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彩驼背乐舞俑
释义

通高56.2cm, 长41cm ;驼高 48.5cm

1959年于陕西西安西郊中堡村唐墓出土载乐骆驼造型精美,色彩艳丽,形象逼真,比例协调,生活气息浓厚。骆驼四腿直立,勃勃挺起,昂首上扬,张口嘶呜。驼身施白釉,颈部上下、头顶、尾巴及前腿上部长毛处施赤黄釉。双驼峰上垫一平台,上铺向两侧下垂的长毛毯,周边垂丝为茄色,毯身菱形格纹饰为错落相间的赤黄及紫、白色。驼背平台上有七个男乐俑,背向盘腿环坐毛毯上,皆头戴帛丝帼头,腰系宽带,身穿圆领窄袖长衫几翻领胡服。一人捧笙执箫,一人怀抱琵琶,一人欲吹排箫,一人手拿箜篌,一人持笛吹奏,一人欲打拍板。中间站立一女歌俑,鬟发高髻,宽衣长裙,体态丰满,作歌舞状。载乐骆驼雄姿英发,似正伴着乐曲悠然前行,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大漠丝路上的民俗风情。据专家研究,从乐舞形象分析,应是盛行于唐开元、天宝年间的“胡部新声”,它开始于新疆,后传至甘肃河西,逐步容入汉族舞乐特点,创造出新的舞乐,并进入宫廷。这组骆驼载奏乐舞俑,是盛唐“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它使我们可以想象出作为国际都会长安当日的繁荣景象,也可印证出唐诗描述的“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的历史场景,还可理解到大唐开放的气魄和中华文化的巨大包容能力。

编者按:骆驼引颈长嘶,驼鞍上铺一有色彩斑斓的毛毯,共有八名男女或坐或站,其中七名男乐手身着汉服,有的吹笛、吹箫、吹笙,有的弹琵琶、弹筝,面朝外盘腿坐着演奏,姿态生动,形象刻画具体朴实,特别一位女子站于乐手之中,正在引颈歌唱,表情十分自然逼真,富有生活情趣。唐代工匠用浪漫的艺术手法将舞台设置在驼背上,可谓独具匠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3: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