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韧皮部装载 |
释义 | 韧皮部装载(phloem loading)是指光合同化物从叶肉细胞运出至最终进入筛管的整个过程,而筛分子装载特指同化物从韧皮部薄壁细胞进入SE—CC复合体的过程。当SE—CC复合体和相邻的细胞存在共质体连续性时,筛分子装载被认为是共质的装载;当溶质是跨过质膜进入SE—CC复合体时,筛分子装载则被认为是质外的装载。当同化物从叶肉细胞到SE—CC复合体的整个装载通道都是共质的,称为共质体装载;如果此通道的某些位置上,缺乏胞间连丝,不论共质体的非连续性在何处,则称为质外体装载。韧皮部装载机理与这些结构紧密相关。 韧皮部装载区域的结构 韧皮部装载通道中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频率对韧皮部装载的模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Gamalei[4]对大量木本和草本植物叶脉末端SE—CC复合体与相邻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频率和伴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根据胞间连丝频率将植物的叶脉分成4种类型:类型1具有大量的胞间连丝,类型1~2a有相当量的胞间连丝,类型2a只有零星分布的胞间连丝,类型2b实质上没有胞间连丝的连接,不同类型之间胞间连丝频率依次相差约10倍。另外,这些类型植物的伴胞超微结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类型1的小叶脉中,伴胞含有大量的内质网结构,质体小且少,这类伴胞又称为中间细胞;在类型2的小叶脉中,伴胞很小,有几个小液泡和叶绿体;在2b类型的小叶脉中,伴胞细胞壁内突成为转移细胞。 类型1的小叶脉可能进行共质的韧皮部装载,其转运的糖中20%~80%是以与棉子糖有关的化合物形式;而类型2的小叶脉可能进行质外的韧皮部装载,其转运的糖绝大多数是蔗糖[5]。从进化的角度看,韧皮部装载的共质体途径是光合同化物转运的一种最为古老的模式;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光合同化物转运逐渐由纯共质体途径向质外体途径转化[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