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任渭长线描人物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 者: (清)任渭长 出 版 社: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531810575 ; 978-7-5318-1057-5 I S B N : 9787531810575 出版时间: 2003-6-1 开 本: 定 价: 68 元 内容简介青年时期的任熊,游历杭州、宁波、苏州、镇江等地,画技大进。特别是在宁波,得遇名士姚燮,在其家“大梅山馆”看书临画,深得宋人笔法。在姚燮影响下,诗书画得到很大的提高。他居姚燮家时,曾为姚诗配画作《姚大梅诗意图》一百二十帧。兴酣落笔,两月余始成,为生平杰作之一。 任熊后寓居苏州,往来于上海、苏州一带,以卖画为生。成为海上画派的领袖人物。 海上画派,是在借鉴外来绘画的同时注重雅俗共赏,由传统基础上开创出的一代新画风,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任熊是海上画派“三熊(张熊、任熊、朱熊)”四任(任渭长、任阜长、任伯年、任预)”的中心人物。 任熊是绘画全才,山水、人物等无一不能。他的山水画,数量较少,但意境开阔,结构宏伟,精微绚丽,有《十万图》山水册页。其花鸟画,工笔重彩与没骨写意兼收并蓄,将民间艺术与文人画融为一体,并吸取了外来的水彩画的方法,情调清新富有装饰趣味,有纵笔恣肆的画风。他工于人物。其人物画,宗陈洪绶,线条如银勾铁画,风格清新活泼,笔法圆劲、形象夸张,多以历史故事和仕女为题材。肖像画也富有个性,在其《自画像》中,准确地刻画出他内心深处的苦闷与矛盾。任熊以画名世,与传统文人不同的是,除了诗书画以外,在他身上显然还有一股豪侠气质。 任熊生活在晚清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舰利炮轰开了中国国门,同时国内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任熊不是以隐逸避世,而是以他的画笔,用他特有的笔法,反映一种抗争精神。 任熊的抗争,是在人物画中大力弘扬中国传统的侠气,他画了不少游侠图,还有《三十三剑客图》木刻画集,由萧山蔡照初刻成于咸丰六年(1856),后将唐人传奇文附刊在后为定卷,改版为《剑侠像传》。内绘刻赵处女、嘉兴绳技、西京店老人、聂隐娘、虬须叟、行者(韦洵美)、李胜、青巾者(任愿)、解洵娶妇、角巾道士(郭伦观灯)等三十三人像图。人物造型,吸收陈洪绶的传统;蔡照初的刻工刀法精练,《剑侠像传》为任熊四部版画作品中最为得手的一部。《剑侠像传》与其他三部人物画木刻画谱《于越先贤传》、《高士传》、《列仙酒牌》等组成《任渭长四种》,是晚清木刻的精品,流传广泛,对清代末期版画艺术发展,也起了重大作用。 任熊画过一幅顶天立地的《自画像》,在中国美术史上,这是一幅前无古人的自画像。以前画家的自画像,大多反映文人生活,以看书、赏菊、弹琴、宴饮等背景,任熊的自画像是一种怒目金刚石的人物画,而且比他本人还要魁伟。 这是一个很有思想的画家。任伯年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崇高的艺术地位,就绘画题材、思想性而言,任熊比任伯年要来得更加广泛和深邃。历史上,凡是开宗立派的画家,一般除了过人的技法以外,都必须有独到的思想。任熊与弟任董,儿子任预和侄辈的任伯年合称“四任”,以此形成“海上画派”的中坚,而任熊则是开派之祖。 本书目录於越先贤传 越大夫范公蠡 汉都护安远隐侯郑公吉 汉丞相长史朱公买臣 汉鲁相钟离公意 汉太尉郑公宏 汉治中王公充 汉日南太守虞公国 汉尚书魏公朗 汉大司农朱公乔 汉魏先生伯阳 汉杨孝子威 吴篇将军董公击 吴后将军领徐州牧贺公齐 吴骑都尉虞公翻 吴都亭侯骑都尉吴公范 吴卓先生怒 晋高山令夏公方 晋中散大夫嵇公康 晋夏先生统 晋太尉忠穆嵇绍 晋司空贺穆公循 …… 高士传 列仙酒牌 剑侠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