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都澳风景区 |
释义 | 三都澳,在宁德市东南面,为闽东沿海的“出入门户,五邑咽喉”。由三都、青山、斗帽、白匏、鸡公山5个单岛和一个城澳半岛,14个屿,17座礁,5处滩涂以及官井洋、复鼎洋组成。岛屿连缀,水深波平,腹大口小,能停泊数10万吨巨轮,是世界少有的天然良港。 该港唐朝以前就已开发,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此设有宁德税务总口,下辖9个口岸。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开放为对外通商口岸,次年5月正式成立福海关。嗣后,有英、美、德、俄、日、荷兰、瑞典、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的20家公司在三都设立公司和商行。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将三都澳列为开发的良港之一。 三都澳方圆数百平方公里,澳内有许多形态各异的礁石岸坞,峰奇石怪,遨游三都澳可见到“金龟伏珠”、“鲲鹏展翅”、“烈马回首”、“非洲大象”、“官井洋”、“仙人画”、“古猿人”、“鸡笼屿”、“笔架山”、“螺壳岩”等自然景观。其中“螺壳岩”是一块巨大的孤石似一只海螺用伸出的螺秋腹吸附于斜度在50度左右的大岩石壁面上,海螺内是空心,可同时钻进五、六人,透过螺壳的小孔,能观赏到官井洋的景致。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十分重视三都澳开发,党政军领导人叶剑英、李先念、胡耀邦、陈毅、罗瑞卿、叶飞、杨成武、肖劲光等先后到此视察。诗人郭沫若曾赋诗赞美三都澳:“良港三都举世无,水深港阔似天湖”。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视察时也挥笔写下一幅对子:“群山抱三都风达六级浪不兴,荷叶守澳口水深百米港尽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