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僧格林沁碑 |
释义 | 简介僧王陵位于风景优美的虎山脚下,气势恢弘,高5.66米的龙纹大理石“圣旨”碑,记述了大清朝著名的“铁帽子王”僧格林沁一生叱咤风云的功与过。 僧格林沁僧格林沁(1811—1865年),蒙古族,孛尔只斤氏,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图哈撒尔的第二十六代孙,是属于黄金家族的一个分支。僧格林沁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位既复杂又极为重要的人物,这位科尔沁亲王曾参与了道光、咸丰、同治三个时期的朝政,地位尊荣,备受重用,被清廷倚为“长城”,人称“铁帽子王”、“僧王”。 僧格林沁出生在科尔沁左翼后旗,少时因家境贫寒,读书很少,曾跟随父亲毕启到舅父家放羊。后来,僧格林沁的族叔孛特纳木多布斋(扎萨克多罗郡王)因膝下无儿,便选了仪表非凡的僧格林沁为嗣子,承袭科尔沁扎萨克多罗郡王爵,并且由于僧格林沁的养母(孛特纳木多布斋之妻)是清道光帝的姐姐,他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皇亲国戚,他的穷困命运从此发生了重大转折,仕途更是一帆风顺,平步青云,先后担任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都统等职。 1860年8月,英法联军二百余艘舰船在北塘登陆,不久,新河和军粮城、唐儿沽相继失守,侵略军水陆夹击大沽炮台,此时僧格林沁抱着与大沽炮台共存亡的决心,指挥了第三次大沽之战,最大限度地阻碍了敌寇的前进。然而清朝廷对僧格林沁的死志却非常担忧,多次下谕“不可寄身命于炮台”,以求保全这位朝廷的栋梁之臣,于是在8月21日北炮台失守之后,僧格林沁便在恒福的严厉劝阻和催促之下(之前恒福便已接到设法保全僧格林沁的谕旨),不得不率余部撤退。在天津、张家湾相继失守之后,僧格林沁被免职。 9月21日“八里桥之战”过后,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城,咸丰帝逃往热河避难,僧格林沁也因抵抗无力,被削去王爵。 1860年(咸丰十年),山东捻军起义活动频繁,清廷恢复了僧格林沁的爵位和一切职位,命其偕瑞麟前往镇压,却不料此次出征却接连受挫,清军多次败北。此时又逢山东境内多处发生反清起义活动,僧格林沁及其部署又四处奔忙予以镇压。同治二年,捻军首领纷纷被擒杀,并且失去了最重要的根据地,僧格林沁因镇压捻军有功,被清廷赏赐世袭亲王。 同治三年,僧格林沁部在同新捻军的战斗中又多次遭到惨败。四年,捻军进攻山东,僧格林沁的人马经过数月的追击,疲惫不堪,伤亡惨重,终于在1865年5月18日的曹州(今荷泽)之战中陷入全军覆灭的境地,僧格林沁也在慌不择路的突围中被捻军乱中击毙,斩首于马下。 僧格林沁阵亡后,朝野震惊,清廷为此缀朝三日,同治皇帝亲往僧王府中致祭,并在北京和盛京为僧格林沁设立祠堂,将他的遗体安葬在法库县巴尔虎山,谥忠,称“忠亲王”。 僧王陵建筑颇具规模,占地面积约七十亩,分内墙,外墙两层陵院,有御碑楼、大门、过厅、更房、朝房、飨殿等古建筑群体,气势恢宏。 如今的僧王陵是剩下一个驮龙碑,碑上雕竖行龙纹,碑高5.66米,宽1.30米、厚0.55米。碑首刻“圣旨”二字,碑文为同治四年(1865)同治皇帝亲自手书。碑的正面以汉、蒙两种文字记述着僧格林沁生平,碑阴部分篆刻汉、蒙两种文字“大清同治四年乙丑十一月二十日建”汉文碑文全文60句,310个字,150多年过去了,字迹仍然清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