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家村竹马舞 |
释义 | 简介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小铺乡三家村“竹马舞”竹马舞又称“跑竹马”。竹马是一种民间舞蹈所用的道具,每个重约7公斤,由多层麻纸打造而成,不仅外形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而且耐摔耐碰、不生虫不变形,经久不腐,是民间艺人的一门绝技。表演者一般是把竹马用绳索捆在身上,并手持马鞭,随着乐器做出各种骑马动作。 该舞粗广豪放、动作逼真,步伐骄健,大阵变化结构严谨,缓时銮铃叮咚似行云流水,急时战鼓轰轰如万马奔腾,显示其端庄高雅,再现了中原民众的淳朴民风,演唱时悦耳动听,悠闲潇洒。独在其《四句腔》在中原大地独一无二,特再以区区七匹“马”展现万马奔腾之场景,在中原大地绝无仅有,风格独特。 起源、传承与发展这种表演起源于明朝初年,是当时三家村先民们为庆丰收、闹新春“呈技艺以悦神明”的喜庆活动而创作,历经社会变迁、战火洗礼,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据传,三家村竹马舞表演在明万历年间达到高潮,日寇侵占中国后随着古集会的萧条而走向低谷。新中国成立后,民众喜庆胜利,三家村竹马舞再次恢复表演,曾到王庄参加庆贺十三区成立大会演出并获奖。“文革”期间,竹马舞成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象征万马奔腾闹革命,演员们穿着绿军装、戴着军帽多次进滑县演出。后来还外出表演,北到安阳,南至王庄,东至枣村乡,西至浚县,深受群众的喜爱。当地文化部门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竹马舞”的演唱歌词也不断更新,在保留老节目的同时,不断与时俱进,成为群众自娱自乐的好形式。 表演形式竹马舞表演,前有旗、锣、伞、扇开道,紧跟着大号、战鼓、大铙、大镲、锣等烘托。在大号嘹亮、战鼓震天声中,演出队伍随之而来,列队有致,护会人员两边保驾,如皇帝出宫。队伍后边有高音鼓等细铜器敲打随和,煞是热闹。全场演出的演员有100多人。 据介绍,竹马舞用的是打击乐伴奏,包括战鼓、四大钐(大铙、大镲)、尖子号、大锣、马锣、嘟等,打击乐是催阵的战鼓和号角。主要角色包括元顺帝、四位王妃、两员战将。为增加演出的娱乐性,在流传中还加上了韩湘子、丫环、打皇伞的侍者等。表演的线路是古代战场上作战时多种阵法的变化。开始之时,演员用马鞭向观众丹凤三点头,以示尊敬。初起似行云流水,至大阵变化时如万马奔腾,粗犷豪放、大气磅礴。阵势雅名已失传,其俗名有两钐门、十字进、夹底墙、套搭弯、珍珠倒卷帘、连环扣等。 表演中是舞过即歌,演员演唱的是《四句腔》,也称《跑马调》,据传为古老的元曲曲牌。由两位演员各自清唱,然后打击乐(边鼓、中虎锣、二锣、手钗四样乐器)在唱者过渡音时伴奏,腔韵独特,委婉动听,悠闲潇洒,自成一体。传承下来的曲目有《观店》《渡林英》《渡文公》《刘芳孝母》等。节目快结束前,打叉的下场。“打叉”顾名思义即丑角,以搞笑为主,演员以独特的节奏和腔韵及诗歌快板的形式讲述故事,令听众捧腹大笑,喜泪沾襟。 相关评价民俗专家认为,三家村的竹马舞是先民们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结晶,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佐证,是非常珍贵的中华民间艺术瑰宝,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借鉴、科学研究、艺术观赏、保护传承价值。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