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节龙 |
释义 | 三节龙,即三节龙·跳鼓舞,是一种地方跳鼓舞的简称,它在湖北仅见于云梦县的伍洛寺 镇,是极具地方风俗特色的龙、鼓舞。 每年正月十二,伍洛寺镇人纷纷走出家门舞龙跳鼓。这里的龙、鼓舞新 颖活泼,粗犷豪放。龙灯、皮鼓在人们手中上下翻飞,鼓声如雷,人声如潮, 舞出了火爆热烈的节日气氛。 伍洛寺镇的龙灯造型奇特,一条红色白须老龙,身长12 节,左右相伴的 有两条三节小龙,一条黄色长红须,一条黑色长乌须。这两条小龙由龙头、 龙身、龙尾3 节组成,长6 米左右。三节小龙的头为鹅颈头,头顶扎一只蟾 蜍。龙嘴含珠,身披绣花衣,龙尾扎成燕子尾状,整个形体奇异有趣。 三节小龙舞由3 人表演,在鞭炮声中,三节小龙翻滚盘旋,众多的男鼓 手左手持鼓,右手持槌围在龙的四周,随着龙舞的起伏且鼓且舞。小伙子们 一边吆喝,一边原地跳跃、击鼓,鼓槌飞劲,鼓声如雷,煞是壮观。跳得高、 打得响、吼得欢是跳鼓舞的要求。三节小龙舞有一个独特的动作“龙咬尾”。 传说龙喜欢吃烧燕肉,南朝的梁武帝献烧燕给龙女,龙女吃了以后非常惬意, 送了不少宝珠给梁武帝。后来人们为得到龙的宝珠,将龙尾扎成的燕子形状, 在龙舞中不断让龙回头自咬,满足龙的嗜好,好让龙高兴之后吐珠,赐福百 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