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劝学篇·张之洞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时间:2011-06-01 版次:1 页数:273

字数:161.00千字 印刷时间:2011-06-01 开本:32开

印次:1 装帧:平装  原价:¥28.00

作者:张之洞 ISBN:9787546350615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推荐

《劝学篇?张之洞》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

张之洞(1837-1909)。

全书贯穿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师夷之长以制夷,与福泽谕吉《劝学篇》,共同构成现代劝学,民族自强名篇。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悦读中外劝学名篇,打开您智慧、思想、实践之门。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内容简介

《劝学篇?张之洞》内容简介: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作者简介

作者:(清代)张之洞 合著者:陈山榜

陈山榜,1982年2月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早年曾参加过一些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和撰稿,如《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主持过干部教育语文教材编写工作,是发起人和组织者,并主编了其中一本,即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外名篇选读》一书。20世纪80年代后期,点校评注了张之洞的《劝学篇》。此书是已列入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规划的项目。后又撰写了《颜元评传》。此书已列入“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选题并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个人专著三等奖。现被国家清史编委会批准为项目《李�评传》的撰稿和《李堞集》的点校工作的主持人。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10篇发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如:《福泽谕吉(劝学篇)与张之洞(劝学篇>之比较研究》、《利育:一个亟待开设的课题》等。

书摘

篇道出了晚清政治的一大弊端,这就是上情不能下达,下情更不能上达。篇中说,“军国大计,执政慎密,不敢宣言,然而各国洋报,早已播诸五洲。”执政不宣,外国何以知晓?洋报何以播传?若只宣诸外国,而惟瞒蒙国民,则是罔民。篇中又说,“一国之利害安危,本国之人”,“即知之,亦不敢尽言之”,甚至官吏向上作报告也是“触时忌者辄削之不书”,这是下情不能上达。上情不能下达,下情不能上达,上罔下,下欺上,而中间的官僚们更乐得借作手脚,当时朝廷之昏庸,已不待言,然而即使不昏庸,又依据什么制定正确的政策?假使偶然制定了一点正确的政策,又怎能真正贯彻落实?晚清政府有政如此,焉能不敢?

沟通上下关系,互递确凿信息,乃立国行政一大要事。上下通则国安,上下隔则祸藏,上下悖则国危,执政者于此不可不慎。而在沟通上下、博知内外这一方面,新闻确系一个有效媒介。有鉴于此。在新闻政策上,则以新闻自由为尚。自由的新闻,既可下传上级原意,又可上达下边真情,中间还能起到舆论监督作用,一举三得,其效非他务可以取代。

目录

总序

前言

劝学篇·序

劝学篇·内篇

同心第一

教忠第二

明纲第三

知类第四

宗经第五

正权第六

循序第七

守约第八

去毒第九

劝学篇·外篇

益智第一

游学第二

设学第三

学制第四

广译第五

阅报第六

变法第七

变科举第八

农工商学第九

兵学第十

矿学第十一

铁路第十二

会通第十三

非弭兵第十四

非攻教第十五

跋――张之洞《劝学篇》与福泽谕言《劝学篇》之比较研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5 8: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