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莎草纸祭文亡者之书 |
释义 | 名 称:莎草纸祭文“亡者之书” 作 者: 佚名 创作时间: 公元前3世纪——1世纪(托勒密王朝) 分 类: 综合,其他 材 质: 带书画的莎草纸 规 格:长109厘米,宽39厘米 收 藏 地: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 来 源 地:底比斯 简 介: “亡者之书”指的是祭文,它一般写在莎草纸上,从十八王朝起就被放在棺椁内或木乃伊旁。祭文中包括一系列与宗教或魔幻术相关的咒语,它们可以保证死者的灵魂顺利进入灵界。在古埃及的语言中,“亡者之书”的含义事实上就是“重见天日之书”。进入灵界的旅程分为几个重要阶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来到奥西里斯的面前接受最后的审判,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永生。每部“亡者之书”都分为193“章”,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就是与文字相搭配的插图,它们色彩鲜艳,线条精细,着重细节的刻画,即使从内容上已经限定了一定的格式,但从构图上却不失活泼,因此每幅插图都称得上是一幅杰作。祭文开篇的章节涉及葬礼,其中包括许多驱除死者敌人的咒语和经文;接下来是亡灵重见天日以及前往奥西里斯主持的审判旅程,到达终点之后接受奥西里斯的审判,图片中展示的祭文片断就是这一审判场景,又被人称为“称量灵魂”。审判在“真理大厅”里进行,大厅的立柱均呈莎草状,左侧是木乃伊造型的奥西里斯头戴阿提夫(atef)王冠,,手执权杖和长柄宫扇;画面的上方是42位头戴代表真理的羽毛的法官,正中央的是阿努比(Anubi)神,他在天平的一侧放入死者的心脏(智慧和意志的起源地),另一侧放上代表真理的羽毛,最后是文字神托特记录称量的结果:如果死者的心脏因罪恶多端而超重,旁边的狮身鳄鱼首恶魔就会吃掉死者的心脏;如果称量合格,死者的亡灵就会在灵界过上幸福的生活:在画面中肥沃的土地上丰衣足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