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 |
释义 | 基本特点由于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黏剂中,分散介质为水,聚合物是以微粒形式稳定地分散在水中的,因而与丙烯酸酯溶液型压敏胶黏剂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如下。 ①其聚合物分子量的量级较大,固体含量较高,而黏度较低。这对于提高胶黏制品的内聚强度是很重要的。 ②安全性:由于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黏剂中的分散介质为水,因而在胶黏剂产品的运输过程中和胶黏制品的涂布加工中均比较安全并且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③经济性:由于以水为分散介质,而丙烯酸酯溶液型压敏胶黏剂的该部分为有机溶剂,因而相比之下,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黏剂的价格要便宜得多。同时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黏剂也存在着耐水性、耐高温高湿性差,涂布干燥慢等缺点。但是,在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地从工艺、设备、原材料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改进,从而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黏剂的发展。 改性及应用在美国和欧洲,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黏剂在卫生、标贴、日用、保护等方面所占比例较大。在我国的包装、卫生及标贴方面,使用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黏剂的用量也是很大的。 乳液型压敏胶黏剂是由单体、乳化剂、引发剂、水等原料,以乳液聚合的方式得到的分散型高分子聚合物,并加入多种必要的助剂(例如增稠剂、中和剂、润湿剂、分散剂、消泡剂、防霉剂、着色剂等)制备而成的。对于它在性能上的不足,通过下面几个途径获得改善。 (1)提高耐水性 ①水溶胶的利用 水溶胶是非常微小粒子的高分子聚合分散体,它兼有乳液系和溶液系两者的特性,能够有效地提高耐水性。 ②减少乳化剂的用量 虽然乳化剂对聚合中胶束的形成和聚合后乳液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是造成耐水性和黏着性下降的重要原因。采用特殊的乳化剂或减少乳化剂的用量,均可对提高乳液的耐水性有所帮助。 (2)提高粘接强度 ①增黏树脂 增黏树脂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压敏胶黏剂的180°剥离强度和初黏力。其加入方式有两种。一是共混,作为一个有效的增黏树脂它必须满足三个基本要求:a.它的分子量必须低于胶黏剂聚合物的分子量;b.增黏树脂的玻璃化温度必须高于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c.增黏树脂与要添加的胶黏剂聚合物的混容性要好。二是在进行乳液聚合之前,事先把增黏树脂溶解于丙烯酸酯单体中,然后再进行乳液聚合,也可以制得综合性能良好的胶黏剂。 ②选择不同的聚合方式 如采用核-壳聚合。其中聚合物的核使用较硬的如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酯等单体,而聚合物的壳使用较软的丙烯酸烷基酯单体,这样结构的聚合物乳液可以大大提高胶黏剂的内聚强度。采用特殊的单体,如使用适量的丙烯酸异壬基酯(Tg=82℃)与丙烯酸酯单体进行共聚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其综合性能。作为改良对链烷烃粘接的方法,可以使用安息香酸乙烯酸、甲基丙烯酸四氢化糠基酯、丙烯酸环己酯、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等单体与丙烯酸烷基酯共聚合,改善对非极性被粘体的润湿性,有效提高粘接力。 (3)在使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过程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如非极性基材的润湿不好;纸、布及无纺布等透气性基材的渗透问题;PE、PVC等不耐温基材的烘烤问题等。下面就针对几种基材的胶黏带的制备做简单的介绍。 ①纸基材胶黏制品。 该类制品主要用作标签、商标、标贴等。通常的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黏度较低,若将其直接涂布于纸上、乳液很容易渗透,造成纸张起皱,从而影响胶黏制品的质量。因此,可以采用转移涂布的方式进行涂布。首先将压敏胶乳液涂布在防粘纸(即硅油纸)上,烘干后再压合到纸基材上。这样起皱的问题就解决了。但是又会有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即如何将普通的乳液压敏胶直接均匀地涂布在硅防粘纸上。这个问题可以采用添加增稠剂的办法提高压敏胶乳液的黏度,使其成为触变型的流体,这样就很容易地将胶黏剂均匀涂布于防粘纸上了。 ②对于布基、无纺布等透气性好的基材和PE、PVC等不能耐温烘烤的基材,同样可以采用转移涂布的方法生产其胶黏制品。 ③OPP胶黏带在涂布中可能会遇到润湿性不好的问题。这一点可以通过选择并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使之得以改善。目前国内有些OPP生产线的涂布速率较高,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乳液在快速的涂布过程中很容易起泡沫,这是由于乳液中存在的表面活性剂所致,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胶黏制品的质量,还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可以通过添加消泡剂来解决。消泡剂的种类很多,最好使用非硅型消泡剂。 ④若是需要制备有色胶带,可使用适宜的分散剂将无机颜料、填料或有机颜料等均匀地分散于乳液中,然后再涂于基材上。研制的分散剂PA-01是专门用于分散无机颜料、填料的,而AGS-01、AGS-02是专门用于分散有机颜料、填料的,AGS类还可用作水性油墨的分散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