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2) |
释义 | 内容简介《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0)》内容简介:与市面上出版的一般形势报告不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推出的年度形势报告,更加看重时下动向里隐藏的中长期趋势,着眼国际关系的全局,揭示世界总的趋势,同时突出反映了国际政治与安全格局下面的一些最新动向,从中国权威研究部门的独特视角观察国际形势,向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解说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年度的报告专门探讨了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国际政治影响。 作为中国学者的形势分析报告,《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0)》这本书对于中国在全球政治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有独特的关怀与解说,在各个章节里或直接或间接地探讨了中国在全球变局中的利害关系与应对策略。此外,这部主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撰写的权威报告,有着广阔的观察角度和强烈的人文关怀色彩,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与取向。这本有关全球形势的年度报告已经是连续第十年发布,构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富有特色的皮书系列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受到广大读者和决策部门的好评。 编辑推荐《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0)》: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推出的第十本年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关注时下动向里隐藏的中长期趋势,着眼国际关系的全局,揭示世界总的发展趋势,同时突出反映国际政治与安全格局下的一些最新动向,从中国权威研究部门的独特视角观察国际形势,向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解说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专门探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国际政治影响,对中国在全球政治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有独特的关怀与解说,探讨了中国在全球变局中的利害关系与应对策略。 权威机构·品牌图书·每年新版 盘点年度资讯 预测时代前程 作者简介李慎明,男,汉族,1949年10月出生,河南温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党组副书记。主要从事民主政治、国际战略研究。主要著作有:《战争、和平与社会主义》、《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战略》、《李慎明自选集》、《纵马湘赣》、《王震传》(合著,上、下册),主编《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且听低谷新潮声》(系列)、《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系列)、《邓小平理论研究前沿报告》、《历史的风》等数十部。先后在中央重要报刊发表文章100多篇。 王逸舟,男,汉族,1957年生于武汉市。1977年底考入湖北大学(原武汉师范学院)。1982~1988年就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法学硕士、博士学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在国际关系理论、全球政治趋势和中国外交转型等方面。著有《匈牙利道路》、《当代国际政治析论》和《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等,翻译作品包括《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政治学概论》、《经济体制:资源是如何分配的》和《权力精英》。 目录【总论】 2009年的“危”与“机” 【全球冲突追踪】 全球重大武装冲突概览:2008~2009年 【全球危机后果评估之一】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全球骚乱与抗议 【全球危机后果评估之二】 就业危机与国际关系 【全球危机后果评估之三】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全球军费开支 【恐怖主义问题研究】 全球恐怖主义的现状与发展态势 【危机与管理】 全球突发灾害与管理 【政党政治】 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的世界政党政治新动向 【难民问题】 全球难民状态评估 【能源政治】 油价巨幅波动与国家间关系变化 【国际关系理论】 金融危机下的国际组织:回应与变革 【综合国力比较】 综合国力评估(2009年) 总论2009年的“危”与“机” 王逸舟 摘要:本文从六个方面概括了2009年全球政治与安全的主要事态与趋势。它们是:①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②奥巴马新政的内涵;③国际金融与气候制度的重建;④新兴大国的走势;⑤全球安全的新动向;⑥中国外交和国际形象的新成就。在所有这些事态与进程里,都包含着危机和挑战的一面,同时蕴含机遇与发展的一面;具体的危机是持续朝着恶化方向演变,还是转化为危中之机,取决于各国的政策取舍及国际环境之多种因素的互动本又特别对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的外交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也指出了这一年中国在国际关系方面遭遇的复杂问题。 关键词:经济危机奥巴马新政新兴大国全球安全中国外交 对于全球政治和安全领域的研究者来说,2009年是十分有趣和值得分析的一年。这一年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许多大事,有的暴露出国际关系里深层次的结构性难题,有的显现出真正的“危”中之“机”,有的则揭示出未来发展的某些不确定因素。以下对这些大事及其趋势略加梳理和分析,看看它们的表征及含义。 一全球经济危机 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如果从2007年夏天的爆发算起,到现在已延续了两年多。假使以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为最严重的时刻,这场大危机导致的美国及西方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衰退也超过了一年。不用说,它对于世界各国经济金融和其他领域都有巨大的冲击,人们目前甚至还没有可能充分估计具体的损失和影响。不论从时间长度计算,还是从严重程度、危害范围考量,它都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任何一次经济危机。 就笔者的观察,在2009年10月初,虽然大体可以说这场危机的最糟糕时段已经过去,未来一段时间不再会有大规模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破产清算倒闭,但充其量世界经济现在也仅处在缓慢回升的爬坡状态,离完全复苏至少还需要一到两年时间。站在国际政治和安全的角度看,这段时间也是全球危机的另一特殊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危机在政治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冲击影响可能扩大和持续发酵,带来各种消极后果,此起彼伏的裁员、示威和冲突超过往年。在政治方面,由于公众的不满,近期有不少国家发生了政权更迭,比较有影响的如美国奥巴马对布什的胜利,日本民主党对长期执政的自由民主党的替代,以及希腊在野党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对执政的新民主党的选举胜利;公众用选票表达了对危机深化的担忧、对现政府的不满和改弦易辙的愿望。社会方面的后果,在发达国家突出表现在全球范围的失业人数增长和相应的社会后果上;在一些贫困的发展中国家,更多地体现在饥饿人口的增加。2009年全球贫困人口可能达到史无前例的10亿人之众,为和平年代的世界增加了更大的冲突压力。心理方面的冲击,主要体现为许多国家对于传统发展模式的破灭感,对美国作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和全球发展主要引导力量的失望,以及对于持续不见底的危机进程的担忧。 插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