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维语法理论 |
释义 | 三维语法是讲语法有三个平面或三个角度或三个侧面,也就是语法系统有三个子系统:句法系统、语义系统、语用系统。三个平面应该理解为“三维”,就好比一个立体的长、宽、高。用三个平面的理论构建起来的语法学说,可以称之为“三维语法”。把三个平面理论的语法称作三维语法还有个好处,就是好说好记,而且跟其他语法学说的称呼比较协调,如可以有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功能语法、三维语法等等。三维语法是从句法(Syntactic)、语义(Semantical)、语用(Pragmatical)三个角度来研究语法,也就是现在大家所说的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语法。 三维语法的形成 20世纪80 年代,中国的语言学家受到国外的有关理论的影响,运用辩证的方法来借鉴国外的相关学说,开始倡导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自成体系的三个平面的理论。这个理论虽渊源于国外,但由于结合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实际并有所发展和创造,因此有自己的特色。 这个理论在中国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是语法学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共同努力的学者,不仅包括明确倡导“三个平面”理论的学者,也包括一些虽然没明确提及“句法、语义、语用”这三个平面,但实际上也有相同或相近思想的学者。如朱德熙、③邢福义④等。还有些学者虽然不提“三个平面”,但在研究中不再单纯地进行句法分析,而是在句法分析的基础上加强了语义和语用分析并在分析时互相结合起来,这实际上有意或无意地运用了三个平面的思想。 三维语法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汉语语言学界对三个平面的理论十分重视,人们对它给以很高的评价。现在绝大多数的学者已经接受了三个平面的概念,它已经在汉语语法研究中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少学者正在把这个理论运用于汉语语法研究的实际。这方面的研究文章越来越多。 人们对三个平面的理解和解释不完全一样,这是完全正常的现象。一个学说或一种理论,在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内部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或者使用着某些不同的术语,这在语言学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三维语法虽然建立起来了,然而还需要不断完善。 三维语法对继承并吸取了国内外各种语法学说的精华,结合汉语的语法事实加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语法理论体系,它跟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和功能语法的框架或体系也就不一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