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人类学:人类多样性的探索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者: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 (Conrad Phillip Kottak)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月1日 外文书名: Anthropology: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Diversity Twelfth Edition 丛书名: 社会学译丛·经典教材系列 平装: 61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ISBN: 9787300130620 内容简介《人类学:人类多样性的探索(第12版)》作为国外高版本的最经典的人类学教材,从四个分支角度系统地介绍了人类学的基本内容。全书的组织和安排旨在既涵盖人类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也讨论时下重要的和有趣的闻题,并通过将生物、社会、文化、语言和历史结合起来的方法,使读者对“作为人类意味着什么”这一命题有更充分的理解。同时,基于大量田野研究的结论和案例更加丰富了《人类学:人类多样性的探索(第12版)》的内容,在教学方而非常易于使用,可以满足广大师生各种教学和学习的需要。 编辑推荐《人类学:人类多样性的探索(第12版)》是社会学译丛·经典教材系列的。 作者简介作者:(美国)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 (Conrad Phillip Kottak) 译者:黄剑波 方静文 等 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conrad Phillip Kottak),1963年获哥伦比亚学院文学学士学位,196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自1968年起执教于密歇根大学,为该校的人类学教授。1996年至2006年问,主持该校人类学系的工作。1999年因为在人类学本科教学中的杰出贡献两被美国人类学协会授予“AAA/梅菲尔德奖”。2005年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 科塔克教授的田野点包括巴西(1962年始)、马达加斯加(1966年始)及美国。总的研究兴趣在于地方文化并入(以及抵制被并入)更大的体系的过程。这一兴趣点将他早期在马达加斯加及非洲其他地区所做的关于生态与国家形成的研究和他近期关于全球变迁、国家和国际文化以及大众传媒的研究联系起来。 黄剑波,文化人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汉人社会研究、宗教人类学、中国基督教研究、社会边缘群体研究等。 主要著作有《文化人类学散论》(2007)、《地方性、历史场景与信仰表达——宗教人类学研究论集》(2008)、《法律理论和实践与社会的良性运作一一以宗教与社会的关系为例》(合著,2009)、《边际的共融——全球地域化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基督教研究》(合著,2009)等。参与编写《人类学通论》(2002)、《人类学概论》(2006)、《人类学经典导读》(2008)等,以及合作译著《基督教的兴起:一个社会学家对历史的再恩》(2005)、《人类学的哲学之根》(2006)、《仪式过程》(2006)、《洁净与危险》(2008)等。 方静文,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生.主要关注医学人类学。 目录前言 第一部分 人类学的多重维度 第1章 人类学是什么? 第2章应用人类学 第二部分 体质人类学和考古学 第3章 体质人类学和考古学中的伦理与方法 第4章 进化论与遗传学 第5章 人类的变异与适应 第6章 灵长类 主题阅读:拯救森林 第7章 灵长类的进化 第8章 早期人族 第9章 人属 主题阅读:人类何时开始像人一样活动? 第10章 最早的农民 第11章 最早的城市和国家 主题阅读:太平洋沿岸人类的繁衍 第三部分 文化多样性 第12章 文化人类学方法 第13章 文化 第14章 民族与种族 第15章 语言与交流 主题阅读:加拿大:文化和语言的统一与多样性 第16章 生计 第17章 政治制度 第18章 家庭、亲属关系与继嗣 第19章 婚姻 第20章 社会性别 主题阅读:巴斯克人 第21章 宗教 第22章 艺术 第四部分 变迁中的世界 第23章 现代世界体系 第24章 殖民主义与发展 第25章 文化交流与文化生存 主题阅读:过度消费的生物学和文化 附录1 人类学理论史 附录2 伦理与人类学 附录3 美国流行文化 参考文献 术语表 资源使用说明 译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