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人大法学 |
释义 | 报社概况《人大法学》创刊于2005年6月1日,是法学院领导班子换届以后创办的融新闻性、学术性、文学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报纸。 《人大法学》现任主编为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林嘉教授。经过长期的培养和锻炼,报社已经形成一支精干、高效的工作团队,现有采、编、排人员30余名。同时,报社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报纸的编排和发行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大法学》每月1日和16日出版,三年来共出版了55期共224个版面,总印数达18万余份,文字总量近150万。为了方便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人大法学》 开通了集在线浏览和PDF下载为一体的电子平台,通过法学院网站发行《人大法学》网络版 《人大法学》分为学院要闻、法学视野、本期视点、学院风采四个版面,报道法学院的重大事件,反映法学院的学术动态,刊载法律思维下的优秀文学作品,展现法学院的学生风采,力求全面、客观、深入地报道人大法学院在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方面的新思维、新发展和新成就。 五年来,《人大法学》秉承“传播法学思想、促进法学教育”的工作理念,已经成为记载人大法学院历史、促进内外交流、加强师生互动、实行院务公开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社会各界人士了解人大法学院发展变化的重要平台。《人大法学》除了面向中国人民大学全校发行之外,还定期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法工委等20多个国家机关,50余家知名律师事务所,100余所知名法律院校以及部分校友寄送。 经过五年的成长,《人大法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法律院校中最具影响力的平面媒体,得到了校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2007年1月12日,《人大法学》在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学生媒体评选中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学生媒体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2010年4月7日,《人大法学》荣获“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度优秀学生媒体”荣誉称号。 版面设置《人大法学》是对开的大报,分为学院要闻、法学视野、法学与文学之间、学院风采四个版面,每个版面又围绕各自的主题和侧重点,设置了相应的专题和栏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有特色,可读性强。 “学院要闻”版集中报道法学院院内发生的重要事件,如学院内部的重要会议、学院开展、主办的重要学术活动、讲座、论坛、研讨会,与国内外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我院在专业、学术等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重大成果和重要荣誉,院领导和院内知名学者出席、参加的重大活动及院领导的重要外事活动等。一版的新闻性较强,对稿件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文字表达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由于报道内容的特殊性,版面编排传统、稳定。“学院要闻”版信息量较大,旨在向全院师生及其他读者报道法学院的重大事件,使其及时了解法学院的发展近况和取得的成绩,同时用文字记录下法学院的荣誉和辉煌。 “法学视野”版设有中心动态、学术论坛、外事活动、新书推荐等栏目。该版以法学院的学术活动为报道主题,主要介绍法学院在法学教育和研究等方面开展的学术活动和取得的重要成果,为读者提供开阔的“法学视野”。其中,中心动态主要报道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开展的各种学术活动;学术论坛主要反映宪政与行政法治论坛、商法前沿论坛、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治论坛等十余个学术论坛的学术活动;外事活动栏目集中介绍法学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活动;新书推荐栏目全面介绍法学院教师的最新力作,展示法学院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一流的法学研究水平。此外,本版还以简讯的方式集中介绍法学院教师主持或参加的学术活动。 “本期视点”版以专题为主要形式,全方位解读热点法律问题,为读者提供敏捷深刻的思考以及独到鲜明的观点,是法学师生们个性见解的一方焕彩张扬,是独特多样栏目创建发掘的一星,期待独具慧眼的你加入我们,带来全新的视野! “学院风采”版旨在展现法学院全体师生的精神风貌,全面报道法学院教师教学、科研之余积极参与的各项社会活动,和法学院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该版客观、真实地记录了法学院师生组织、开展和参与的社会活动,以及取得了荣誉和奖励,发挥了展现法学院师生风采的窗口作用。“学院风采”版还根据学院工作目标和广大学生的需求,开设了朝阳大学系列报道、法学院杰出校友系列访谈、心理健康系列知识、毕业生就业系列知识、班级风采展播等专栏。 此外,《人大法学》还针对法学院的重大事件成功出版一些专刊、特刊,比如2006年1月1日出版的“纪念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五十五周年”特刊、2006年11月出版的“纪念法律硕士设立十周年”特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