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荣累之辨 |
释义 | 荣累之辨[东汉] 王充 高士所贵,不与俗均,故其名称,不与世同。身与草木俱朽,声与日月并彰;行与孔子比穷,文与杨雄为双,吾荣之。身通而知困,官大而德细,于彼为荣,于我为累。偶合容说,身尊体佚,百载之后,与物俱殁,名不流于一嗣,文不遗于一札,官虽倾仓,文德不丰,非吾所臧。 (选自《论衡》) 题目1.解释下面的句子。(4分) 身与草木俱朽,声与日月并彰;行与孔子比穷,文与杨雄为双,吾荣之。 2.作者不赞赏怎么样的人?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2分) 译文高洁之士所看重的事情,与一般人的看法不同,所以他们的名声也就不同。他们的身体虽然和草木一样地腐烂了,但他们的名声却同日月一样光辉灿烂,行迹像孔子那样穷困不得志,文章却能与杨雄比美,我以此为荣。有的人身虽显达但才智贫乏,官位虽高但德行渺小,对他们来说认为是光荣,对我来说这才是真正的欠缺。靠献媚讨好,即使做了高官得了享受,可是百年以后,就和其他生物一样死去了,名声传不到一代,文章留不下一篇,这样的人即使俸禄很多,可是文才和德行都很浅薄,这不是我所赞赏的。 汉字注解汉字贵 释义guì ①<形>价格高。《史记?货殖列传》:“故物贱之征~,~之征贱。” ②<形>地位高;显贵。《师说》:“是故无~无贱,无长无少。” ③<名>地位高的人。《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侍权~,使我不得开心颜。” ④<形>重要;可贵。《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 ⑤<动>重视;崇高。《察今》:“有道之士,~以近知远。” ⑥敬词。《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门。” 汉字均 释义jūn ①<名>通“钧”,制作陶器的转轮。《管子?七法》:“不明于则,而欲出号令,就立朝夕于运~之上。” ②<形>均匀;平均。《季氏将伐颛臾》:“不患贫而患不~。” ③<形>公平;公正。《出师表》:“将军向宠,性行淑~。” ④<动>均匀地分布。《与陈伯之书》:“故知霜露所~,不育异类。” ⑤<动>权衡;衡量。《廉颇蔺相如列传》:“~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副>都;皆;全。《三元里抗英》:“~欲奋勇出城决战。” 汉字通 释义tōng ①<动>通达;通过;通行。《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指~豫南,达于汉阴。” ②<动>贯通;沟通。《谭嗣同》:“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锐意欲行大改革矣。” ③<形>畅通;没有阻隔。《论积贮疏》:“政治未必~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④<动>通报;转达。《孔雀东南飞》:“遣丞为媒人,主簿~语言。” ⑤<动>交往;来往;结交。《汉书?季布传》:“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 ⑥<动>流通;交换。韩愈《原道》:“为之贾以~其有无。” ⑦<动>交流;交谈。《君子国》:“唐敖见言可~,因向一位老翁问其何以,好让不争之故。” ⑧<动>通晓;精通。《张衡传》:“遂~五经,贯六艺。” ⑨<副>全部;普遍。《核舟记》:“~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师说》:“六艺经传皆~习之。” ⑩<量>遍。《孔雀东南飞》:“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 汉字累 释义lěi ①<动>堆叠;堆积;积累。《乐羊子妻》:“一丝而~,以至于过。”《赤壁之战》:“~官故不失州郡也。” ②<副>屡次;多次。《五蠹》:“虽倍赏~罚而不免于乱。” ③<副>接连;连续。《屈原列传》:“而圣君治国~世而不见者。” ④<动>连累;拖累。《要做则做》:“世苦被明日~,春去秋来老将至。” lèi ①<动>牵累;连累;拖累。《祭妹文》:“然而~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②<名>累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而妾归他姓,又不致为行李之~。” léi <名>通“缧”,绳索;大绳子。《庄子?外物》:“夫揭竿~,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又】<动>用绳索捆绑。《肴之战》:“君之惠,不以~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 1、身体和草木一样枯萎了,名声却和日月一样明亮;经历和孔子一样,处于困境;文章却同杨雄不相上下,算得一双,我认为这样的人是光荣的。 2、德行不高,名声不好,没有什么作为,没有好文章的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