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色素色
释义

色素色( pigmentary colour)又称化学色(chemical colour),是昆虫着色的基本形式,这类体色是由于虫体一定部位有某些化合物的存在造成的,这些物质吸收某种长光波,而反射其他光波形成各种颜色。这类物质一般是新陈代谢的产物,如黑色素和嘌呤色素,但黄色的类胡萝卜素来自食物,它常与蓝色四吡咯色素结合,形成很多昆虫的绿色。根据色素所在位置不同,色素色又可分为表皮色、真皮色、真皮下色和表皮上色4类。翅上的斑纹属表皮色,其特点是昆虫死后仍保持稳定。蜻蜓体色中的黄色斑来自真皮细胞层,因而虫体死亡后,随着皮细胞破坏而消失。有些昆虫体壁透明,其体色由内部器官的颜色来决定称真皮下色。有些昆虫如蜻蜓当性成熟时表皮上出现柔软的绒毛似的白色蜡质,称表皮上色。

昆虫色素种类很多,许多昆虫典型的褐色或黑色都是由于黑色素造成的。黑色素的化学性质稳定,它的形成是昆虫排除体内有毒代谢产物的一种途径,对昆虫具有保护作用。

环境因素对色彩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温度、湿度和光等。高温使色彩变得深暗,低温则变淡,因此在不同的季节中,同一种蝶类颜色深浅是不同的。湿度大使色彩深暗,而干燥则使色彩变淡,例如生活在山上的蝶比山下的蝶颜色要深些。光的强度也能使色彩改变,如菜粉蝶蛹的体色随化蛹场所的色泽而改变,短光波能使之产生黑色素,而长光波可以消除黑色素。另外,昆虫体壁的色彩还可受昆虫体内咽侧体所分泌激素的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