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姓副都统辖区
释义

清代,吉林将军辖区下设的二级政区。副都统驻三姓城。

三姓,满语“依兰哈喇”,汉译“依兰”为“三”,“哈喇”是“姓”。据史料记载,三姓一带是赫哲人居住的地方。清初,将卢业勒、葛依克勒、胡什哈哩、舒穆鲁四姓赫哲族长编为世管佐领,后胡姓徙居宁古塔,余卢、葛、舒三姓,遂称其地为“三姓”。

三姓城(今依兰县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也是清初东北地区七大重镇之一。三姓城三面环水,向为水陆交通要冲。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在三姓筑城,设协领驻守,隶属宁古塔副都统管辖。1731年12月20日(清雍正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清廷批准,添设三姓地方副都统。翌年3月12日(清雍正十年二月十六日),委任觉罗五十七为三姓副都统,隶属宁古塔将军(后改吉林将军)管辖,下领三姓、富克锦(今富锦市)两个驻防协领。

三姓副都统辖区最初范围广大,包括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下游、库页岛及乌苏里江流域的绝大部分地区,东到海和约色河以北地区,西隔毕占河与黑龙江将军辖区接壤,北至乌梯河以南,南至蜂蜜山与宁古塔副都统辖区毗连。1858年和1860年(清咸丰八年和十年),不平等的中俄《瑷珲和约》和《续增条约》(又称《北京条约》)签订后,中俄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划分疆界,三姓副都统辖区大为缩小,东至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界,西至玛珽河(蚂蚁河)与阿勒楚喀副都统辖区接壤,南与宁古塔副都统辖区为邻,北以松花江北岸三四十里(不等)与黑龙江将军辖区毗连。1906年2月(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吉林将军奏准于三姓城设置依兰府。1909年6月2日(清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清廷批准,裁撤三姓副都统,设置东北路兵备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