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城市承载力 |
释义 | 城市承载力包括城市资源承载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它们构成了城市综合承载力的主要部分,起着决定性作用。城市资源承载力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承载力,还包括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社会资源承载力。 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阐释(1.城市综合承载力的产生 2.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 3.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综合承载力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1)城市综合承载力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2)城市综合承载力与城市综合竞争力 (3)城市综合承载力与城市功能)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方法途径(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切实做好城市规划工作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减灾防灾)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正面临着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等问题。城市是人口分布、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集中区域,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及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城市综合承载力对城市发展的约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如何与城市综合承载力相协调,不仅关系到城市未来自身的命运,也关系到其周边地区能否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研究城市承载力显得十分重要,现在城市承载力研究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 研究现状1.承载力理论研究进展“承载力”一词最早出自生态学,其作用是用以衡量特定区域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可维持某一物种个体的最大数量。自1812年马尔萨斯(R.Malthus)就人口与粮食问题的假说提出以后,承载力的相关研究就相继在经济学、人口学等领域展开。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在有关人类生态学研究中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他们认为,可以根据某地区的食物资源来确定某地区的人口承载力。从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全球性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人地矛盾日趋尖锐,促进了承载力研究向纵深发展。近20年来,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被进一步拓展,承载力的研究逐步扩展到了自然资源和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在理论与方法方面日臻完善。现在,国内外学者已经在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这三方面有了系统的研究,但由于思考角度和研究领域的差异,这些学者关于承载力的定义不尽相同。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并被广泛接纳,其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护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由于资源对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性,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和应用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可和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一步提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森林资源承载力以及矿产资源承载力等概念,并对这些承载力进行了较环境承载力是在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等问题严重阻碍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 1991年,《环境科学大辞典》把环境承载力定义为: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对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制,是环境的基本属性——有限的自我调节能力的量度。 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研究是在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容更丰富、更全面,研究更综合、更复杂,也更接近人类社会系统的特点。1992年,瓦克纳格尔(Wackermagel)等人提出生态足迹模型,并在1996年由瓦克纳格尔完善,它通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数量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足迹测量了人类生存所需的真实的生物生产面积,将其同国家和区域范围所能提供的生物生产面积进行比较,进而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否处于当地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提供定量依。2001年,高吉喜将生态承载力定义为: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持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2.承载力理论研究分析从承载力概念的发展与演化中可看出,承载力的研究越来越全面和系统。承载力的研究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在资源承载力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但是,广义的资源应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现在,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在全球化的今天显得越发重要,必须拓展其外延,在理论上突破传统的空间和时间的局限。 ——虽然生态系统承载力比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更接近人类社会系统,但该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和研究方法还不够完善,多数相关研究还限于环境承载层次,大部分研究都没有充分针对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将社会经济要素有机地纳入承载力体系进行研究。现在的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主要是自然生态承载力的研究,较少考虑城市生态承载力研究。 ——21世纪以前,大部分研究都以人口容量的最终测算为目标,强调承载对象为人口规模,特别是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虽然环境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开始将社会经济要素纳入承载体系中,但总是将人口和经济单一考虑,很少将二者综合起来计算。进入21世纪后,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综合承载对象,注重人类的各种经济、社会活动,开始重视经济、社会、生态等对承载力产生的综合作用。但很少有学者把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系统承载力全部结合起来,综合放在城市系统中研究。 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阐释1.城市综合承载力的产生进入2l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认识到城市承载力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把承载力概念应用到城市系统中。 2000年,薛小杰、惠泱河、黄强、蒋晓辉等提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是指某一城市(含郊区)的水资源在某一具体历史发展阶段中,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为条件,经过合理优化配置,对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撑能力。2005年,王宇峰等提出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并将其定义为:在正常情况下,城市生态系统维系其自身健康、稳定发展的潜在能力,主要表现为城市生态系统对可能影响甚至破坏其健康状态的压力产生的防御能力、在压力消失后的恢复能力及为达到某一适宜目标的发展能力。 2006年,赵淑芹、王殿茹等提出,城市土地综合承载指数不仅仅是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区位条件的反映,也取决于人类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及人类对于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状况。 2007年,蓝丁丁、韦素琼、陈志强等认为,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空间区域、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条件下,城市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人类各种活动的规模和强度的阈值¨引。 2008年,金磊等认为城市安全容量可进一步确切定义为城市承载力,指城市灾害在一段时期内不会对城市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安全保障系统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最高限度,可将之量化为城市对灾害的最大容忍度¨引。从这些研究可以看出,当前的城市承载力研究涉及了城市资源承载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城市安全容量、城市生态承载力等研究。目前,对整个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研究非常少,即把城市作为一个系统来分析其综合承载力的研究尚不多见。 2.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自2005年1月国家建设部提出要着重研究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以来,有一些国内学者就开始从不同角度提出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概念。罗亚蒙认为城市综合承载力包括两种,一是战略意义上的城市承载力,二是技术层面上的城市承载力。 研究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首先要解决战略意义上的承载力的问题,主要包括:城市的地理基础承载能力,如水和土地等,这是最根本的承载能力,决定了城市能建多大;二是城市的功能,即城市的发展动力问题,决定了一个城市能有多大。裕民认为,城市综合承载力是指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城市综合承载力已经超越了原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即整个城市能容纳多少人口,能承担多少就业,能提供什么程度的生活质量等,它是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的有机结合体…。吕斌认为城市综合承载力必须强调三个承载力:一个是基于粮食安全底线的土地承载力的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城镇化规模非常重要的一个约束条件;第二个是环境资源承载力,即生态或环境的安全格局的问题,这个承载力也对我们城镇化的模式包括规模和速度,构成一种约束条件;第三个承载力是就业岗位的承载力。谭文垦、石忆邵、孙莉等人认为综合承载力还要考虑人的忍受能力。 综合以上文献,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基本内涵应包括: ——城市资源承载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它们构成了城市综合承载力的主要部分,起着决定性作用。城市资源承载力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承载力,还包括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社会资源承载力。 ——城市安全承载力、公共服务承载力,它们在城市综合承载力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就业岗位承载力等都是在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中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 ——城市综合承载力主要包括:城市资源承载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城市安全承载力、公共服务承载力这六种承载力。它们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有机的结合。 3.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1)概念、内涵还不够清晰 国内外学者针对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出了不同的概念和内涵,但尚未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准确界定。 (2)研究内容不够系统 目前,城市资源承载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生态承载力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然而,较少学者注重对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城市安全承载力、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的研究,特别是公共服务承载力的研究非常薄弱。 (3)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理论和评价模型不完善 由于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概念、内涵的不确定性,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因此目前还没有建立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具体可实施操作评价模型。虽然谭文垦等基于Verhulst—Pearl logistic方程创新性地构筑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基本模型,但这种模型的框架很大,在具体的应用中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要处理。 城市综合承载力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1)城市综合承载力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和承载力二者的关系已经被广大学者普遍肯定,认为二者相辅相成,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一致的。二者的概念都是人类面临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提出的,都强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解决的核心问题也都是资源与人口、经济发展、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引。二者的关系如下:承载力是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依据;承载力的不断提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承载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组成部分。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哲学观,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哲学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研究,要考虑到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的现实与长远意义,考虑到城市系统对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支撑能力,把城市综合承载力置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架下进行,离开或偏离社会持续发展模式是没有意义的。城市综合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系统的具体体现和应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2)城市综合承载力与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综合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它城市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Ⅲ-。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离不开城市系统这个载体。城市综合承载力决定了城市的整体竞争力。提高城市竞争力是一种“需要”,而城市综合承载力则是一种“可能”,为满足“需要”,首先要创造“可能”。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关键在于衡量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高低。因此,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是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 (3)城市综合承载力与城市功能城市综合承载力是一个新概念,它不同于以前比较常用的“城市功能”一词,它比“城市功能”更全面、更直接¨引。从宏观角度看,它既包括物质层面的自然环境资源承载力,如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也包括非物质层面的城市功能承载力,如城市吸纳力、包容力、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等。从微观角度上看,它是指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方法途径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由于城市资源的有限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我国必须从传统的资本拉动型、资源消耗型、管理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中走出来,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落实节能减排工作,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可再生能源,注重城市建设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机统一,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切实做好城市规划工作注重城市的协调发展在做城市规划时,根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等客观条件,根据城市资源承载力和环境生态承载力来合理确定各地城市发展规模、发展目标和发展可能。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有序地配置空间资源,发挥城市聚集效益和辐射效益,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城乡区域统一规划,统筹发展,注重优化整合城市群,全面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同时处理好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的关系,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空间分布形态演变,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特别要注重公共交通的建设,提高交通效率,加强地下管网设施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加大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加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加强城市减灾防灾环境污染、工业事故等人为因素和地震、天灾等自然灾害会影响到城市安全和城市的正常运行。提高城市公共危机决策的管理质量及综合能力,准备好减灾抗灾及实施救援的空间,建立健全各类预警、预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