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维可视化 |
释义 | 三维可视化是用于显示描述和理解地下及地面诸多地质现象特征的一种工具,广泛应用于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的所有领域。三维可视是描绘和理解模型的一种手段,是数据体的一种表征形式,并非模拟技术。它能够利用大量数据,检查资料的连续性,辨认资料真伪,发现和提出有用异常,为分析、理解及重复数据提供了有用工具,对多学科的交流协作起到桥梁作用。 三维可视化既是一种解释工具,也是一种成果表达工具。与传统剖面解释方法完全不同,常规的三维解释是通过对每一条地震剖面上的每个层位、每条断层拾取后,再通过三维空间的组合来完成的。三维体可视化解释是通过对来自于地下界面的地震反射率数据体采用各种不同的透明度参数在三维空间内直接解释地层的构造、岩性及沉积特点。这种三维立体扫描和追踪技术可使解释人员快速选定目标,结合精细的钻井标定,可帮助解释人员准确快速的描述各种复杂的地质现象。 三维可视化是根据数据体的透明度属性,假定地下界面的反射率是地下界面的原始、真正的三维模型,本质上讲,它是由三维空间中的构造、地层及振幅属性综合组成的。无论是做三维区域分析,还是做特定前景目标评价(包括流体界面识别),都可以通过这种‘进去看’的方式来快速完成。在基于三维象素的立体可视化中,每个数据样点都被转换成为一个三维象素(其大小近似面元间距和采样间隔的三维象素)。每一个三维象素具有与原三维数据母体相对应的数值,一个三色(红、绿、蓝)值以及一个暗度变量,该变量用来调整数据体的透明度。这样,每一个地震道被转换成为一个三维象素柱。 利用三维可视化软件进行地层解释的基本步骤,包括: 1.三维数据体浏览; 2.选择目标区(将主要目标区之外的数据体去掉); 3.对目标区进行透明化显示; 4.对显示结果进行地震相分析; 5.结合钻井地质分析绘制沉积相平面图。 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实例: 某勘探区属于陆相断陷盆地,经历了数次剧烈的地壳运动和火山活动,现存地层有多个不整合面。恢复古地理形态,特别是恢复主要成藏期的古地形,对于确定油气生成的部位、运移的方向和路径、富集的位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确定油气位置,提高了钻井成功率。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