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如皋福成庵
释义

如皋福成庵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是《南通市志》记载的八大名胜之一,亦为当代如皋唯一专弘专修净土的女众道场。明清鼎革之际,福成庵曾掩护毗陵恽氏逃过清廷满门抄斩之劫。1927年,中共如皋县委在此秘密诞生,福成庵由此作为红色遗址名载史册,

福成庵原址位于江苏省如皋县城西南隅,2004年移建于市区西北隅,前临闹中寓静的青云路,后依风景秀丽的护城河,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中院、东院、后院、西院(待建)“四院合一”,形成一个廊院互连、殿堂相拥的总体格局。初具规模的福成庵,黄色围墙,丹色山门,玉色台阶,绛色窗棂,飞檐翘角,雕廊画栋,殿宇巍峨,气象壮观。

中院有大雄宝殿,佛祖殿,藏经楼,普贤、文殊殿,准提殿,天王殿,客堂,斋堂等建筑。大雄宝殿内,西方三圣立于莲花中央,颔首微笑,姿态祥和;东侧供奉的缅甸汉白玉千手观音造型优美;西侧供奉的地藏王菩萨栩栩如生。佛像真金塑身,更显法相庄严。

东院有巍峨庄严的钟楼,悬挂着4.17吨的“福国寿世”铜钟,被誉为“江海第一钟”;院内还建有佛教知识长廊、东方三圣阁、法物流通处、心理咨询处、游客接待中心、天水池、配电间、小阁楼。院内遍植奇花异草,四季清香宜人。

后院有“童子拜观音”大型汉白玉浮雕,总面积达35平方米,其工艺之精堪称如皋之最。沿护城河建有百米长廊,宛若天龙飞降,临池护院。长廊依次连通御书亭、放生池、双龙亭、般若桥、宝华亭等建筑。百米长廊墙壁上镶嵌有黑色大理石雕刻的福成庵故事;沿河青石栏杆图文并茂地教化人们爱护众生;放生池的壁墙上镶着如皋籍十大高僧石刻画像,在粉黄色的壁墙衬托下,尤显秀美端庄。整个长廊充分展示丰厚的民族文化、佛教文化和本土文化,让沿河风光带和福成庵建筑群锦上添花,美不胜收。

规划中的西院建筑有鼓楼、千佛堂、念佛堂、往生堂、延生堂、茶楼、书画院、素斋轩等。

福成庵住持彻悟法师系如皋人氏,毕业于普陀山佛学院,本着纯正知见,劝世化俗,大力倡导净土法门,无论自己修行、带众修持或是佛七法会操持,都能如法如律,在居士和信众中威信甚高。因道风纯正,道场明净,且持戒修佛,人皆可证,故但逢菩萨圣诞、朔望之日、一周之末及各升学考试期间,来庵敬香礼佛者络绎不绝,在南通地区颇具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