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劝学书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者:福泽谕吉 (作者), 柯泓 (译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7月1日) 平装: 17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11213112 条形码: 9787511213112 产品尺寸及重量: 18.4 x 12.8 x 2.2 cm ; 259 g 内容简介福泽谕吉是近代日本杰出的思想家。《劝学书》写于1872-1876年,是作者启蒙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分为17篇,分别论述了学问的主旨、学者的本分、国民的职责、平等权利、文明开化、品德修养及个人自主和国家独立等问题。是近代日本思想史上的一部名著。 编辑推荐《劝学书》:一万元日币的头像不是明治天皇,不是伊藤博文,而是福泽谕吉;明治维新第一功臣不是西乡隆盛,不是大久保利通,而是福泽谕吉;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的代表作品。 媒体推荐福泽谕吉的《劝学书》号召日本人民舍身卫国,使日本赶上先进国家。该书对文明的进步充满信心,并力言学问不只是读书和空谈理论,而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李洪峰(中央纪委委员、文化部党组成员) 福泽谕吉可以说是引领日本走向现代化的思想主将,是积极接受和大力宣传西方理性主义的启蒙者。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 福泽谕吉认为,文明和富强都是我们的目标,但是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首先要实现富强。梁启超、严复接受了并弘扬了福泽谕吉的理论,使得富强在迫切性上压倒了文明。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虽然经历了几次政权更替,但富强梦始终没有改变。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福泽谕吉在思想史上的贡献之一是阐发了适应时代需要的“国家理性”,从这种角度看,日本现代史上的那些排外或扩张主义均可视为缺乏或者背叛这一“国家理性”的结果。 ---汪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作者简介作者:(日本)福泽谕吉 译者:柯泓 福泽谕吉(1835年1月10日~1901年2月3日),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明治时期杰出的教育家,基本上可以说是日本的“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他毕生从事著述和教育活动,形成了富有启蒙意义的教育思想,对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被日本称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时期教育的伟大功臣”、“日本的伏尔泰”。 目录代序 从西装到劝学 译序 导读 合订本之序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第五篇 第六篇 第七篇 第八篇 第九篇 第十篇 第十一篇 第十二篇 第十三篇 第十四篇 第十五篇 第十六篇 第十七篇 附录《福翁百话》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