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沙石峁村 |
释义 | 基本概况沙石峁村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是一个拥有9个村小组,310多户,1350人的行政村,村子不大不小,人口不多不少,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县城不到15公里,北接沙漠,南临芦河,靖杨公路横跨其中,全村耕地面积5000 亩,而水地就占到3000 亩,人均2.2 亩。到2010年年底,沙石峁村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811.16万元,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337元,位居全县行政村第18位,成为全县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经济发展该村根据市场调研和本村的生产实际,为村上制定经济发展思路,并将其编成顺口溜,叫做“一育苗、二种菜、劳务输出来钱快”号召群众抓住主导产业,发展经济。为了带动示范,将自家的十几亩水地全部种上了樟子松树苗,村里人看到后,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全村一下子苗木种植突破了一千多亩,有的农户人均达种植到了两亩。到2010年秋后起苗,全村收入达到 500 多万元,仅此项人均增收入达到三万多元。而通过县上配套和群众自筹建起的100多座大棚蔬菜,更是让村民们的腰包第一次鼓了起来,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沙石峁的主导产业,在短短的三年内,越做越大,形成规模。“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也有明显成效,丁家沟村民购买专用机器,投资生产温棚草帘,收入可观;韩家湾村民依靠园区大搞第三产业,全村组18户人,家家是商品房,人人做买卖,年人均纯收入超出两万多元;沙石峁村民大办养殖场,建起百头以上养猪场8个,千只以上养鸡场3个,发展各类商业网点30多处。 基础设施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全村土地资源迅速升值,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但是由于村委班子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村民矛盾纠纷不断,错失了发展机遇。村上的面貌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尤其是电力等基础设施明显落后,尽管村上在上世纪80年代就通了电,但是由于当时所用电力设备陈旧,架设线路的电杆全部是柳杆杆,因为村集体经济薄弱,无法投入资金维护,线路是常年风吹日晒,严重老化,遇到刮风下雨天,经常是杆倒线断,不用说干旱时抽水灌地,就是日常的家户照明也有时难以保证,一些村民花钱买来的家用电器,眼睁睁用不上,成立摆设。到2008年甚至有两个村村民出现了重新点上煤油灯的情况。该村为了突破这个“瓶颈”,经多次联系,得到县电力局支持,电力局施工队开进村里,冒着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施工。经过两个月的奋战,架设高低压线15.36公里,安装变压器5台,将全村老化的线路全部进行了改造更新,为群众彻底解决了用电难的问题。2010年6月,他又抓住靖杨公路自来水改线工程实施的机遇,撘车将原来未通水的三个自然村接通输水管线,使全村通电通水率达到95%以上,奠定了产业的发展基础。为了改善村党支部办公设施条件差的状况,尽快适应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要求为契机,2010年,多方争取资金一百多万元,建了一座700多平米的两层办公楼,设有党员活动室、计生“三查室”广播宣传室、档案室等,现已投入使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