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萨啦客 |
释义 | “萨啦客”是活龙土家人表演一种吹唢呐的艺术家。 “萨啦”是活龙土家人著名的乐器之一,萨啦由萨啦盘,萨啦杆,赌气盘,萨啦叫叫组装而成。 《活龙民间艺术史》第32章记载:清朝宣统年间,欧洲一批传教士来到活龙,与活龙蛮界,水坝等地方的道士交流,在一次乐器表演上,蛮界道士朱先生为欧洲传教士们演奏笛子,西班牙传教士威廉(william)为大家演凑萨克斯,萨克斯悠扬婉 转的旋律引起了朱先生的注意,朱先生大受启发,发现西方的萨克斯装有一个喇叭盘能使音量扩充好几倍,萨克斯哨子 音色也是那么更动听,于是后来朱先生经过研究把笛子装上喇叭盘和燕麦杆哨子,果然出乎意料,声音能传遍几座山, 后来水坝的一些道士又根据朱先生研究出的这种乐器的音色与特点创作出了著名的的曲子《哩啦》,《哩啦》的旋律有很强的节奏感,悠扬迂回,悦耳动听;由于这种乐器是受萨克斯的启发,又有专门的曲子《哩啦》,所以后来大家就把它叫“萨啦”,民间把吹萨啦也叫“吹哩啦”,萨啦艺术家被称为“萨啦客”又名“八仙师” 在活龙,萨啦文化博大精深,非常讲究,吹萨啦一般由两人组合演奏,活龙土家人结媳妇,打发姑娘,立房子,丧葬等 红白喜事都必须吹萨啦,主人还专门为萨啦客设立一张大方桌子,叫“八仙桌”用于给萨啦客放置萨啦,茶水等, 现在活龙著名萨啦客有野茶的周汪二,东湘溪的伍崇州、邹刚二、李朝国,河坎的张永强等 2009年,由周汪二带团的活龙萨啦乐团赴法国参加2009欧洲夏季音乐节,演奏的《哩啦》获得民间乐器组金牌。 2010年,东湘溪青年萨啦客邹刚二,河坎萨啦客张永强二人被邀请在2010上海世博会湖北活龙馆开馆萨啦演出。 2010年5月,由中国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活龙萨啦发展史》(周汪二著)《哩啦的旋律与情感表达》(伍崇州著)两本 专著被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12所高 校推选为教材和学术资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