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塞缪尔·理查逊
释义

简介

塞缪尔·理查逊(SamuelRichardson,1689-1761),18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保守派作家,作品有《克拉丽莎》、《帕米拉》等。他关注婚姻道德问题,多以女仆或中产阶级女性为主人公,善于描写人物情感和心理,开创了此后英国家庭小说的一种模式。其中,他的作品《帕米拉》开创了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先河。他的写作风格,影响了后世许多著名作家,例如:卢梭的《新爱洛绮斯》。

人物经历

理查逊出身细木匠家庭,十五六岁就开始在印刷店作学徒,利用闲暇自学。经努力他终于成了生意兴隆的出版商,开设印刷厂,当过书业公会的理事长、五室印刷人。他应书商之约,写《模范尺牍》,“用通俗的文笔,为自己不善写信的乡间读者们作参考之用”,不仅提供人们可参考模拟的尺牍范本,也进行训世说教。尺牍内容复杂,其中有些书信谈到某家的女儿在外雇工,雇主企图诱惑她,父亲致书女儿,女儿接受父亲的劝告,准备辞工。理查逊把这个情节发挥为一系列信件,发展成他的第一部书信体小说《帕米拉》(1740—1741),副题是“美德有报”。

《帕米拉》

小说的故事很简单,年轻女仆帕米拉·安德鲁写信给父母和两个朋友讲述在东家的经历。少主人B屡次欲诱惑她,她坚决的拒绝并离去,B仍纠缠不休。帕米拉的美德终于使B产生了真爱,决心娶她为妻。小说出版后大受欢迎。理查生把帕米拉作为美德和正义的化身。她对B的抗拒,出于一种“女德”,也是出于对自己尊严的维护。她在给父亲信中写道:“..可以看出穷人是如何受骄傲的阔人的轻视!但是我们是平等的,许多绅士们夸耀他们的门弟,其实未见得象我们的身世清白。——这些骄傲的人一定是从未想到人生如何短促,尽管荣华富贵,总有一天他们须和我们立于平等地位。哲学家说得好,国王的骷髅与穷人的骷髅并无两致。再说,他们不知道,到末日,最富有的王侯与最贫穷的乞丐都要站在同一个伟大的裁判者面前..”。这种搀杂宗教色彩的平等观念是18世纪资产阶级典型的心态,他们要求与上层社会的人士平起平坐,而政治要求又与清教观念揉合在一起。在帕米拉的故事里,包含了基督徒摈弃私欲、经受考验而后得救的清教道德观念,即常见的抵御诱惑的主题。资产阶级清教观念中既有进步、真诚的一面,也有虚伪、功利的一面。帕米拉的美德获得了可观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为报偿,似乎也成了商品,当时便遭致菲尔丁的嘲讽、戏拟。《帕米拉》是第一部以人物刻画为中心的小说,由“流浪汉小说”传统的写事转为写人,对人物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帕米拉一封封天真纯朴、多愁善感的书信,引起了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克拉丽莎·哈娄》

理查逊最成功的小说《克拉丽莎·哈娄》(1747—1748)也是书信体的,长达一百万字以上。克拉丽莎是乡间中产阶级的女儿,美丽聪慧、富有美德,她不愿嫁给家庭许配的富有但可厌的青年,在多才多艺的青年罗伯特·勒甫雷斯的帮助下出奔。勒甫雷斯对克拉丽莎百般诱惑,最后以卑劣手段侮辱了她。克拉丽莎羞愤痛苦,她拒绝了勒甫雷斯的求婚,悲伤含恨死去。理查生打算对于“父母与子女双方在婚姻上的错误行为所能产生的灾害”加以警告。克拉丽莎是个在精神上追求理想的女性,反抗家庭的包办婚姻,追求新的生活,虽然她不幸落入坏人之手,但她始终抗争,这不仅是捍卫自己的贞操,也是维护人格的尊严。她的美德虽然没能得报,但恶行终于受到惩罚。这部小说情感细腻,感伤气氛浓厚,如著名评论家约翰逊所说“故事只当作是发挥情感的场合”,书中充满了女主人公心灵感受的描写和各种道德问题的议论。这部小说比《帕米拉》更受欢迎,影响到欧陆,如法国作家卢梭的《新爱洛绮斯》便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