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泽纲 |
释义 | 陈泽纲,1968年生,海南文昌人,中国移动集团海南有限公司发展计划部无线网管理员,负责全省移动公司基站规划和建设。业余爱好登山。 从海拔平均4米的海口到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在海南人中,陈泽纲是第一个登顶世界之颠的,他把海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带上珠峰,在他身上有种琼人的韧性和拼搏精神。他精彩的挑战极限经历,挑战自我的魅力,开拓务实的精神让海南人民所折服。 人物简介2004年5月14日在他成功登上珠峰成功归来之后,众多海南媒体对陈泽纲的事迹做了报导。登山归来的陈泽纲荣获了政府的嘉奖,并被《海南日报》评选为06年度海南人物,同时被海南省政府命名为代表了琼人精神的海南人。9年的登山经历,陈泽刚与他的队友走遍了祖国的各大名山古川,挑战了一次又一次的极限,参加了可口可乐火炬手选拔,陈泽刚又一次出发了,这次,他带领着工作小组将前往2008年火炬海南区域传递所经过的所有路线进行信号覆盖工作,确保2008年火炬传递的顺利进行。 个人经历失败了你才会去检讨“我很早就很喜欢旅游,一般一年要旅游一次,而且不参加旅行团,背包自助游。走过许多当时去的人不多,现在已成为热门景点的地方,比如稻城、贡嘎、丽江。许多次经过雪山,都有一个想法:如果站在雪山顶上看世界,会是怎样的一道风景?” 1999年春节,陈泽纲和好友陈骏池一起,攀登四川雪宝顶西北线路。由于燃料不够等原因,那一次没能登顶,而且攀登时流雪曾经将陈泽纲和队友压住,那一瞬间他想到了死亡。在队友曹峻等救助下,成功脱险。 “也许那是一次失败的攀登,但对我来说的确是笔财富。成功会掩盖很多失误,失败了你才会去检讨。”陈泽纲说。 高度有限难度无限许多人认为,珠峰登顶是“最厉害”的,但在陈泽纲看来,登上珠峰固然难忘,但2004年11月攀登四川四姑娘山幺妹峰,才是最讲究技术的一次攀登。 “欧美登山爱好者受限于山峰资源,一开始攀登的山峰一般不太高。而中国人登山随便一起步就是五六千米,平均高度可能高于欧美山友,但到了最后,你会发现,高度是有限的,难度是无限的!”陈泽纲说。 陈泽纲举例说,就拿四姑娘山幺妹峰来说,这座山在中国知名度可能不高,但在世界登山界却非常出名。2002年度的欧美登山大奖“金镐奖”,就是奖励给两位从“梦幻之路”登上么妹峰的英国人。 “我们2004年走的路线和英国人的不一样,在那一年已经是登山界很轰动的一件事。不过,我看了英国人的登山报告,确实太震撼了!他们走的是一条裂缝里的大冰坡,难度太大了!” 陈泽纲说,现在再选山,他注重的肯定不是高度,而是难度。 最重要活着回来“我这么多次攀登,登顶的次数不算多,但成绩还算好。”陈泽纲说。 2001年7月,登慕士塔格峰时,陈泽纲其实离顶峰只有50米,但一位登顶后下山的队员头疼难忍,身为队长的陈泽纲,为了照顾队友,放弃了近在眼前的登顶。 “那种痛苦是难以名状的,经历了千辛万苦就差这50米,我已经清晰地看到顶峰,但我没办法想像放弃队友!”陈泽纲说。 本来以为下撤到营地后还有机会再冲顶,但因为后面的队友没跟进等原因,陈泽纲等被迫放弃冲顶。 “我登山的第一原则是:要活着回来!”陈泽纲说。 陈泽纲说:“登山中有种很奇特的现象:没看到顶峰时,你可能比较理智;看到顶峰时,你可能会比较冲动。一些人可能想‘我一定要登顶,但不想登顶以后怎么办’。事实上,很多登山者死亡事例发生在下山时!。” “我认为,登山的态度应该是科学、安全,我们不能把登山当作玩命!”陈泽纲说。 难以抵挡之诱惑“研习别人写的珠峰登山报告时,山友们说登顶之路是一条布满遗体的道路。这次登珠峰,我终于亲身感受到这样的震撼!”陈泽纲说。 2006年5月14日凌晨2时许,陈泽纲开始从珠峰8300米营地出发,向顶峰8844.3米出发。中午12时30分许,他成功登顶。 “我出发时天是漆黑的,低着头走,只有头顶灯照着前面的一片雪。我们登山有个习惯,‘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走到第三台阶附近(海拔约8750米)时,天色已亮,我突然看到一块石头旁边靠着一个人,他的脸微微地扬起来,我敢肯定那是具尸体!”陈泽纲回忆说。 下山时,陈泽纲又看到了这具尸体:“我又看了一下,我觉得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他脸上出现那样的表情有点诡异。他脸微微望着天空,在我看来像是在微笑!” “作为登山者,我特别想知道,他那一刻在想什么?!”陈泽纲说。 “你说登山者迷信也罢,其他也罢,反正大家在山上不大会讨论关于死亡的话题。没有人能准确统计,珠峰上留下了多少登山者的尸体?每一位登山者心里都清楚,也许哪一天,我们也会成为其中的一个!”陈泽纲说。 尽管风险重重,但对于陈泽纲来说,奇峰崛起、景色绝美的山,俨然已是生命中最难以抵挡的诱惑。 “我告诉你一件挺逗的事,刚开始登山时,我和陈骏池都庆幸自己终于找到了一种既不花钱又很快乐的运动,后来才知道我们错了!有山友对我们说,这个世界上有三件最能让你上瘾,又能让你快速破产的事情:一是赌博,二是吸毒,三是登山。”陈泽纲笑着说。 2007年,陈泽纲的攀登目标是哪一座山? 陈泽纲的答案是:尼泊尔阿姆达布莱峰。 “那座山不高,才6000多米,但太漂亮了。”陈泽纲说。 他的目光充满期待,彷佛已经嗅到山的气息。 陈泽纲语录———选择登山前,我的想法很简单,以为不外乎体力好一点就可以了,真正接触后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有人说登山者要具备两个博士文凭和一个硕士文凭,即地质学、气象学博士,运动生理学硕士,这个说法也许有点夸张,但也确实说明———登山者要会很多东西! ———每个人登山的理由可能有千万种,每个人接受的文化教育不一样,但既然选择了登山这个舞台,你就得把握安全这个第一原则。你得知道,送命伤害的不是你自己,还伤害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你得知道,你不是在玩命,登山不是玩命! ———快乐有很多呀。跟队友分工合作的快乐,行走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的快乐……登顶当然也是快乐,但这只是诸多快乐的一种,有这个很完美,但没有这个也很快乐。 登珠峰纪实2006年,在中国移动的“感动备忘录”里,有一个镜头不该、也不会被忽略,5月14日,国内知名的业余登山选手、中国移动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工程师,成功地登上珠穆朗玛峰! 而让人感动的是:仅仅20分钟的停留,他在珠峰上做了两件在中国移动史上可圈可点的大事:顶着10级大风,冒着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展示中国移动的企业旗帜,并拍照留念;尽管意识模糊,思维停滞,依然认真测试中国移动的无线信号,并叮嘱同伴作证:我们中国移动的信号在珠峰也是很好的! 为此,他差点冻掉鼻子。 而此次登山行动,纯属个人行为,没有任何企业或组织的使命和压力,一切缘于自觉。 一个企业的员工把“敬业”做到了如此自觉,如此极致,说明这个企业的精神和文化已经深入到员工的骨子里! 他,就是中国移动海南公司的无线规划工程师陈泽纲,一个土生土长的海南人,热带海岛养育的儿子。 海南人恋家是出了名儿的,偏偏他心思高远,迷上了登山,登雪山。自1999年起,陈泽纲先后攀登了5000米、7000米、8000多米的山十几座;几年时间,他迅速成长为国内知名的登山名将。2003年,他登上了西藏境内海拔8201米的世界第六峰——卓奥友峰,下一个目标就是珠穆朗玛峰。 2003年2月,陈泽纲昼夜加班,打算完成眼前的工作任务后,请个长假,和他的好友,海南另一登山高手陈骏驰,共同去征服那个终极挑战——珠峰。为此,三十大几的哥俩儿,放弃了常人的娱乐,甚至爱情,家庭,全心全意地准备了好几年,如今蓄势待发,兴奋的哥俩儿甚至已计划好登顶后的庆祝方式。 然而,就在这时,一项艰苦也异常重要的任务落到了他的肩上:去西沙铺设无线网络,让中国移动的信号延伸到祖国的最南端!珠峰,西沙,一个上山,一个下海,两个同具极地挑战的目标,要让陈泽纲作出抉择,好难!因为,对于一个业余登山爱好者来说,登珠峰的机会并非随时可有,错过,可能就是错过了一辈子,那可是他7年的梦想啊! 但他最终选择了西沙。 “我首先是中国移动的一名工程师,珠峰只是我个人的奋斗目标,什么时候去实现都可以,可基站的建设却责无旁贷。”陈泽纲说。 他解开已整理好的行囊,收起梦想,告别好友,一路晕船呕吐得天昏地暗,颠簸到了西沙。 从个人命运来说,陈泽纲这一选择,确实牺牲了一次辉煌的机遇。众所周知,2003年攀登珠峰的那次壮举,央视曾不遗余力地跟踪报道,轰炸式的宣传,陈骏驰一夜之间成为偶像。就在央视名嘴王小丫面对全国的电视观众兴奋地大喊:“陈骏驰,我们爱你!”时,陈泽纲已忙碌在西沙永兴岛,被白金般的南海烈日晒成了焦炭。 当他再次收拾行囊攀登珠峰的时候,已是2006年3月18日,那是一个非常平常的日子,陈泽纲和往常一样快节奏地忙碌着,处理完最后几个邮件时已是晚上6点多,匆忙扒拉了两口饭就直奔海口美兰机场。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陈泽纲静悄悄地开始了他的珠峰之旅。 4月4日,他进入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 尽管他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还是没想到天气会坏到那个程度:“气温在零下40摄氏度,身体的所有部位必须保护好,任何一个暴露性的动作,不用几秒钟就会留下终生遗憾。”他亲眼目睹了一名印度登山队员死在路上。 从常年气温30多摄氏度的热带海岛,一下子置身于常年气温零下30多摄氏度的雪峰,陈泽纲要比其他队友付出更大的代价。到7028米营地时,他出现了严重的身体险情,躺在帐篷里吐得天昏地暗。连吐3天,水米未进后,他下撤了。 然而下撤一点儿不比冲顶容易。所幸他遇到了一个当地的牦牛队,被藏民在雪地里背一段,走一段,终于安全撤回大本营。由于3天没进食,只好不停地输液,身体非常虚弱,体重像水银柱一下迅速下落。于是再次被下撤到4500米。朋友们劝他放弃,但他以沉默作答。 凭着他常年奔波在野外的职业性锻炼,3天后,他挺过来了。 5月5日,他和同伴从大本营出发开始冲顶。在暴风雪的恶劣气候中跋涉了几天: 6500米,7028米,7790米,8300米——这是冲顶前的最后一个营地。 5月14日凌晨2:00,6名冲顶队员在寒风中顶着大雪,向顶峰冲刺。虽然8300米营地至8844米顶峰相对海拔高差只有500多米,而登山的路线却有四五公里的路程。平时,这段距离他们只需一个小时,但在珠峰,他们整整攀登了近10个小时!中午12:30,陈泽纲终于登上7年来他梦魂牵绕的地方,地球的最高点——那只是个1.5米长4米宽的小平台,10级以上的刺骨寒风吹得人无法站立,做任何动作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极度缺氧使他头痛欲裂,思维停滞,行动迟缓。据说,登顶后的那一刻,人的智商会降低至10岁孩子的水平。然而,陈泽纲也永远不会忘记当时自己的第一个清晰的感觉:能站在这里,可真不容易! 他带了三面旗子上山:国旗、中国移动标识旗、北京绿野标识旗。展示国旗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展示中国移动的旗帜,因为他是一名移动人。 为了一路测试各个营地和峰顶的移动信号,陈泽纲始终像藏宝贝儿一样将手机放在贴胸的口袋里。但此时还是出现了意外,氧气面罩的水滴把羽绒服拉链冻得死死的,手机拿不出来了。这在平常是个易如反掌的动作,但在珠峰却成了异常艰难的事。如果脱掉手套,只需十几秒手就会被冻坏。他灵机一动,向同伴借手机测试,结果有信号,而且很好!陈泽纲兴奋不已,竟然还没忘记请同伴为中国移动信号覆盖珠峰作证! 2006年5月31日,陈泽纲假期就结束了,但在5月30日那天,他载誉归来。机场上,中国移动海南公司的公司领导、工会主席以及计划建设部的员工们夹道欢迎,省内许多陈泽纲的拥趸,也自发地涌到机场等候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公司门口,员工的欢迎队伍一直蜿蜒到大街上。陈泽纲一下车,就被欢呼和尖叫声淹没了。 几个月的高原反应,使原本就不善言辞内向的他,语言表达还非常迟缓,但当总经理董昕握着他的手祝贺他时,这个实在的小伙子,蹦出的第一句话却是:“我休息两三天就上班,还有好多工作要干呢……” 看得出,他的心沉浸在巨大的感动中,眼睛始终是湿湿的。回想这几个月里,总经理董昕和几位副总、工会领导,多次打电话给他,关心着他的身体和登山进程,员工们的鼓励短信也源源不断地飞向雪峰营地,让他始终感受到身后来自中国移动的团队精神力量,感受到生活在这个企业大家庭的温暖。 然而,最无法言说感动的,还是中国移动海南公司的员工们,他们拥着这个身边的英雄,感慨不已:原本130斤的小伙子,瘦得只剩100斤。看着他怀抱鲜花,裤腿空荡荡,几乎是飘进欢迎队伍的视野,大家都唏嘘不已:一个业余登山爱好者,无线规划工程师,既要干好本职工作,又要追求不同凡响的登山理想,这要付出多少不为人知的代价! 从极度缺氧的珠峰回到海南往往会醉氧,但陈泽纲真的只休息了3天就上班了,任务繁忙,数亿元投资必须由他带领团队作出详细的报告才能实施,蛰伏在南海海域千百年的大小岛屿、深藏在五指山深处的苗乡和黎寨,已在远处热切等待着他。 现在,陈泽纲也继续描绘着个人的登山梦,今年,他已将目光盯上了国外的名山。 上山和下海,理想与敬业,陈泽纲都不会舍弃,有这样优秀的企业和强大的团队作后盾,他想不停地走下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创造中国移动人的新故事。正如他所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珠峰,能够攀过去,你就是自己的英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