强了该地铁站的地域识别性。

(九)省体育馆站:

设计以五环图案构筑体育主线,并以材料反差及加工工艺体现主线。

(十)倪家桥站:

通过川西地方特色的民间“竹编”工艺符号结合“竹编”特有的色彩来体现浓烈的民俗氛围。

(十一)桐梓林站:

因该站处于欧洲风情街旁,因此设计融入了浓郁的欧式建筑特色,与地面的景观相辅相承。

(十二)火车南站:

设计将天府立交斜拉桥及铁路元素渗于整体空间。浓郁的路桥氛围能使乘客立即联想到车站所处的地面环境。

(十三)高新站:

用 “竹”的意象营造出自然亲切与丰富的空间内涵。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四川的“熊猫文化”。

(十四)金融城:

将地面标志性建筑符号用于车站装饰,使其与站点周边环境形成一致,蓝色与浅灰色的清爽搭配让乘客赏心悦目、平静舒适。

(十五)孵化园站:

借用电路板的局部形态体现高科技的主体。整个站厅采用米白色,体现出现代、简洁、时尚的风格。

(十六)海洋公园:

以鱼和水为建筑元素,营造出轻松、愉悦、奇幻的水族空间氛围。

(十七)世纪城:

以“信息交流”为主题,运用线条和色彩使整个空间形成了强烈的多维视觉印象,寓意丰富的信息,富有现代感和韵律感。

历史

2010年9月27日,成都地铁1号线举行开通试运营首发仪式。经过4年多的紧张施工及运营筹备,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于当日正式开通试运营。这是我国西部地区开通的首条地铁线路。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为南北方向,贯穿成都市主城区,全长18.5公里,共设17座车站,工程投资约80亿元。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27日正式开通试运营,试运营期间,每天的运营时间是早上七点到晚上九点,列车运行最小间隔是十分钟,单向高峰小时运力到11010人次/小时,每日载客量约18-20万人次。为了让乘客更清楚列车到站时间,在每个车站外设立了时刻表,标注了首班车和末班车的到站时间,乘客可以根据这一到站时间和间隔时间,确定自己的乘车时间。艰辛历程

1992年12月,成都市向国家计划委员会上报了《成都市快速轨道交通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这标志着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开始了地铁申报工作,并走过了13年漫长的申报历程。

2005年8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文通知,《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顺利通过国务院审批,

2005年11月1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成都地铁1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5年12月28日成都地铁破土动工,

2009年5月28日实现全线洞通,

2009年11月30日实现全线轨通,

2010年2月11日实现全线电通,

2010年2月2日完成了全线车辆冷滑,

2010年5月28日完成了全线车辆热滑,

2010年9月27日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试运营。

成都地铁“计次卡”开售

2011年1月6日,成都地铁一号线“计次卡”和“生肖纪念卡”开售,市民在部分站点的红旗、舞东风超市均可买到。

“计次卡”90元/张,其中押金10元,车费80元,可乘坐地铁40次,其次数有效期自购买之日起30日内有效。“计次卡”可反复充次,消费满40次或超过车费有效期后,乘客可到地铁车站票务中心办理续充,再次缴费80元,购买40次乘坐次数,有效期自续充之日起30日内有效。

“生肖纪念卡”售价98元,其中有50元车费。该卡不可以充值,如果市民要使用该卡乘坐地铁,则按照乘坐的区间,像平常一样扣费,坐6个区间为2元、10个区间3元、坐完全程4元。但可享受尾程优惠,即50元车费仅剩1元时,可以享受全程乘车。

市民可在下列站点的红旗、舞东风超市购买:

火车北站:舞东风(D口)

人民北路站:红旗(D口)

文殊院站:无

骡马市站:无

天府广场站:无

锦江宾馆站:红旗(C口)

华西坝站:舞东风(C口)

省体育馆站:红旗(C1口 C2口)

倪家桥站:舞东风(A口)

桐梓林站:红旗(D口)

火车南站:舞东风(B口)

高新站:红旗(A口)

金融城站:无

孵化园站:舞东风(C口)

海洋公园站:无

世纪城站:红旗(C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