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塞鸿秋·雨余梨雪开香玉 |
释义 | 《塞鸿秋·雨余梨雪开香玉》是元代末期著名的杂剧作家郑光祖所作的一首散曲。该曲勾勒出了一幅花红柳绿、生机盎然的郊野春意图,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同时还体现出了作者志得意满、狂放豪迈的性格。 作品名称:《塞鸿秋·雨余梨雪开香玉》 创作年代:元代 文学体裁:散曲 作者:郑光祖 宫调:正宫 曲牌:塞鸿秋 作品原文〔正宫〕塞鸿秋 雨余梨雪开香玉①,风和柳线摇新绿。 日融桃锦堆红树,烟迷苔色铺青褥。 王维旧画图②,杜甫新诗句③。 怎相逢不饮空归去④。 注释译文词语注释①梨雪:像雪一样白的梨花。 ②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生于公元70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外号“诗佛”。 ③杜甫: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④怎相逢不饮空归去:宋蔡沆《复斋漫录》:“世所传‘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之句,盖出于敬方。”敬方即李敬方,唐长庆年间诗人,但二句在《全唐诗》敬方名下失载。 作品译文雨停了,玉雪般的梨花绽放,香气四散。风儿微微,柳树摇曳着嫩绿的长线。 在熙和的日光中,烂漫如锦的红色桃花,将树身堆得满满;在迷漾的雾气里,碧苔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青毡。 这美景曾入王维的画稿,杜甫也会为之吟作新篇。 我怎肯相逢了故人,而不开怀畅饮,白白地把家回转! 作品鉴赏这首曲前四句不厌其详地列举了春天的花木和植物构筑的美景,合在一起,便组成一幅花红柳绿、生机盎然的郊野春意图。这种运用相同句式层层加彩的铺陈渲染,是民歌和民间说唱文学的常用手法,散曲也不时借鉴采用。如张可久《一枝花·春怨》:“莺穿残杨柳枝,虫蠹损蔷薇刺。蝶扇干芍药粉,蜂蹙断海棠丝。”汤式《一枝花·春思》:“嫩寒生花底风,清影弄帘问月。乱红扑窗外雨,香絮滚树头雪。”等等。该曲的妙处,在于将梨、柳、桃、苔分别配置于雨、风、日、烟的自然条件下,各逞白、绿、红、青的丽彩与绽放、摇曳、堆垛、铺展的芳姿,从而显示了春意的无时不妍与无所不适。这一片美景富于诗情画意,令人目不暇接,水到渠成地带出了“王维旧画图,杜甫新诗句”的评语。 面对春天大自然的魅力,作者自不会无动于衷。但在大笔驰走于状物写景之后,要用短短的一句来全面反映作者的反应及感受,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末句“怎相逢不饮空归去”的收束,可谓是全曲的神来之笔。它巧妙地引用了前人的成句,以“相逢不饮”作为辜负良辰美景的象征,前句一富于感情色彩的“怎”字,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行乐须及时”的人生信念。而全句又可作为实情看待,于是前时的郊野春景,顿时成了作者亲炙现场的发现与记录。不仅如此,读者还可想见他在“归去”之前,与友人们一起一边纵情饮酒,一边尽兴赏春的欢乐情景。自然与人的交融契合,以及作者的志得意满、狂放豪迈,都在这一句中酣满地示现出来了。 借用为人熟知的前人成语入曲,是散曲的又一常用手法,往往有借树开花、点铁成金之效。该曲中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更耐人寻味。元无名氏散曲有一首《塞鸿秋》:“则见淡烟笼罩西湖路,酒旗招飚垂杨树。画船儿刺在花深处,煞强如侬家鹦鹉洲边住。兀的不快活也么哥,兀的不快活也么哥,抵多少‘相逢不饮空归去’。”末句同样借用了李敬方的这句诗。 作者简介郑光祖,字德辉,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曾为杭州路吏。病卒于杭州,葬于西湖灵芝寺。元后期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所作杂剧今知有18种,现存《倩女离魂》、《王粲登楼》、《㑇梅香》、《周公摄政》、《三战吕布》5种。所作杂剧多写历史故事和男女恋情。《倩女离魂》为其代表作,该剧构思巧妙,曲辞瑰丽,成功地塑造了大胆反抗封建礼教,热烈追求自由幸福的倩女形象,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但美中不足的是,作为封建力量化身的王生和倩女母亲的形象缺乏应有的刻画。存世散曲有小令6首,套数2套。风格清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